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初中地理的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也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这实际上也是核心素养的要求,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关键能力更多地体现在学习品质上,说通俗一点就是学生会学习。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就是综合思维,综合思维体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就是将更多的学习要素综合到自己的学习过程当中,而且这样的综合过程跨越时空,跨越地域,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综合性。对于传统的地理教学来说,也是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突破,当然对于地理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作为地理教师,一方面要认识到综合思维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另一方面要寻找到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切实体验综合思维的过程。

从定义的角度看,综合思维是人们运用综合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综合思维有三个维度,即综合思维包含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认为三个维度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地理综合思维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整体性。其中,要素综合主要体现在对自然地理要素的理解上,其包括大气、水文、生物、地貌、土壤等。以要素综合作为切入口,对于寻找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综合思维培养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一、综合思维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着力点

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当中,综合思维是唯一一个面向思维的素养要素,具有独特的意义。而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要素综合是学生进行有效的地理学习所必须经历的思维过程,无论是在建构基础的地理知识中,还是在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素综合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要素综合中,有三种要素综合关系:一是两个要素之间的相互综合,这主要出现在植物与土壤的综合、水温与气候的综合;二是多个要素之间的相互综合,比如在植被与土壤综合的基础之上,如果再考虑水文、气候、地貌等因素,那就是多个要素之间的相互综合,又如基于城市、交通、政治、聚落等要素考虑一个问题时,这也是多个要素之间的相互综合;三是全要素综合,全要素综合既强调自然地理因素的综合,又强调社会因素的综合,这一点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协调观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这也符合地理学科的特征,因为只有“人”(社会因素)与“地”(地理因素)协调发展时,才能真正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而学生在此学习过程中也才能真正理解全要素综合的意义。

以上三个综合其实存在着显著的层次关系:两个要素之间的综合属于基础层次的,多要素综合属于中等层次的,而全要素综合则属于高层次的。在实际的地理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根据要素综合的层次,结合具体的地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去判断应当在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样的综合方式。也就是说,这样的过程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确保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认知能力之间形成良好的匹配关系,换句话说,就是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还要注意教学方式,强调的是要素综合,但不是让教师把这些要素综合起来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应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积极思考、主动体验,尤其是要引导学生从要素综合的角度来分析地理事例,如此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从而奠定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综合思维确实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着力点,而要素综合可以为综合思维的培养提供重要的素材及方向支撑。

二、综合思维的培养需要寻找有效的切入口

利用要素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需要寻找到有效的教学切入口。研究发现,其实综合思维尤其是要素综合,实际上本身就是地理学科综合性的一大体现。

例如,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俄罗斯”这一部分内容,相对于其他国家,初中学生对俄罗斯比较陌生,教师即使直接给学生提供相关素材,学生仍然更多地只是基于记忆去学习本节知识,显然,这样的教学不足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后来,笔者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去设计,并尝试以此推动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然后重点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首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投影俄罗斯地图,让学生对照地图对俄罗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个环节没有明确任务,学生更多的是基于自己的经验与兴趣去理解。由于初中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还没有有效建立起要素综合的思路,所以在此环节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俄罗斯的过程中,更好地调配使用自己熟悉的要素(但显然并不全),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分析结果,判断他们运用了哪些要素。比如说,有学生说俄罗斯占了两个洲,这实际上就体现了学生对地理位置要素的掌握情况。

其次,设计一个活动:一是让学生说出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并确定其濒临的海洋与陆地上相关的邻国;二是让学生以欧洲最长的河即伏尔加河为线索,然后判断该河流经的地形区以及最终注入的水域。这两个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在自己习惯关注的要素(地理位置即经纬度)之外,要研究俄罗斯这样的一个国家,还可以从占地面积、地势、气候、自然资源、森林面积、经济(包括能源、冶金、机械、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农业、牧业等)、人口、城市等诸多要素的角度去分析,在这样的分析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对俄罗斯的了解越来越全面。

分析这两个教学环节,其中的要素综合是如何体现的呢?当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俄罗斯地图的时候,那么学生就可以对地图这样一个学习载体(实际上也是学习要素)进行加工,加工的过程又是学生调配使用自身要素的过程,因此当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同时指向一个学习内容的时候,学生的学习也就发生了。这样的一个要素综合,是基于学生直觉水平的,对学生地理知识的建构以及地理学习方法的理解具有初步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个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发掘,实际上在后面一个教学活动当中,当教师要求学生说出俄罗斯纬度位置的时候,当教师让学生去分析欧洲最长的伏尔加河并判断该河流经的地形区以及最终注入的水域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综合相关的学习因素中形成新的认识。进一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有意识地将相关的要素融合到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来,随着学习要素增多,学生的视野会被不断拓宽,知识建构过程中的思维也不断深入,因此学习就进入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状态。

三、综合思维的培养关键在于确立生本理念

显然,上述教学设计就是全要素的教学设计,是要素综合的重要体现。教学中笔者发现最有意义的就是,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感叹:原来了解一个国家,还可以从这么多的角度去进行;而事实上这样的思路在前面的其他相关国家的学习中就已经涉猎,但只有在重复的基础上,通过上述两个教学环节的强化,学生才能在要素综合的分析过程中,更好地培养自己的综合思维,从而奠定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

综合思维说到底是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思维表现出综合特征的时候,综合思维也就发生了。在学生经过了与综合思维相关的学习之后,再去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这也是围绕学生的综合思维而进行的。所以说,在综合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理念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它看起来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但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任何一个注重自身专业成长的教师,一定会关注自身的教学理念。当课程改革追求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的时候,教师就必须树立起生本理念,这样一个理念可以引导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可以让地理教师更多地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判断并把握学生在建构地理学科知识过程中的思维。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有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之后,才能确定综合思维培养的思路。关于综合思维所做的一切努力,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我们唯有确立了生本理念,综合思维的培养才能有序推进。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相桥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