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当前,很多语文教师都存在重阅读轻表达的问题,虽然部分教师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价值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他们难以把握教学的重点。统编版教材在“语文园地”板块专门设置了“词句段运用”,旨在为学生语用表达练习搭建可供实践的平台。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中的范例组织学生进行仿写,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明确仿写目的,搭建“实在”的语用平台

对于小学生来说,直接写作文是有一定难度的,容易使他们产生畏惧心理。仿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写作的难度,提升学生写作的自信心。细细考量,我们不难发现统编版教材中的这些范例绝不是编者随心所欲编写的,它是与单元语文要素紧密相关的,有的来源于本单元的课文,旨在巩固学生所学语言知识,让学生通过仿写提升语用能力。

例如,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词句段运用”的范例出自该单元的《燕子》和《昆虫备忘录》这两篇课文中,要求学生读一读,照样子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活泼的小燕子。

2.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这两段文字分别从形状和颜色方面将动物的外形特点描写得活灵活现,充分体现了“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这一单元语文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例句,让他们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动物外形特点的,并让他们在本单元课文中找一找,从中学习作者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以此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让他们仿照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动物的形状。

二、创设鲜活情境,激发“活跃”的表达思维

“词句段运用”板块中的表达训练是单元语文要素的巩固练习,但绝不是重复练习。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不应仅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层面,而应从“实”字入手,紧扣单元教学内容和语文要素,紧密结合“词句段运用”板块,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仿写训练,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生硬、机械地处理和应用“词句段运用”板块中的范例,也不能做“甩手掌柜”,简单地读一读课文就直接要求学生仿写练笔,而要紧扣范例内容和表达训练指向,积极为学生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灵活地开展仿写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仿写的热情和积极性。

例如,在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词句段运用”板块中,编者要求学生朗读下面的语句,照样子写一写。教师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将语句仿写练习放置在范例所描述的画面之中。

1.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2.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这两部分文字语言生动形象,分别描述了乡村田野和海边美丽的风光。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文本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文本所描述的场景,让学生融入具体而真实的情境中。此外,教师还要巧妙地运用范例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例句所呈现的信息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讲授“山水图”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写,让学生以想象的方式将自己置身于山水中,先描写潺潺的小溪,再描写碧绿的草地、苍翠的树木、高大的山峰等,除了描写观察到的景物之外,还可以描写自己仿佛听到的声音,并尝试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经过指导,学生以生动的语言文字客观地再现了范例中所描绘的内容,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迁移应用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词句段运用”中,编者选用了描写蔡伦造纸过程的一段文字,并提炼出了蔡伦造纸的细节: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要求学生对照流程图照样子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做过不少手工活,已经储备了一些相对熟悉的制作经验,这种仿写要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产生认知共鸣。以“剪纸”为例,教师可以先从范例——蔡伦造纸入手,为学生播放造纸的相关视频,并展示剪纸的基本步骤,让学生根据剪纸步骤思考仿写内容,在班级中进行汇报交流。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词句段运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机械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要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紧扣范例和生活情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仿写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实施精准评价,营造“固本”的语用屏障

语言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词句段运用”训练时,不能仅停留在仿写层面,除了要落实语文要素、创设教学情境外,还要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融会贯通,认知能力和语文素养能够取得一定的发展。

例如,在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词句段运用”中,编者要求学生参照下面的句子,从“蝴蝶飞舞”“小男孩打羽毛球”“妈妈下班回到家”中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动作。

1.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2.罗盛教听到孩子们的哭喊声,知道有孩子落水了,就急忙向河边跑过去。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冰窟窿里泛着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了下去。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他钻出水面吸了一口气,立刻又钻了下去。

这两个例句对应了单元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细致而深入的动作描写使得文字展现出鲜活的画面感。教师可以结合上述范例展开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终结。事实上,学生完成第一次仿写后,大体就能掌握这类语句描写的基本方法,但要想写出如例句一般生动的文字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分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仿写进行评价,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仿写水平,便于后期明确方向自行进行修改。

分级评价标准如下:仿照例句能够写出至少三个连续性动作,可以得到一颗星;能够准确地写出三个或以上的连续性动作,且用词准确、表达流畅,可以得到两颗星;能够准确地写出三个或以上的连续性动作,且语言表达流畅、生动形象,能够体现相应的画面感,可以得到三颗星。以“小男孩打羽毛球”的仿写为例,有的学生初次描写时仅关注了“拿起球拍”“举起手臂”“挥手击打”等连续动作,语言平淡无奇,按照分级评价标准只能得到一颗星。通过分级标准评价,学生很快就能认识自己仿写存在的问题,在后续修改和巩固练习中就会进一步细化打羽毛球的动作,文章语言也会越来越生动形象,如“我把羽毛球往空中一抛,然后用力一打,只见羽毛球在空中迅速地划了一个弧,飞到了小明跟前。小明也不甘示弱,用球拍猛地一回打,球像箭一般地飞到了我的身边。我举起球拍猛地一反击,球再一次飞到了小明的身边”。由此可见,在仿写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一味地埋头拉车,而要时不时地抬头看路,引导学生按照分级评价标准评价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样学生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表达水平,从而为后续的文章修改和巩固练习奠定基础。

总之,在统编版语文教材“词句段运用”板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编者的设置用意,积极为学生搭建语用平台,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 江苏省灌南县扬州路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