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小学科学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旨在通过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使学生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有效地培养科学素养。近年来,STEM教育的不断渗透,给小学科学课教学带来了重要启示。

一、STEM教育的特征

虽然STEM教育理念正在不断渗透到小学科学教学中,但是很多教师对于这一教育理念并不了解,这就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将这一教育理念落实到位。其实,STEM教育并不是指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四方面进行综合,通过这四个层面的综合来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下面我谈一下STEM教育的四个特征。

1.整合性

在STEM教育中,整合性是这一教学理念的核心特征。教师利用STEM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解决小学科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将其他学科的内容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受学科框架的限制,有效提高了科学课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2.体验性

在STEM教育理念中,体验性也是需要教师关注的重点。因为这一教学理念中包含技术与工程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开展更加深入的教学工作,以保证学生可以有效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进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展。

3.探究性

学生的探究意识是科学课程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STEM教育理念中的工程概念需要系统的教学体系才能展现出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一教学理念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设计教学任务、提供实验方案、引导动手操作等环节来开展教学工作,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有效培养与提高探究意识。

4.合作性

最后就是STEM教育理念中的合作性,其实科学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合作,这样才能在实验与学习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效提高各项学习能力,进而深入了解所学知识。

二、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小学科学教学受到了高度关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一些错误的理念与教学方式仍旧存在,这就会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我先对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

1.学生对科学课不感兴趣

学生的思考方式各不相同,这就导致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会发现班级中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出来。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放弃了科学课程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会围绕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工作,但是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抵触心理,这就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学习兴趣低下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受到了影响。

2.学生认为学科学无用

其实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还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学生中间存在错误的思想观念。很多学生总是认为科学课程没有太大用处,并认为只要学好语、数、英就可以了。殊不知,学生若要真正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仅仅学好语、数、英是远远不够的。但是,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任凭学生对科学课程产生怎样的看法,教师也只是完成任务内的工作。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因为深受传统观念影响逐渐放弃科学课程学习。与此同时,学生还会受到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前的学生在被问及“梦想”时都会说长大后要当科学家、宇航员、医生等,然而现在的小学生被问及“梦想”时回答基本上都是明星、网红、主播等。由此可见,当前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观念存在怎样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若是不进行正确引导,那么不仅学生学习能力会下降,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很难开展。

三、STEM教育理念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启示

1.立足教材内容,开发综合课程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无法深化教学内容,这就导致素质教育无法落到实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将课程内容细化,并将其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梳理清楚,最后将其整合到一起开展教学工作。例如,在引导学生观察树叶时,教师就可以先将所要教授的内容展现给学生,但是不要一味地重复教材内容。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安排教学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利用叶子设计出自己的“花园”。通过制作标本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将科学与艺术有效地融合起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也更加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有效提高了科学课程教学质量。

2.联系现实生活,探索综合课程

其实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与生活毫无关联。小学阶段的学生最容易与生活产生共鸣,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开始广泛联系生活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结合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能力。例如,在组织学生制作标本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制作不同样式的标本,没必要让学生一味地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制作。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在与同学交流过程中,学生还会对一些巧妙的设计表现得十分感兴趣,甚至主动向其他同学请教,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同时也营造出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3.根据学生兴趣,设计综合课程

在当前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所学知识,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那么,在实验课程教学中科学教师就可以整理出一些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一下,这样学生在兴趣的激励下就会主动进行实验。这样教师就达到了有效开展教学工作的目的,并且学生也会对科学课程产生不同看法,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与探索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4.学生独立实验,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近几年来,小学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对这一问题重视起来,并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实现多元化发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师就需要将STEM教育理念应用起来,并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践内容去引导学生。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更要合理地选择教学方式。例如,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就可以先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告知学生,随后引导学生对实验设备进行简单的操作练习,并鼓励学生对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进行观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消除学生对科学实验操作的畏难情绪,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逐渐受到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进来,保证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在当前阶段下,STE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不断总结经验,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保证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