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学情、教情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施“班本化”策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笔者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例,具体阐述了增加、变序、重组三个“班本化”策略。


一、增加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实地感受和体验生活,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进而提升道德判断能力和价值认知能力。统编版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每一课都配备了几幅与学生生活相近的图片,教材的这种设置方式共性有余但个性不足,不能体现学生生活的全部。因此,要想让学生充分了解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必须围绕教材主题,适当增补一些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共鸣。

例如,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下册“相亲相爱一家人”一课主要展示了四幅图片,分别是“我为奶奶捶腿、我妈妈为奶奶梳头”“我与爸妈一同去菜场”“爸爸照料生病的我”“在外打工的爸爸寄了快递给我”。从内容来看,前面三幅图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都有类似的经历。最后一幅图是围绕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生活设计的,彰显了编者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切。但从社会变化来看,编者还遗忘了另外一个急需关注的群体——在异乡生活的务工人员子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达,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随父母来此学习和生活,他们身在异乡与祖辈共同生活的经历很少,很难体会到祖孙三代同堂的幸福和快乐。

道德与法治教材所呈现的是一些共性内容,难免会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教师要在认真探究教情、学情的基础上,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适当增加一些鲜活的素材,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增加鲜活素材,确保教学广度

“相亲相爱一家人”一课最后一幅图关注的是特殊留守儿童,从现实分布来看,他们主要集中在山区或农村学校。而乡镇学校或城市学校则出现了另外一个特殊受教育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体现教育公平,使这些孩子不被边缘化,让他们能够与城里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教师讲授该课时要特别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与学习,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例如,教师可以引导这些孩子谈一谈父母给老家亲人买礼物、寄东西的事情,想一想父母给爷爷、奶奶打电话时,老家的亲人是如何关爱我的,这种真实的生活体验对培养学生敬老孝亲的良好品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增补学习内容,延展教学深度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取主体代入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让学生将教材中的“我”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起来,这样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意义就能够直抵学生的心底。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悟,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延展教学深度。例如,在“相亲相爱一家人”一课的第一幅图中,小女孩不是特指女学生,而是泛指所有学生,图中的“奶奶”也泛指的是孩子的祖辈;第三幅图中的“爸爸”也不是特指,可以根据不同家庭情况,将其外化为“妈妈”或“爷爷、奶奶”。教师讲授这节课时,要引导学生代入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展开回忆和联想,还要适当补充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了解课文的主旨。

二、变序

教材编者围绕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一个教育主题统整本册教材,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虽相对独立,但都聚焦的是一个话题。从教材目录来看,不同单元内容之间、相同单元内容之间是并行、并列的,但从内在结构来看,有些内容横向或纵向之间的联系还是很紧密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排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特点,必要时可对教材编排顺序进行调整。

例如,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的几个章节之间是并列式逻辑关系,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的几个章节之间是并列式和递进式逻辑关系。尽管这两个单元的话题相对独立,但从内容来看都介绍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主题思想还是统一的。从现实中的一年级学生入学情况来看,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融合。从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来看,这两个单元教学的间隔时间长达8周,如果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开展教学,显然不能有效帮助一年级学生尽快融入小学生活。从教学角度来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儿童的生活经验,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高度契合。因此,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的理念,对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进行适当改变,使其能够契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道德体验逻辑。

1.调换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一二单元聚焦的是学生刚入学的校园生活,很多内容是相互交叉的。从实际情况来看,教材编排的内容与儿童入学顺序有些不一致。此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材内容的呈现顺序,将其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一一对应,使之能够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小学生活。

2.替代

统编版教材虽最大化地考虑了全国各地的共性内容,但其缺乏一定的个性内容。从内容编排来看,部分民族风俗和地域风情的个性内容,不适合各地教师千篇一律地教学。此外,由于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中与生活有关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些脱节,假如教师照本宣科地教学,学生的生活体验就无法代入课堂教学中,更谈不上真实的情感体验了。例如,在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间十分钟”一课中,教材以“丢沙包”游戏为例,展示了学生的课间十分钟生活,但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受地域、风俗、实际条件的影响,“丢沙包”游戏在课间十分钟难觅踪迹。因此,教师可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代替,如跳八字长绳、斗鸡、木偶人等,这些游戏一样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到了课间的快乐,了解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三、重组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虽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它不是唯一路径。因此,教师要有广阔的视野,把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和其他德育活动结合起来,共同助力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还要积极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根据学情拓展教学内容,将其与其他德育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由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研学,让学生在多样化的项目学习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基于这种思考,笔者讲授这一课时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并为学生拓展了相应的学习内容。

1.融入项目学习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过春节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对春节文化没有太多的了解,加之教材呈现的图片没有附加文字说明,学生难以从中体会春节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大家一起过春节”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佳节——春节,为学生呈现了中国人过年常见的风俗习惯,课文中穿插了“穿新衣”“猜灯谜”“贴福字”等极具代表性的图片,借助小主持人的问题“过春节有很多讲究,你知道哪些呢”,让学生讨论、交流各地春节的不同风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围绕教材开展教学,这只是在识别春节文化符号,不是一种深度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将项目学习引入教学中,如围绕“春联”主题开展找春联、赏春联、编春联、写春联、读春联等一系列项目学习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春节的喜乐,体验文化的灿烂和生活的快乐,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2.开发拓展课程

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些学校也围绕民族文化传承开发了相应的拓展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与拓展课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交流春节的相关风俗,如贴对联、放烟花等,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中有关春节的介绍,通过剪窗花和画年画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开展社会实践

虽然低年级学生通过学习对春节的相关习俗有了一些了解,比如拜年、贴春联、放烟花、剪窗花等,但这只是表象经验,他们仍然没有深入了解春节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可以把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为学生组织“年味在哪里”“对联里的文化”“春节习俗知多少”“我知道的春节礼仪”等主题活动。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实践体验等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不断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认同。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情、学情,在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增加、变序、重组,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助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全面养成。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安市李堡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