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学习目标统领下,对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规划,整合设计,充分发挥和落实单元学习价值,以清晰的路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立足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在整体规划基础上,研究“整合的背景”“整合什么”“怎么整合”,采用“习作先行写起来、影视资源加进来,语文园地融进去”的整合策略,有效落实单元目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习作先行写起来”就是在单元开始的第一课现场习作,并在单元学习中,不断主动修改习作;“影视资源加进来”就是充分利用影视资源进行学习;“语文园地融进去”就是将语文园地的部分内容融入到课文学习中。


一、单元整合教学的理念

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就是把语文一个单元看成一个学习整体,以单元教学内容为依托,在整合教材内容、优化学习过程、拓展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对本单元教学进行全盘设计、精心安排的一项教学实践研究。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注重语言积累、强化语言实践、服务实际教学,便于更好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于2019年9月在全国全面铺开,这套教材的整体结构设计特点非常适合“单元整合教学”的研究。单元整合教学的研究实践也更有利于统编教材编排意图的扎实落实,我和研究团队立足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场面描写”单元,开始了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

二、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案例

(一)单元整体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和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内容。

2.单元要素分析。包括人文主题要素、阅读训练要素、习作表达训练要素。人文主题要素:跟着课文讲述的故事,重温革命岁月。通过课文学习渗透思想教育主题,在对作品的品读中受到感染和启迪。阅读训练要素:“了解课文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是本单元要落实的阅读训练要素,也就是单元阅读学习目标。其中,《七律·长征》这篇课文是以学习诗歌为载体,主要落实“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中”这一人文主题要素。落实“了解课文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这一阅读训练要素,要利用好《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这三篇课文,尤其是《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这两篇文章直指阅读训练要素的学习与落实。纵观统编版教材,关于场面描写的学习和体会,只有这一个单元以“阅读训练要素”的形式涉及了。习作表达训练要素:“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是这个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记一次活动,把活动过程写清楚”。与四年级相比,六年级要落实的表达训练重点不一样。四年级第六单元只是让读者看清活动过程,而本单元习作要求是能让读者看到活动的场面和场面氛围特点。

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本单元的习作表达训练要素和阅读训练要素紧密结合。再分析学生学情,学生对校内、校外众多场面是有长期体验的:学校每年冬天都有拔河比赛、接力比赛,运动会学生更不陌生,素材学生是有的。六年级的习作可不可以更加信任学生的自主能力?我们几位老师也不约而同想到:这个单元有丰富的影视作品、录像资料啊,不看太可惜了。

(二)单元整合策略

本单元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读写结合”单元,阅读训练要素与表达训练要素指向是非常一致的,可以采用的整合策略是:习作先行写起来、影视资源加进来,语文园地融进去。

1. 习作先行写起来。勾连学生以往经验,紧扣单元主题“点面结合”,直指单元训练目标,让习作先行。就是单元开始的第一课,学生在情境创设中现场写习作。以后几天,每天带着自己的作品,一边学习文章,一边把课文中学到的“点面结合”的写法趁热打铁进行模仿、借鉴,不断修改自己的习作。单元课文学完了,习作也就改完了。实践中,教师再过程性跟进,查阅两次,但不批阅,就是看学生“修改”了没有,“修改得如何”。同时,教师也告诉学生:这就是单元习作作业,咱们早早就写完了,还有时间改。心理上,学生是很乐意接受的,也没有心理负担。

在《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两课的四个课时中,每节课我都会节省5分钟左右,让学生有时间静心再看习作。对于两篇课文学习目标的聚焦点,我也进行了调整。《狼牙山五壮士》学习目标聚焦点是:认识到什么是点,什么是面,学习场面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初步感受“点面结合”的运用。《开国大典》学习目标聚焦点是:场面的烘托以及“阅兵式”片段中不同兵种的刻画,进一步感受“点面结合”的运用。学生习作修改的质量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学生到底真实学会了多少”上的。每一节课都在检验“学教评”的落实是否一致,师生对于“点面结合”阅读要素目标落实更加用心。

2. 影视资源加进来。充分利用学校联网教学环境,增加了一个课时用于影视观看,进行人文主题教育。影视资源给学生带来的场面感受冲击很强烈,也辅助了课文学习,更好地落实了学习目标。学生回家看和在校内与同伴一起看感受不一样,感受也更深刻。比较遗憾的是我们当时没有用多功能厅,宽大的屏幕更有气势,带给学生的冲击和体验也会更深刻。

3. 语文园地融进去。将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总结把握场面描写的方法”融入到第六、七课课时学习中。 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板块的“学习反复修辞手法、用人物语言神态作提示语”融入第七和第八课课时学习中。这些内容融合很自然、很高效。这样,就可以节省出1个课时。

(三)单元整体规划

下面这个表格就是整体单元课时、教学内容的安排。

三、单元整合教学评价反馈

(一)选材比较广泛

刚开始进行这一单元的整合教学时,我们担心学生素材会比较局限。教学中,在一个班,我随机抽取12名学生进行调研。学生比我想象的更优秀,习作素材比较宽泛,其中写拔河比赛、接力赛、运动会的有8人,写毕业典礼、汇报演出、节目联欢、市场的各有1人。习作先行,让学生对于场面有了直观的理解。

(二)学习更有深度

教师过程批阅跟进了两次,主要看习作修改情况。最初学生作品的问题层次不一:有的是写成了记叙文;有的具有了点面结合的雏形,但是不够具体生动,给读者的印象不够深刻;有的是做不到“点”与“面”的灵活转换等。在实际教学中,一篇课文学习后及时安排“小练笔”的巩固,使学生将“点面结合”的方法不断内化。学生主动修改,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能看出纠错与完善的热情和主动。

(三)备课环节的关注

进行单元整合教学实践,教师在备课时,要关联以前忽视和薄弱的地方。比如,整体关联(学科、学段、单元)目标规划、单元目标要落到课堂中。横向关联本单元内部各篇章,梳理单元目标、课时内容。纵向关联其他单元相关语文要素,梳理课时目标、课时内容。这里的其他单元,不仅指本册其他单元,也包括低段、中段教材里的部分单元。关联学生的学情更是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但都要立足学生素养的提升。单元整合后,打破了传统教学顺序,变动了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有一个明确而显性的“任务”,更加关注方法指导到实践性运用,单元教学目标指向性很强。这样的教学安排,真正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凝固成素养,素养升华为品格。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