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怎样将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与班级管理完美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笔者以几次班会设计为例,谈谈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一、在“说理文化”中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

班会中让学生回忆《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相关内容,探究烛之武劝退秦师的原因。首先是动之以情,运用了迂回战术,闭口不谈郑国的利益得失,言谈中似乎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晓之以害,动之以利,容易被秦伯接受。其次是晓之以理,巧施攻心计,善于巧妙地利用秦晋矛盾,步步深入,层层分析,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再次,虽然烛之武年岁已高,但在秦穆公面前却没有倚老卖老,句句婉言相劝,处处尊重对方,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不刺激对方,创造了和谐的谈话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我们和同学、老师、家长一说话就吵架呢?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反思,就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与他人对话时要有共情能力,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给别人讲道理要思路清晰,在谈话中要尽量态度诚恳,创造和谐的交流氛围。

二、在“忠孝文化”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班会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陈情表》,尤其是李密和祖母相依为命的片段,感受李密忠孝不能两全的苦衷,不失时机地渗透晋朝孝文化的内涵。PPT创设情境展示现代社会父母对孩子关爱的图片,让学生写一写如何感恩父母。学生写到的感恩父母的方式很多,比如回家时的一个拥抱、晚上的一盆洗脚水等,更重要的是要好好学习,回报父母的期望。

这样潜移默化的引导,传递着爱的温度,学生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和谐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了。在这样一个充满感恩之心的班集体中,班级的精神力量就聚合起来了。

三、在“礼仪文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格意识

班会中用PPT展示《鸿门宴》中的一段话:“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让学生画鸿门宴的座次图,再给学生讲古代的座次礼仪制度: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次中,你看出了什么?”学生总结出:项羽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刚愎自用,刘邦则能屈能伸、谦虚谨慎、老谋深算。性格决定命运,虽然项羽兵四十万、刘邦军十万,最后还是刘邦夺得了天下。这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性格也是成功的关键,应该“情商”“智商”双提升,谦虚、包容、有趣的灵魂一旦形成,何愁学习不会成功!

四、在“逆境文化”中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

班会中让学生谈一谈《苏武传》中苏武都有哪些高尚品格。学生讨论后总结出:在卫律的威逼利诱下,他威武不能屈;在匈奴的利益诱惑下,他富贵不能淫;在北海牧羊的逆境中,他贫贱不能移。是什么让苏武这么勇敢地面对逆境,即使被幽置大窖,断绝饮食,卧而啮雪,与旃毛并咽,也不享受荣华富贵?学生探讨后得到结论:是坚贞不屈的气节,是民族大义的担当。教师趁机教育学生要有担当意识。

五、在“隐居文化”中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

班会时让学生朗读陶渊明的归隐组诗,并谈谈喜欢什么样的生活,引导学生认识到:隐居是人类的奢侈品,归根结底是对于内心深处最真实自我的一种回归。接着,让学生描绘自己向往的田园生活图景,引导学生要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找一块心灵的栖息地,优雅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不断修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六、在“团队文化”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班会时设计情景剧表演《负荆请罪》片段,让学生体会蔺相如的大肚能容、廉颇的知错能改,一个团队正是因为有了彼此的包容、彼此的谅解、彼此的支持,才能所向披靡;一个团队有了公共的目标、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坚守,才能攻无不克。

班级管理要想在短期内发挥效力,要靠制度的规范,要靠师长的威严;但要长效地发挥效力,就要靠文化的引领,要让学生一点一滴接受文化的浸润,从而在文化中汲取力量,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作者单位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