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2020年陕西省学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中高职院校“课程育人”获奖作品“心肺复苏”为例,分享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参赛体会,以期能对课程思政建设有所借鉴之用。

[关键词]“大练兵”活动 参赛体会 高职院校 课程育人

课题项目:本文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双高计划”建设专项研究重大项目“‘双高计划’背景下《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SGA04);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课程思政改革提升高职护生健康指导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GH20Y167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近年来持续开展学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主题活动。本文以参加的2020年陕西省学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高职院校“课程育人”为例,分享参赛体会和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类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参赛案例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为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课程中的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急危重症护理课程为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而心肺复苏是临床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也是国家普及推广急救技能的重要内容。

2.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根据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临床护理岗位职业素养、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大纲和医学生人文素养要求,确定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即树立“生命至上”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在系统梳理本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分解不同章节内容的具体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心肺复苏部分具体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树立生命至上的意识,理解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和医者仁心;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培养学生的高度责任感、爱岗敬业及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3.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确定了本课程总体教学设计思路:以临床真实任务为导向,问题探究为引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为目标,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两条主线的双线并进。专业教学内容以知急会救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施情境导入、新知导学、问题导练、拓展导思的四导递进理实一体教学,使学生面对患者时会判断、懂原理、能抢救。课程思政以医学生生命观塑形、医者精神和急救意识培养为主线,实现通用职业精神—医学职业精神—医学人文精神的层次递进,将价值引领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医者精神。

4.教学过程

第一,课前任务驱动。采用翻转课堂、任务驱动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完成知识准备和操作实践后,对学生自学结果进行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软件评价等多元评价,然后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及重难点知识的突破方法。具体是:一是上传心肺复苏教学视频、操作评分表,发布学习任务,查阅资料后回答问题;二是学生自学心肺复苏视频后梳理操作流程及要点,完成测试题;三是学生两人一组在开放的急救实训室模拟人上练习心肺复苏并记录复苏结果,互相录制心肺复苏操作视频并上传至学习平台,互相打分。

第二,课中四导递进。一是情境导入。以目前我国猝死发生人数和急救技能掌握现状数据分析,引出学习内容——院外心肺复苏,进而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敬仰之心。

二是新知导学。教师解析心肺复苏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心肺复苏的关键环节——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根据课前学生自学测试反馈情况确定此部分为教学难点。通过动画演示分析的方式使学生理解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恢复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原理,实现难点突破。展示心搏骤停后不同时间节点机体的变化,分析抢救黄金4分钟,培养学生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

三是问题导练。主要解决课前操作练习中发现的问题。梳理心肺复苏基本程序,示教讲解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CAB)各环节的动作要领和易错点。学生操作验证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歌诀总结帮助学生记忆。教师和学生分享校友人物——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的备赛训练故事,激发学生苦练本领的热情和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一个超长时间心肺复苏抢救案例分析,使学生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医者仁心。

四是拓展导思。教师给学生分析特殊情况心搏骤停的处理,拓展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置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比如:在院外遇到有呕吐物需要复苏的患者,没有口膜或纱布,你会怎么办?为什么?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先进人物的事迹和日常临床医护人员的事迹,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同时可以对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各国政府所采取的不同的政策及疫情防控现状,让学生思考不同社会制度对生命不同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第三,课后任务提升。教师及时发布课后学习任务,然后以任务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技能服务社会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健康中国,了解中国传统医学,树立文化自信。具体是:指导学生学习双人心肺复苏术并要求学生录制视频传至网络课程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多参加志愿者活动,把心肺复苏技能教给更多的人,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要求阅读论文《心肺复苏术发展史》,然后有针对性地谈谈中医心肺复苏对现代心肺复苏术所贡献的中国智慧。

参赛体会

1.组团队

组建一支成员优秀、组成合理的比赛团队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团队成员组成建议应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专业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技术精湛的教师共同组成。团队成员之间分工协作,统筹参赛内容的整体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和融入,教学文件书写和教学视频设计等。

2.善学习

团队要充分研读相关文件、教育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其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以及《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与党的育人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并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关注时政与热点,学习名家观点及高质量论文,反复研究历年优秀获奖作品及分析研究评分要点,通过学习—分析—吸收—内化,最终找到符合课程的、能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实施路径。

3.定内容

首先参赛教学内容应契合时代发展新需要。如要契合重大国家发展,如制造强国、数字中国、乡村振兴、新能源、健康中国等,契合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人民需求等发展新需要,等等。其次参赛教学内容应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如要能较好地体现高职教学特点,实现理实一体教学,要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内容不宜过难或过简,要具备鲜明的专业特色,等等。因此,建议选取专业核心课程。再次参赛教学内容易融入思政元素。如要易提炼、易结合、易升华思政主题,要易达到所设计的思政教学目标,要能达到实现价值引领的目的,等等。最后参赛教学内容易展示教学设计。如要求15分钟内展示完整的教学环节,要能呈现教学设计意图,要能展示教师教学基本功,要能达成可量化的教学目标,等等。

4.优设计

比赛应该是基于真实课堂而高于真实课堂的,所呈现的必须是一堂优质课,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呈现较高水准的教学设计,应是本课程、本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专业内容的教学设计要能体现近年国家对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所要求的内涵精神。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一要有高度,要有一定的视野和格局,能实现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和实现价值引领;二要有亮度,既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又有极强的感召力,能引起学生思想共鸣和碰撞;三要有热度,要切合时政和影响力较大的社会事件,学生有兴趣、愿意听、能交流;四要全程性,课程思政元素应贯穿于教学内容全过程,有主线、有层次、有升华,与教学内容双线并进,实现专业和课程思政双教学目标;五要权威性,教学中所采用的课程思政元素必须来源新闻联播、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权威官方主流媒体,杜绝出现原则性低级错误;六要融合性,卓越的课程思政教学应该是专业知识内容的一种自然升华,二者既深度关联又结合自然,不牵强、不植入、不千人一面,育人于无声处。

5.控现场

比赛现场教学展示中要充分展现教师个人素养和个人教学特色,还要注意对评分点中一些难点环节的突破:如现场学生均为非专业学生,教学互动、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参与课堂如何实现?如因场地限制,教具难以在现场应用,情景与活动设计如何实现?职业教育特色如何体现?如因现场提供现代信息设备有限,现代信息手段与数字资源运用如何实现?等等。

结 语

课程思政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大练兵”活动有效促进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教师要以赛促改,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内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参考文献:

[1]万林艳,姚音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52-55 .

[2]齐鹏飞.全面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J].中国高等教育,2020(13-14):4-6.

(冯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王赞丽、付淑凤: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