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是否着眼于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是否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着眼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与自尊?是否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


伴随着课改向纵深发展,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在“新课改”中有所作为,呵护学生个性,成就学生未来!

立足现实,呵护个性

课堂上,坐得笔直的孩子们,面对的是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哈佛大学校长说:“我们学校不只是培养了6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更重要的是,我们让每一颗金子都发光,让每一个学生的人生都走向成功。”这是大学的使命,也应成为我们中学的基本任务。学校应当行动起来,帮助学生思考并规划好未来的人生,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以“面向每一个学生,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收获成长”作为育人理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快乐的成长乐园,感受成长的快乐。

作为学校,在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要敢于挣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打开眼界,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之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规划人生的意识、自主创业的技能以及面对未来新生活的勇气和毅力。

尊重差异,呵护个性

教育的根本着力点,首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在智力、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教育决不能“齐步走”“一刀切”。应当推崇“扬长”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找到自我实现的最佳着力点。为此,我们需要树立以下三种意识:

其一,悦纳个性“不完美”的意识。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优缺点的矛盾综合体,教育要正视这一现实,即:追求卓越正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做好自己,才是人接受教育的真正意义。

其二,发现未来“可能性”的意识。康德说过:“人生活在目的的王国中。人是自身的目的,不是工具。人是自己立法自己遵守的自由人。人也是自然的立法者。”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人不同于机器,因为机器永远只有设计好的“功能”,却没有发展着的“潜能”。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他的未来发展充满着无限可能。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种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乃至最终丰富自己、强大自己、成就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潜能。

其三,赋予 “积极性”意义的意识。马克斯·韦伯认为:“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物种。”人会对自己喜爱的事情赋予丰富的意义,进而将对这种意义的领悟转化为矢志不渝的精神动力。学习如此,成长亦如此,失去对意义的理解与探寻,我们就难以找到生活的方向与目标。

立足成长,呵护个性

学校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是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保证。近几年,尽管学校自上而下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注重在各门学科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这还远远不够。目前学校师生关系仍不够和谐,创新的氛围仍不够浓厚,学习上真正的主角仍不完全是学生。地区不平衡,校际差异依然明显。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长,是一种生命资源的增量过程,而个性发展,则反映着生命价值的精神效能。人的成长并非持续线性增加的过程。学习固然可以促进成长,但成长绝不是学习的唯一终极目标,毕竟,成长受环境、遗传、社会文化传统以及人际关系等诸多要素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而正是这种不确定,形成了培育个性的精神土壤。美国教育学者阿克夫与格林伯格所著《翻转式学习——21世纪学习的革命》一书指出:“发展是学习、增强自身能力的事情。”教育体系应该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可见,理想教育的真正目标存在于成长发展与生成个性的彼此适应、相互调适之中。

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个性成长,是课程改革必须要关注的核心命题。教师在课堂、课程中不仅仅要为学生提供知识和信息,更要促进学生“以故化新”。“教”与“学”应当紧密融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完善课程体系,满足个性追求

1.课程体系:尊重经验前提下的机制创生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理想的课程是否能落实到学生层面,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经验与专业发展能力。课程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选择有价值的知识,以结构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课程组织者的教师,其认知与思维的半径直接决定着课程深化与拓展的程度。

目前,由于地区发展存在差异,社会发展水平、教育资源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所以不能以一条标准来衡量课程改革。归根结底,一切有效的课程改革都必须从现有的师资水平出发,将广大教师行之有效的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作为课程改革得以实践的基础。

2.搭建学生发展的立体舞台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要求教师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营造民主和谐的成长环境,最终把学生培养为志向高远、道德完善、心智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应变能力较强的现代公民。要使学校的各项活动、各种资源都利于培养学生规范化、选择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能力。为学生打造多样的校园“文化节”,开设自主实验室,培育反映学生兴趣及志向的学生社团活动中心等,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的才华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3.积极营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探索

校园环境属于隐性课程,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巧雅致、内涵丰富的高品位校园文化犹如人师,胜似课堂,校园的每一处景点都是这本教科书中生动的一页。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涌现出一批上档次的“绿色校园”“智慧校园”“特色校园”。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一草一木有情,一点一滴育人。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以“文化品位、现代信息、人文精神”为理念,着眼于学校总体布局的和谐统一,着眼于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定位的着眼点,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着力点,更是人才培养的着重点。一所学校师生的认同感,首先来自其对学校精神气质与特色文化的认同。创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就是要培育整体育人、心灵感召的精神生态,营造共情理解、平等友善的人际交往氛围,确立达人达己、共存共荣的全景德育目标。生命在场,方能启迪有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随着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新课程、新高考的到来,我们应当加快前进的步伐,追求幸福教育,放飞多彩梦想,努力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幸福、完整。

进入新课程和新高考后,创造将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旋律。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撑,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矢志不渝的目标。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