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施教,做“四力”好老师

张争航

敏于思考,脑力要“活”。脑力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愿思考、勤思考、能思考、善思考并作出准确分析、判断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多思考怎样才能让你的课堂与众不同且扎实高效。在学生管理中,要多分析学生的心理,做他们真正的好朋友和知心人。

善于总结,眼力要“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老师,要善于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发现值得自己学习、借鉴的东西,并能在实践中结合自己的特点加以改造、运用,逐步地形成自己所特有的教育教学风格。作为管理者,要善于总结得失,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勇于创新,魄力要“强”。作为老师,要有敢于创新、勇于改革的意识和行动的决心,要有改革的魄力,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也不能停滞在荣誉面前,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勤于学习,功力要“深”。教师应静下心来读书,广泛涉猎,沉下心来教学,不断创新,丰富自己的教学样态。俯下身来,珍惜机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咸新区咸阳泾华学校

收集  杨霞 作

校长要做唤醒学校教育灵魂的那个人

王媛媛

作为一名校长,应该是站在教师队伍的前面,做举着火把指引方向的人?还是走在教师队伍的中间,做和大家一起行进的人?又或是走在教师队伍的后面,做拿着鞭子驱使队伍前行的人?清华大学的梅贻琦校长说:“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学校的优劣,不在于校舍是否华丽,而在于优秀的教师团队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作为校长,更要秉持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前行。

一所优秀的学校,一定是一所有灵魂的学校,而且必定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践行在教育行为中的学校。

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因此,如果学校教育仅仅用学业成绩来评价学生,就会出现评价窄化,不能很好地发现、发展学生的特长。所以,我们应该从多个维度来评价学生。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作为校长,应当明确提出理念,带头践行理念,表彰纠正言行,对照反思提升。长此以往,学校的教育理念也会植根在教师的心灵深处,带动教师成长。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经开第五小学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政元素

韩 磊

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前提是教师能根据文本内容挖掘到思政教育的激发点,而且融入过程要自然,要能和学生产生共鸣,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以人物形象为激发点。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是一个时代,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是一段经历,没有无背景的人物,也没有无人物的背景。“知人论世”往往是自成一体的。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首先抓住时代背景和人物处境,了解特定时代背景下人物的价值观,这样有助于引发学生思考:在当下应当如何塑造优秀的品质。

以“物象”为激发点。有些文章以“物象”为写作对象,通过对动物、植物或建筑等事物进行描写叙述,记录时代变迁,反映某种思想感情或人生哲理。这类文章我们就要通过“物象”的描写去洞悉人物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以获得思想上的提升。

课堂上通过问题设置进行内容拓展。课堂上思政元素的渗透不能泛泛而谈,要在课堂上设置能够引起学生共鸣和思考的问题,并让学生就此问题发表看法,之后通过老师引导在班级达成共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后以道德作业进行拓展。我们在课堂上教给学生道德的标准,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环节就是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自己真实的举动去实践这些理论,将理论真正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电厂中学


“双减”背景下,家长这样做

张增彬

减负并不等于减轻家长的教育责任,作为孩子的父母,在“双减”的新形势下,如何做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家长,全面担当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是我们每个家长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思想重视,明确家庭教育责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进步和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悉心教导,离不开良好家庭氛围的感染和熏陶。

善于观察,协助突破成长瓶颈。作为最了解孩子的家长来说,一方面要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孩子恒心毅力、自控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另一方面要细心观察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及时引导教育孩子或向老师反馈自己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和学校、老师共同携手,帮助孩子突破成长中的瓶颈。

培养特长,做孩子兴趣的合伙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感受到“玩”的乐趣。然后适时抓住“玩”中的问题。在游戏的过程中,家长需要用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促进孩子思考、探索、发现、提升,鼓励支持孩子不断进步。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自我发掘、自我选择、自我肯定的能力,促使孩子把兴趣发展成人生梦想。

作者单位:陕西省合阳县城关第三小学


品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阮林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取决于他受到了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是告诉孩子“你应该……”“你要……”而是告诉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孩子知道怎样去做与懂得为什么这样做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情,前者代表行为,后者代表行为背后的原则。道德上的成长会使正确的原则、法规成为孩子们内化的价值观和内在驱动力,然后潜移默化地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而德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新型的师生的关系倡导: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亦师亦友的关系。

有效德育工作的关键,是改变教师和家长的观念,营造书香校园、书香社会,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就会在书里找到生活的榜样,书中的道理也就成了他人生坐标的一部分。

有效的德育工作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做好德育工作,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也成为一个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德育工作的探究一直在路上。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市第七小学



让年味在时光的长河里流淌

孟宪春

我老家在华县少华山下的孟家河村。当时孟家河村只是一个生产队,属于莲花寺公社长寿坡大队,孟家河村只是一个有着七八十户、两三百人的小山村。家乡新年的第一天是以天麻麻亮为标准,而“封财门”其实是从除夕晚上十一二点开始的,集中在后半夜。一阵阵封财门、开财门的鞭炮声把我们吵醒后,我们就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父亲起床“开财门”。父亲“开财门”后,我们就穿好衣服奔向鞭炮响起的各家各户的大门前争抢掉在地上未燃响的鞭炮。为抢一个鞭炮,不惜在地上打滚,不怕被炸伤,那拼命劲儿,没有经历那个贫穷年代的孩子是无法体会的。每抢到一个鞭炮,那高兴劲儿,长大后很少有过。

每年大年三十晚上临睡前,妈妈都把新衣新裤放在床边的板凳上,告诉我,这个口袋有几颗红双喜糖和花生、瓜子,那个口袋有二十来个小鞭炮,还有个口袋有一两毛压岁钱。糖、花生、瓜子可以吃,鞭炮可以放,但钱是断然不能花的,节后要回收,否则“节后算账”,准挨一顿打。

大年初一不出门,大年初二姑爷进门,大年初三进舅家门,大年初四迎灶神,大年初五迎喜神,大年初六接财神……那时候的年就是这么一天挤着一天呼啦啦过的,大踏步地来了,又大踏步地走了,像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壮汉,扇起岁月的一阵风,风中飞扬着泥土,挟着肉香和酒香,裹着质朴的亲情,带着贫困中的热闹,掩着缺憾中的期盼。

自大年初二开始,就要走亲戚了,那时走亲戚的礼物比较简单,拎上年馍、四包水晶饼,就算是比较丰厚的礼物了。亲戚来到家里拜年,还要给小字辈压岁钱。亲戚带来的水晶饼,不能全部留下,要返回两包,寓意是不能让来走亲戚的人空手而归。所以,返回的两包水晶饼,又要作为去下一家亲戚的礼品,就这样转来转去,一直要到正月初十左右才能将亲戚走完。

年复一年,已经2022年了,我陷入了沉思之中,现在的年味到底是什么?小时候盼过年,吃猪肉炒土豆丝、白面馒头,一年都吃不上两回,想吃总是吃不到,现在整天吃了,却没有了当年馒头的香味。在沉思中寻找过年的感觉,这感觉很模糊,若有若无,想说也说不清楚,总觉得现在过年没什么气氛了,连鞭炮都不能放了,新衣服也不会特地去买。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像过年。鸡鸭鱼肉,各种蔬菜,甚至海鲜产品都能时时一饱口福,并不像原来那样,一年到头吃不了几次鱼肉,只盼着过年吃个半拉月好的。况且,现在人们因吃肉、油炸食品过多导致油脂大都摄入过剩,高血脂、高血压的人群日渐增加,平时都不怎么吃的鱼肉,过年谁还稀罕呢?再者,过年就得走亲访友,不过还得平衡远近关系,不能惹些不痛快。花钱事小,应酬事繁,实在让人不胜其扰。只有孤寡老人,每逢过节,还想着谁该来看我啦,该让孩子也去看谁啦。年轻人,甚至忙碌的中年人,都没时间,也不太在乎这些礼节了。近些年,更是如此,除了春节,很少有人在端午、中秋走动了。生活好了,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却淡了,也许这也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个微妙变化吧。

不过年味的传承,年复一年,一代接着一代!贫穷也好,富贵也罢,每到过年,人们还是心有所盼,希望回家过个团圆年。回家的路哪怕再远,都要奔回家过个团圆年,再忙也要回家孝敬孝敬爸爸妈妈,再累也要回家吃顿年夜饭,因为我们都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年味的积淀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好的传承。年味是一杯忘情酒,在春节里,人们无所顾忌地放松下,舒展舒展筋骨,一年的奔波与劳累、家庭中的碰撞与摩擦,在开怀畅饮中都会被淡忘。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政协


教育也可以这样生动鲜活

金 上  霍 秀

教学楼雪白的墙壁上出现了黑色的鞋印,擦掉,可第二天又出现了。这令我们老师很伤脑筋。墙上怎么会有鞋印?

不难得知,正是精力旺盛的学生们,走路不安分,走着走着,腾空一跃,一脚飞向墙壁。那姿势在他们看来是相当的潇洒!鞋印留在墙上,似乎在说:某某某到此一游。体胖一点的,如果也想留个印记,就需要找一个助手帮忙了。助手拦腰把体胖者抱起,体胖者借势腾起脚来,像盖公章似的把鞋印盖在墙壁上:嗯!效果一样。是不是也有把鞋脱下来,用手拿着鞋往墙上盖鞋印的,这就不得而知了。校长召集教导主任和老师们开会,商量研究措施。

查!一查到底!

可是,学生的脚的尺寸都差不多,穿的鞋也几乎是一样的。这时我们才发现,学校里的学生是那么的整齐划一。

那怎么办?安排人监视。但是这么大的学校,这么多的学生,谁能整天监视这个呢,不工作了?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不好,不能让学生总感到有一双眼睛在窥视着他们啊!

让学生互相监督。这样更不好,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矛盾,也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

召开全校学生大会,严厉批评这种不良行为,并提出警告:再有此种行为出现,一旦查明严肃处理。这样是否有点小题大做?这样可能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经过反复讨论,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

学校墙壁上贴出了一条标语:“别再踢我了!你踢得我好疼。”

学生们围着这条标语,看着、议论着。

第一天过去了,墙上没有出现脚印。

第二天过去了,墙上仍然没有出现脚印。

第三天过去了,墙上还是没有出现脚印。

……

墙壁再也不“喊疼”了,因为谁也不忍心踢它了。墙壁从此洁白无瑕。

教师应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让方式方法洋溢着芬芳和温暖的气息,教育就会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博文中学


下雪的日子

刘明礼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下雪的天气,最适宜饮酒作诗。想来白居易在这样的天气,多半会约上二三好友,把酒言欢,诗书相伴。那样的情境,想想就温暖。当今世界,有太多的功利,太多的浮躁,人们的脚步亦太过匆忙。一场大雪,不仅凝冻了一世浮华,也冰封了人们脚下的路,使人不得不驻足流连沉思。

下雪的日子,不宜远足,不便出行,正好窝在家里,整理心绪,陪伴亲人,静听落雪,再拾闲卷。若是在乡下,这样的日子,正好和父母在一起,在烧得烫屁股的炕头上盘腿而坐,炒一盘香喷喷的花生,对着窗外那飘飘悠悠的雪花,边吃边聊,谈古论今,絮絮地诉说那陈年旧事,畅想着来年的五谷丰登。

下雪的日子,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兴奋异常。不待雪停,他们便像冲出笼子的小鸟,一阵风似的飞出家门。在大街小巷里追逐,随手捧起把雪攥成雪团,打雪仗,无羁的足迹在沉寂的雪地上写下快乐的诗行。他们还会拿出铁铲,凭着自己的想象,堆起一个个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雪人。小时候,在这样的日子,我和小伙伴们会牵上家里的大黄狗,到田野里去抓野兔。在积雪覆盖下,野兔鼻孔呼出的热气,会把厚厚的白雪,烘出两个细细的小黄窟窿。野兔在又深又暄的雪地上无法奔跑,很容易就能逮到……

一场冬雪之后,有许多美好在等待着我们。

作者单位:河北省军区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