推动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新时代社会文明建设,既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更是提升国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需要。重拾中华传统美德“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优秀文化的主体”。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如儒家思想中的仁者爱人、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克己复礼、舍生取义、修齐治平、刚健有为、以和为贵等价值理念,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本质规定。但在改革转型期,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素质养成,造成诚信缺失、信念丧失、道德滑坡、重利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知、自信和自觉,增强中国人的底气、骨气和正气,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价值观。《论语》全书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回归《论语》文本阅读,深刻认知其意蕴,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民族文化内聚力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有着时代价值。

“仁者爱人”是《论语》所蕴含中华传统美德的中华智慧

“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要义。在《论语》中“仁”出现了109次,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但其基本特质是“爱人”。孔子的“仁爱”思想是世界上较早的民本思想,世界著名哲学家、神学家孔汉思在起草《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时说,全球伦理最基本的两个框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两点:第一是基本的人道,即孔子说的“仁”;第二是孔子在人文规则的历史中设立的第一个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友善、和谐融洽的状态,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爱人”包含着尊重、理解、宽容、协作等内涵,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孔子的“仁者爱人”影响着中国社会治理重视德治的传统,社会治理就是与人为善、友好待人,对人进行启发、教化,使人保持善良的本性,通过道德教化、礼教规范,观照内心慎思追远,以“人文”为中心,完成一个一个的人的塑造,组成理想的“大同”社会,在无形的教化中实现和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为政以德”是《论语》所蕴含

中华传统美德的政治文明

孔子思想因历史原因被“他意”过,失去其“本意”,一些人认为孔子思想主要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但事实上孔子一直提倡“爱人”“德治”,要求为政者尊民、重民、富民、教民,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篇》)“为政以德”的政德学说是孔子对春秋时代“政以治民”和“政以正民”的重大改造,是人本精神的闪现。孔子“德治”主张,强调为政者要依靠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及实施宽松的政策引导教化民众,取得民众信任,依靠民众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论语·尧曰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 颜渊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学而篇》)这些具体的言论记载,都明确表现出孔子的民本思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篇》)这些言论展示了孔子从民众角度表达了民众强大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唤起为政者对民众的重视和尊重。孔子继承者孟子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为“仁政”学说,明确“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陈力就列”是《论语》所蕴含

中华传统美德的责任担当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因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的美好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也是一种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论语·季氏篇》中,孔子借用周任有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表明他对“在其位谋其政”的鲜明态度。孔子问他的学生冉有(时为季氏家臣):“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为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从《论语·季氏篇》的这段对话中,非常鲜明地看出孔子对弟子冉有身为谋臣推诿责任的不满,严肃指出在其位要谋其政,还要谋有利于社稷国家之政,对季康子“谋动干戈于邦内”的悖逆行为应该予以劝阻,否则“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孔子更加反对无德行的领导,其曰“德薄而位尊,知少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也!”其言意在德行不良而地位尊贵的,见识短浅而野心勃勃的,能力低下而不择手段往上爬的人,虽然偶尔得逞一时,过官瘾,但终究没有不出问题、不被问责的,这就是对为政者不担当的现象给予旗帜鲜明的贬斥。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篇》)不推脱不搪塞,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历史使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儒家思想最为积极的入世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越是在民族危难之际,有识之士的责任和担当越是坚毅,成为“中国的脊梁”。从敬老爱幼、正心修身的责任到安世济民、治国平天下的担当,“家”和“国”是仁爱由小到大的延伸,是将个人价值与国家、社会联系起来,形成荣辱与共的特殊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昂扬向上、坚韧不拔、舍生取义等民族精神,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向心力和激发文化自信内生力有着重要意义。

“不令而行”是《论语》所蕴含

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规范

“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孔子非常注重个人修养,尤其是为政者自身的道德建设,《论语》中有“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等内容。《礼记·中庸》记载孔子关于治国“九经”中的第一经就是“修身”。孔子认为,为政者自身的言传身教具有无形的强大影响力和感召力,“上行下效”,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谓“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将“身正”亲自付诸实践,对君王、长者、路人和友人,都恭敬有礼,克己友善,用自身个人实际行动为全世界树立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中华礼仪之邦的典范形象。“身正”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基本个人道德素养,小到家风建设,大到党风政风建设,个人道德修养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道德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论语》中就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为全社会树立良好道德风尚的标杆。

孔子《论语》根植于中国本土,与中国民俗民风民心相融合,成为协调社会关系的价值准则,其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适性价值取向。“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其中包含着仁者爱人、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克己复礼、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对端正民俗民风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起到重要积极作用。在当下的文化自信战略中,重拾《论语》中的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文化滋养和自信底气有着时代价值。

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