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向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应突出学生心理素养培养,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挫折应对能力、自我统合能力等。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 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策略


学生的情商直接影响到其就业和后续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提高学生情商水平的关键。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人类心理发展水平的一种体现,即人在面对环境变化时,能长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人心理调适能力的体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意识的建构,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应从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入手,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其将知识和创新创业相结合的能力。心理素质是制约大学生能否创新创业成功的关键,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养,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

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背景下,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增长,而企业提供的岗位相对有限,许多院校都面临着“就业难”的情况,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我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急需纳入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刺激经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既能提供大量岗位,减轻就业压力,又能促进经济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应依托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施离不开学生的专业化能力和拼搏精神,但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较差,直接影响了后续活动的开展,故在高职院校中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各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

1.教学内容一致

创新创业教育属于素质教育中的“顶层”,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与心理健康教育有诸多相似之处。创新创业教育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通过不同指导思想的指引全面提升自己,同时还要拥有更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勇敢地面对挫折。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因此,两者在部分教学内容上有高度的相似性。

2.教学模式一致

创新创业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也有一致性。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都可通过理论知识传授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强化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其次,都可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熏陶,培育其优良的品格。最后,均能通过市场调研、主题讲座等活动,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其实践能力。

3.育人目标一致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适当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本质上看,创新创业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拓展,是借助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健全学生的品格,使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而心理健康也重在健全学生心理,使其拥有健康的身心,积极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在育人方向高度相同。

当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状况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不健全

针对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比较晚,尚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不强,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操作的问题。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也仅停留在形式上,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我国现在更突出“共性教育”,而忽略了个性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缺少拼搏精神,限制了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当前,多数院校并没有把创新创业当作一门正式课程,只是在经济学科中有所涉及,学科定位相对模糊。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只重视书面知识讲授而忽略实践的做法导致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另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也比较匮乏,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较少,在无形中增加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难度。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由于对实践方法掌握不够娴熟,导致其创业积极性受阻。

3.创新创业环境尚不成熟

从社会层面上看,人们受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创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该想法打击了部分创业者的积极性。在具体实践中,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难以让全体成员都成功,总会有一部分学生失利;又因社会大众不看重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认为他们缺少经验,使学生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上述因素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力支持高职学生创业,但社会对人才的评估标准相对单一,尚未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4.创新创业活动机制建设尚不健全

现如今,我国已颁布了鼓励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倡导高职院校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手段,依托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及项目开展各种活动。但从宏观层面上看,鼓励政策之间的系统性不强,各自孤立,没有形成教育合力,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实施。例如在创新创业融资渠道、财政投入等方面相对匮乏,再加上高职院校不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创新创业活动机制建设尚不健全。

心理健康教育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

1.确定学科间相互渗透的教育观念

创业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大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邓克尔的研究得出,心理支持是影响个体身体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个体有效化解心理危机的关键资源。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通过调动潜能、调节情绪和行为激励等给予学生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助于大学生成功创业。综观当前的教育现状,因高职院校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传输,重视专业知识成绩,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相脱节,导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比较匮乏。市场经济背景下,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改革,高职院校应积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互渗透。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适当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不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作用。

2.强化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大多高校已经把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在这种形势下,要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激励作用,从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以助于学生进一步完善人格。这种正向的引导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还能引导学生自我激励,确保其在复杂的环境下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专业化素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要强化师资力量建设,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指导。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发展相对缓慢,缺少系统化研究,又因部分教师创新创业经验匮乏,所讲授的内容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理论成果,定期召开创新创业教育讲座,指出创新创业活动中的问题,切实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充分彰显创新创业的独特价值。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学生队伍建设,强化对大学生心理委员、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或在每个创新创业团队中挑选出一名核心成员,让其负责团队心理健康工作,为团队成功创新创业提供保障。

3.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氛围有培养人、激励人的效果,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不仅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首先,可依托校园网络,借助校园广播、报刊等宣传媒介,积极倡导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内容,强化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了解。其次,应积极开展校园科技竞赛,并鼓励学生成立相关社团,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通过辩论、演讲等比赛,深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其拼搏进取的精神,从而塑造学生积极创新创业的优秀品格。一方面,应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健全学生的品格;另一方面,应建构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高校文化,彰显校园文化风貌,依托高水平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创设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氛围。另外,还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大力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活动,并树立创新创业典型,形成示范引领的效果。

4.建构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落实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和学校应从宏观视角入手,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心理。学校可通过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全面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实施,需要依托一定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把创新理论和实践操作联系起来,突出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比如,依托政策、场地及资金方面的支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形成积极的创新创业氛围。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高职学生给予一定的支持。全社会也应努力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风气,宣传优秀的创新创业模范,促使创新创业活动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致力于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难题,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深化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另外,还要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峰,汤梦姣,李秋梅.创业心理素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0(15):301-302.

[2]刘小琴.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9):82-84.

[3]钱玉华.高职影视传媒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7):16-17.

[4]任争峰.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8(2):129-130.

[5]王杰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创新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5):98-100.

[6]赵喜恒,王健.高职院校多校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7):107-108.

[7]赵宇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文化建设[J].现代职业教育,2019,(21):220-221.

[8]徐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基于辅导员工作的视角[J].现代职业教育,2015(3):18.

[9]张晓敏.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4):131-133.

[10]杨珊,蔡虹.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路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4):145-146.

(谭雅茹: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与铁道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