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为三大基础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其开设的主要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从哪里来?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有多个角度,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无法回避“问题”这一关键要素。问题能够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能够让学生在认知失衡的状态下形成探究数学的动力,从而保证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意识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可以认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展好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高效学习、改革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不足的情况,笔者认为,我们要创新教学思路与举措,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十分必要,其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而且还有利于他们数学思维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学生问题意识不强及培养方法不足等进行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从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从兴趣入手,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最为有效的途径。其实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很早就被强调,但是一直没有被一线教师所重视,其根本原因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能直接带来学生分数的提高。在当下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问题意识多次被强调,其提出的根本就在于问题意识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于核心素养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当学生有了问题意识以后,其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可以是教师的整理,同时也可以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发现、提出和解决等途径。

客观来讲,数学本身就很抽象,对学生来说也很枯燥,他们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厌学、怕学的心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能太过死板,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养成他们的问题意识,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这一课时,为了把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调动起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具体可以这么做: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体ABCD,并标出角A1、B1、C1、D1,然后阐述并提出问题:假如,教室四周的角分别对应长方体ABCD的角A1、B1、C1、D1,结合所学空间几何图形的知识,你们可以找出哪些空间几何图形呢?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会进行探索,随即他们得出许多答案。如桌子、粉笔盒之类的空间几何体等。此时,教师就可以教学生怎样计算出此类图形的面积,具体可以将粉笔盒展开,把获得的图形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知道此类图形应该如何计算。事实证明,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不仅避免了学生消极学习情绪的产生,还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从思维能力入手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相关调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多数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重视课本内容的教学,容易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学脱离了数学学科及课程的开设主旨。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相当缺乏,大部分教师尚未充分意识到问题意识对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事实上,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是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推动学生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途径。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知识积累主要来自于课本与教师,这也导致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欠缺,以及随机应变能力不足等现象的发生。如遇见一些棘手的问题时,学生不会灵活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等。当学生的应变能力与思维能力不足时,他们不仅无法提升学习效率,甚至还会出现自身的创造能力受限。鉴于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教学“指数函数”这一课时,笔者发现这一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指数函数的相关概念讲得细致一点,这个细致不是语言啰嗦,而是强调在讲解时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讲解“函数指数幂”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将化简复杂函数结果与普通函数进行比较,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自我思考、知识对比就会发现,经过自己比较所得的结果在脑海中更容易形成深刻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当学生不理解相关的问题时,教师就要积极询问、鼓励学生,如在问题提出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这不仅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有所帮助,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都会得到提升。

三、从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入手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手段,这种课堂造成许多胆小的学生害怕教师,即便有哪些地方没有听懂也不敢提出来。时间久了,学生就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他们的问题意识随之也就慢慢地被消磨掉了,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学习积极性变差。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的教学观念一定要有所改变,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师生间建立起平等的交流关系,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活跃,鼓励学生勇于提问,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问题意识。

例如,当讲到“等比数列”这一课时,教师可通过给学生讲故事以此活跃课堂氛围,从而引出教学内容。如在古印度,有个叫做西萨的人,他发明了现代三大棋类之一的国际象棋,所以受到了当时印度国王的赞赏,然后国王让他进宫,想要赏赐于他。西萨说:“国王如果要赏赐我,就在我发明的这个棋盘上的64个方格中,第一个格子放1粒小麦,第二个格放2粒,第三个格子放4粒,后面的每一个放前一个格子的2倍,一共要放满64格。”刚开始,国王以为是件小事,后来经过宫廷数学家的计算,放满整个棋盘需要[1+2+22+……+(n-2)2+n2]粒小麦,结果得出:要放满棋盘,印度的所有麦子都不够。通过这种讲故事的方法融入教学内容,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四、从实际生活入手

很多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数学的实际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课堂内容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求学生记住重要的考点知识,表面上可以帮助学生取得好成绩,但实际上学生也因此缺乏了实践运用能力。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实际生活去运用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生成问题意识,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讲到“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可能运用到数学问题的例子分享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相关的问题,最后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事实表明,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书本内容,而且还锻炼了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问题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十分重要。以问题教学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逻辑思考,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反思,去帮助学生提炼解题思路,优化他们的思考模式,这样就可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优化学生思维方法的目的。

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高中数学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方向。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数学教学,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逐步养成敢于提问、善于质疑的习惯,不断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注意分层教学,因为学生之间会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教师要帮助和鼓励后进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起后进生的自信心。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