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立足于目前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服务国家需求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专业从学科教学向语言服务转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语言服务人才培养。

[关键词]学科教学 语言服务 转向 可行性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西安翻译学院校级教学团队(编号:T1902)及西安翻译学院教改项目“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改革研究——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项目编号:J21A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 言

语言服务是一个相对新兴的语言研究领域,在宏观层面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需求,微观层面则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人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球化加速发展,各国社会学家和语言学家广泛关注语言经济和语言服务等问题。而目前的翻译本科专业(BTI)和翻译硕士专业(MTI),无论是从课程体系,还是从培养目标方面,都受困于传统理念,具有很强的通用性,该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具备较强的口译笔译能力之外,与外语专业毕业生并无太大区别,无法真正满足语言服务需求。对此,近年来,业界专家提出了高校翻译专业范式由翻译专业向语言服务专业转移的设想,以满足社会对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本文从教育范式角度出发,根据国家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及专业发展要求,分析目前翻译专业人才所能提供的语言服务,探讨翻译专业从学科教学向语言服务转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国内外研究概况

在国际社会中,语言服务主要指专业翻译活动,包括科技翻译、会议口译、字幕翻译、本地化服务等。19世纪60年代,跨国公司的形成是语言服务行业形成的原动力,西方国家的语言服务遥遥领先,亚洲市场次之,而拉美和非洲的语言服务市场份额则很小。从2013年以来,笔译、网站国际化、软件本地化、现场口译、翻译本地化等都是语言服务市场增长最快的业务领域。随着语言服务内容的多元化,语言服务企业也进行了重要调整,语言服务的专业性逐步增强。

国内语言服务产业相关的语言学研究多在传统语言学视角下进行,直到2006年和2007年,BTI和MTI才先后获批,并逐步取得了蓬勃发展。2010年,语言服务业的行业地位在首届“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上得到官方认可。2010年,苗菊、王少爽通过考察企业招聘信息和用人单位要求,分析了翻译产业职业发展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影响和关系。2011年,杨晓华提出要以语言服务业发展为例,丰富“翻译社会学”。2013年,穆雷、仲伟合、王巍巍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经验,提出建设翻译博士专业学位(DTI)的设想。2014年,王传英提出“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2019年4月,蔡基刚提出高校翻译专业范式转移,即从翻译专业转向语言服务专业。

综观国内外研究发现:第一,全球语言服务业发展呈多元化态势,专业性逐步增强,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语言服务市场地理分布不均衡、企业高度分散、企业间差距悬殊等;第二,学者对语言服务产业的研究多从传统语言学和翻译学视角进行,很少从经济学视角去研究;第三,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翻译学术成果,以及对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无法适应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难以满足我国企业“走出去”所需要的语言国际化服务要求。

向语言服务转向的必要性

1.满足语言服务的国际化需求

(1)政府层面。在全球化的今天,翻译被升级为“语言服务”,作为一种接轨全球行业发展的国际化行为,语言服务本身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也是我国全方位走向世界的文化服务,因此,语言服务的发展必须站在国家战略高度重新定位和思考,应意识到语言服务是保障国家安全、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经济层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和任务,培养顺应时代要求的语言服务人才已是高校一项最迫切的任务。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速度逐渐加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位居全球前三,强大的资金资源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坚强后盾。翻译专业教育应该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注重高端翻译人才和多语种翻译人才的培养,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层次语言服务人才的供需平衡。

(3)文化层面。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后,还要“走进去”,而“走进去”则需要跨语言、跨文化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推动我国语言服务产业发展的潜力和竞争优势。而如何真正地“走进去”,不仅是对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挑战,更是一种对国家语言、经济、文化知识软实力的考验,这一切均决定了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应向语言服务转向的必要性。

(4)技术层面。当前,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开始“入侵”语言服务领域,传统的语言服务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语言服务企业的商业模式亟待革新。我国语言服务行业的现状是资源分散、规模偏小、人才非组织化、工作效率低下。因此,传统翻译专业教育教学迫切需要改革,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型人才培养比重,培养满足服务社会需求的语言服务人才。面对“互联网+”的新趋势,我国的语言服务企业要拓宽产业链、提供增值服务,实现语言服务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

2.满足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定位的需求

翻译专业最开始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到200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立了第一个翻译学博士点。2006年,翻译专业被列入教育部专业目录且批准招生,经过数年发展,后来又获批设立了翻译专业硕士,并逐步取得了良好发展。近年来,高校的BTI和MTI虽然都取得了蓬勃发展,但都是传统外语教育培养模式,对语言服务了解得较少,课程设置只涉足了财经、法律等软学科领域,未涉及航天、生物、医学、电子、石油等硬学科领域,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从事专业服务的能力,而要真正实现我国硬学科的国际化发展,就必须加强硬学科领域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

高校应树立新时代的语言服务人才观,大力实施外语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通过“联合培养”“合作办学”等方式培养高水平的多语种语言服务人才。转型升级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社会、服务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可设立语言大数据、本地化、口译笔译服务、语言资产管理、语言服务咨询等专业方向,以满足语言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高校要优化育人环节与环境,培养一流的语言服务人才,以国家需求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依托科学合理的语言服务专业培养方案,调整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建立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和创业型“四位一体”的语言服务课程体系。

向语言服务转向的可行性

1.课程设置的转变

高校是最重要的语言服务供应方,担负着为语言服务单位提供人才的职责。虽然语言翻译发生在课堂里,侧重于理论研究与教学,但语言服务走出了校园围墙,侧重于需求与服务。作为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校要着力优化翻译专业学科建设,探索大范围的学科交叉,实现从学科教学到语言服务的成功转型,向社会输送能服务于国家需求,具有语言技能、文化素养和专业领域知识的多元化语言服务人才。目前,各大高校已经开始分析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优化相关课程设置。

2.MTI教学思路的转变

MTI自获批以来,国内多所高校招收了MTI专业学位研究生,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翻译人才。但就目前的MTI毕业生而言,他们总体缺乏垂直行业专业知识、翻译技术与工具应用能力较差、缺乏责任感、独立工作能力差、沟通能力差、学习能力差,根本无法满足行业发展对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因此,翻译专业从学科教学转向语言服务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应改变教学理念,翻译专业不能只停留在通用翻译教学上,而要转向能给社会发展提供更大助力的语言服务。

当前,我国语言服务产业的业务类型呈多样化发展态势,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业界专家已提出了设置语言服务学科与专业的设想,并从人才培养模式、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向语言服务转向的对策与建议

1.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传统的外语翻译人才培养忽视了外语翻译的社会属性,忽略了科技、经济翻译及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无法适应以“一带一路”建设及“双一流”建设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翻译教学应从传统翻译教学转向翻译技术教学,翻译人才培养目标也应从翻译技能向“翻译技能+所服务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语言服务转移。

(2)学科建设。根据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相关要求,专业设置要向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倾斜。高校应实现从翻译专业到语言服务专业的范式转型,以培养能服务社会、传承文化、推动国家发展的语言服务人才为目标,推进“产学研”建设,使语言服务产业研究者及跨产业的专家、企业管理层、一线经理人和其他翻译从业者等共同参与到翻译学科建设中来,为国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中译外”人才,即为实现我国文化和经济“走出去”并能“走进去”输送更多职业化、应用型、复合型的语言服务人才。

(3)课程设置。高校应优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①基本的语言技能和翻译技能培养课程;②专业知识课程,即分专业和行业,让学生学习某一专业和行业的基本知识,选修将来要服务的专业和行业的课程;③机器翻译原理课程、计算机辅助翻译技能课程、语料库和智库建设课程;④根据专门用途英语理论,学习某一特定专业和行业的典型语类和篇章结构、修辞手段和句法结构的构建等。

2.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时代,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普及,技术共享、语料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机器翻译、机辅翻译、语音识别与转换等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逐步成熟,Onesky、Trycan、Flitto等翻译平台的问世及飞速发展,为翻译研究与语言服务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新特色”“新标准”和“新学科”的语言智库建设也已提上日程。对此,高校应注重语言智库建设,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高校语言智库建设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战略能力、语言治理能力和文化交流能力。

结 语

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促使我国的语言服务产业发生了根本转变。为了使语言服务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传承文化、推动国家发展,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和“双一流”建设的需要,翻译专业应逐渐向语言服务过渡,教学目标可从通用翻译和文学翻译的范式转向专业翻译和行业翻译,依托语言智库和学科优势,培养服务于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复合型跨学科语言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基刚.高校翻译专业范式转移:从翻译专业(1.0)到语言服务专业(2.0)[J].上海翻译,2019(4):54-59.

[2]高岸明.新时代中国翻译专业建设与发展[J].当代外语研究,2019(6):5-6.

[3]郭晓勇.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J].中国翻译,2010,31(6):34-37.

[4]罗慧芳,蒙永业.中国语言服务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5]潘利锋.“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翻译专业学科建设的探讨与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116-118.

[6]潘文国.新时代外语学科建设的多维思考[J].中国外语,2019,16(4):11-15.

[7]王传英,崔启亮,朱恬恬.“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国家语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构想[J].中国翻译,2017,38(6):62-67.

[8]王立非.面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复合型服务人才[J].当代外语研究,2018(3):5,10.

[9]王立非.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高校语言智库建设与语言智库学科发展[J].山东外语教学,2021,42(1):12-21.

[10]杨晓华.翻译社会学的理论构架与研究——以中国语言服务产业为例[J].上海翻译,2011(3):7-12.

[11]袁军.语言服务:中国翻译行业的全新定位[J].中国翻译,2012,33(5):80-83.

(马佳瑛: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