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中高段语文教材中,散文占了一定的比例。学生初读散文时感受到的是美,再读时感受到的还是美,但这种美只是流于表面的美(插图美、语言美),对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共鸣是否有帮助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下面笔者以《匆匆》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一、围绕深度学习进行教材解读

《匆匆》是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朱自清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篇课文的“神”在于:匆匆飞逝的时间激发了作者无限的情思——惆怅、茫然、失落……但备课时教师普遍会觉得无从下手。虽然作者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但文中却找不着一条能够将全篇联系起来的主线。教学中,学生仅仅是浅层次学习,所以他们难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此时,深层次解读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是要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入手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章,让学生感受时间流逝带给人的无奈、悲伤等情绪,从而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二是挖掘课文所包含的多重情感。笔者让学生细细品读、揣摩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并进行深度思考。三是尊重学生深度学习的完整性。笔者用一条主线将全部教学内容串联了起来,让学生与作者、文本多角度对话,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四是及时跟进评价。

与此同时,笔者从背景、关系、方法、意义四个维度对文本进行了解读。背景解读:“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先生手拿毛笔在油灯下写下这篇文章时是怎样一种心境?”关系解读:“老师为什么要出示这样一组数字?”方法解读:“对连续发问的句子,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更好?”意义解读:“学到这里,面对已经匆匆逝去的时间,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经过层层解读,文字背后的思想价值、思维方式、思想意识被挖掘出来,深度学习平台也就搭建了起来。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的设计和教学

(一)采取主线式教学策略,达成各项教学目标

笔者结合文体特点,围绕本课的“神”(作者的情感)虚构出一条主线,并围绕这条线创设教学情境,安排教学环节,展开认知冲突,进行迁移运用。

1.数字导入,让学生进入情境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板书了这样一组数字:“11年≈100年的1/9,100年≈3万多天”,让学生猜一猜笔者为什么要出示这组数字?想一想为什么要写11年?说一说看到这组数字后自己想到了什么?通过“猜、想、说”三个教学环节,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人生满打满算也就三万多天,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度过了九分之一,学生怅然若失,他们与文本、作者的距离一下子就被拉近了。

2.数字搭桥,让学生在情感中认知

在《匆匆》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所流露的复杂情感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初读课文时,笔者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意义的句群:“(1)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语句,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表示时间流逝的词语“挪移”,比较“茫茫然”和“茫然”的异同。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进入朱自清先生的心里,和他一起惆怅着、难过着、无奈着……

读完这三个句子后,笔者再次出示了“11年≈100年的1/9,100年≈3万多天”,并提出问题:“同学们,再看这一组数字时,你想说些什么呢?”此时,学生想到已经浪费的时间就会怅然若失,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共鸣。

3.数字再现,让学生在冲突中提升认知

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抓住了具体生活场景描写时间的流逝,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引发学生潜在的认知冲突。

首先于无疑处生疑:“时间总是这样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但老师发现作者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把作者描写白天、夜晚时间流逝的词语画出来。”接着追问:“为什么白天、夜晚作者对时间的感受不一样呢?”并给出两组近义词“挪移—跨过,过去—飞走”让学生进行比较,这样就能调动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最后在理解辨析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重新建构:白天人有事情做,时间是挪移的、过去的,好像过得不是那么快;可是晚上,人睡着了,基本上眼睛一睁开天就亮了,时间是跨过的、飞逝的,过得真快呀!此时,笔者又一次出示了“11年≈100年1/9,100年≈3万多天”,让学生说说看到这组数字的感受。学生说自己一定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二)巧用评价和引导,营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朱自清生活在民国时期,这一时期的人们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从不停歇。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的朱自清,他身上既有中国传统读书人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又有“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傲气、骨气。那么,如何让学生对此有所感悟?

笔者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请大家想象一下,很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朱自清先生穿着青色长布衫,手拿毛笔在油灯下写这篇文章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学生默读文章后,笔者再次引导学生:朱自清先生的心情非常复杂,谁能当他的知音,将他这种复杂的情感诵读出来。指导学生阅读后,笔者这样评价学生:你真是朱自清先生的知音,我代表他向你表示感谢。

透过文字,学生感受到了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在血脉间流淌,这就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三)重新建构知识体系,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

深度学习是主动的、探究式的、理解性的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能迁移应用到真实情境中以解决复杂问题,进而提升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阶能力。

还是第三自然段的教学,笔者组织学生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1.作者抓住了哪些具体的生活场景描写了时间的匆匆?2.作者可写得事情很多,为什么偏偏要写洗手、吃饭这些平常的事情呢?

这既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又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创造。特别是第二个问题的提出,学生需要根据已有知识对学习内容、学习路径、学习体系重新进行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旧有的知识就会得以积淀,新的知识就能得以升华。紧接着,笔者又为学生布置了仿写练习: 时,日子 ; 时,日子 ; 时,日子 。引导学生从旧知走向新知,再从新知走向创新。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省去了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还原与下沉、反思与上升这些过程,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永远只能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占有层面上,他们学习的境界和层次是很难得到提高的。

三、立足研讨核心进行教学反思

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需求与长远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比关系。课堂上,教师关注的层次不同,学生发展的层次就会有差异。教师关注学科知识,学生就会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关注学习方法,就会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教师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学生就会应用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教师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就有了全新创造的可能。

高压式的统一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只有课堂上进入深度学习,才会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才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才会有所创造。笔者在《匆匆》一课中运用了学生喜欢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并采用小组讨论、同桌互学等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妙语连珠地进行分享,讲事实摆道理交流学习心得,入情入境地读出自己的感受……每位学生都觉得自己是最棒的,学生的潜能得到极大的激发。

在“双减”背景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并非是无限增加知识难度和知识量,而是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通过对知识的完整处理,引导学生从符号学习向意义理解及掌握转变。它强调的是为理解而教,为思想而教,为意义而教,为发展而教。因此,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力争使教学过程由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凤景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