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先生认为:“绘本是离哲学最近的文学艺术种类。”成为儿童哲学课的教师之后,我在教学实践中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随着绘本阅读热潮的兴起,绘本阅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学校课程的设置,我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学生一起进行绘本学习,从图画和故事入手,带着他们在方寸之间了解自然的变化、认识世界的规则、感受人文的关怀。从绘本阅读中,学生逐渐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觉察生活中的哲学。

儿童哲学最早是由美国的李普曼教授开创的,传入中国也有20多年了。在课堂上,我们以问答的方式,带领儿童亲身体验哲学讨论的过程,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引导儿童围绕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绘本无疑是最好的学习载体。绘本充当的角色是促成头脑风暴的“刺激物”。这一角色为什么不能用小说、视频代替呢?第一,绘本符合儿童的兴趣、年龄特点,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更能激发儿童的想象;第二,绘本是图片与文字结合的形式,构成了丰富的视觉艺术效果,儿童在阅读或者听读中能调动多种感官,提升表达能力;第三,绘本看似简单却不平庸,包含有趣的故事,也能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薄薄的一本书意味深远,常常能让孩子们读出不一样的感觉。生动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自由无拘束的讨论让儿童哲学课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课程之一。在课堂实践中,利用绘本内容讨论逐层提升思想的高度,给孩子们的思维插上了翅膀。

如,在一堂课上,我想要和学生探讨的话题和“分享”有关。《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胡萝卜味的苍蝇?》这个绘本讲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兔子蹦蹦和青蛙跳跳是最最要好的朋友,青蛙跳跳无法消化兔子分享给他的胡萝卜的纤维,兔子蹦蹦无法忍受青蛙分享给他的苍蝇的味道。我顺着故事的内容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别人不喜欢,我就不能分享吗?别人喜欢,我就必须分享吗?”在这样的提问与回答中,我们将讨论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我们的一切都要分享吗”。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妈妈的水晶杯子很珍贵不能分享,有的说自己家住的房子不能分享,还有的说自己的钱不能分享……说着说着,教室中突然有了不一样的声音。“老师,我听过一个故事,男孩把自己的鲜血输给了妹妹,让妹妹活了下来,这就是在分享生命。”“其实自己的钱也可以分享,如果看到需要钱帮助的人,我会请求爸爸妈妈分享的。”“爸爸给我讲过,妈妈生我的时候特别危险,可她在最危险的时候仍告诉爸爸要让我好好的。”听到这里,听课的老师中有人偷偷地抹起了眼泪。在这样的一个话题中,学生自己提出想法,持续进行对话、思考,然后在倾听和交流中更新自己的看法。从物质层面想到精神层面,从友情想到亲情,从自己想到他人,每个学生对于“分享”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这个绘本故事打开了学生思考的阀门,这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石头汤》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讲述的是叫做福、禄、寿的三个和尚来到了一个村庄,村庄里的人因饥荒、洪水和战争身心疲惫,他们不相信任何人,从来只顾自己。于是,和尚们用煮石头汤的办法让村民们慷慨付出。直到最后村民们明白了,幸福就像煮石头汤那样简单。这节课我想和学生讨论的是“幸福”,如果在读完故事之后,直接提问“什么是幸福”,对学生来说太过于抽象了。于是,我试着从故事一开始就进行提问:“村民们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会发现:村民从一开始的谨慎拘束变得慷慨大方。从绘本插图上的人物表情和动作中,学生发现了大家给予时的开心、兴奋,忍不住也想亲手熬一锅石头汤,再尝尝汤鲜美的味道。学生兴致勃勃,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自己的石头汤是多么美味。我和学生一起想象大口喝着石头汤的感受,进一步提问:“你现在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和尚说‘幸福就像煮石头汤那么简单’?你认为什么是‘幸福’?”这个时候,学生能聊的东西就太多了。有的说吃到美味的食物会让人觉得幸福,比如平时不让自己吃零食的妈妈突然买了一个零食大礼包回来,就会觉得特别开心。有的说帮助别人会让自己幸福,帮助了遇到困难的同学,当听到“谢谢”的时候,很幸福。还有的说在一起就是幸福,经常出差的爸爸每次回来,自己就会觉得很幸福……这些答案涵盖了利己、助人、家庭等不同的概念,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变得清晰、明了。透过绘本,先去观察其他人的生活,再回到自己的生活里,感受生命中的点滴。就这样,在交流中,我鼓励学生去表达,和他们交换观点,慢慢帮助他们健全对于生命的认知。

《大城市里的小象》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绘本故事,故事中“大与小”的冲突关系十分明显。体积本来就很小的小象因为自己的“小”而备感失落,而他遇到了比他更小的小老鼠。互帮互助之下,两个人都做到了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小象觉得自己变“大”了。我曾听过两节和“大与小”有关的课,一节《谁大谁小》的数学课,一节《比尾巴》的语文课,课堂上教师调动学生的肢体动作、思维,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关注周围。学生理解了大和小是比较出来的,有年龄上的大、体积上的大。哲学范畴中,大与小又是什么呢?我想和学生一起来探讨“什么是大”。读完了故事,我先和学生讨论了“小”给小象带来了哪些困难。回忆着绘本上的画面,小象柔弱无助的形象让每个学生揪心,他们把自己想象成大城市里的小象,“无法拿到高处的食物”“不敢去人多的地方逛街”“打车的时候也常常被人看不到”。顺着故事的发展,学生像担心自己的朋友一样牵挂着小象。我将目光聚焦小象,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遇到小老鼠之后,小象觉得自己变大了?”这个问题立刻给课堂打开了新思路,学生开始重新找原因,关注到了小象的行为。“因为它帮助了老鼠!”“因为它交到了朋友!”“身体没有大,大是一种感觉,它觉得自己变大了。”“帮助别人会让我们感觉自己变大了,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大?”我又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小组,期待学生在合作中碰出新的火花。“胆子大是一种大,做到了以前不敢做的事情。”“做一件事情,不想做了,但是我最后坚持下去了,坚持也是一种大。”“朋友遇到了困难,我去帮助她,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大。”我再次被学生感动了,不但感受到了“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这句话的意义,更是被学生的纯真打动了。

奥斯卡·伯尼菲的“儿童哲学智慧丛书”是一套非常适合6-7岁孩子阅读的哲学绘本,以《那你呢,你会害怕什么?》这一课为例,我和学生完成了一场“思维风暴”。在滑雪场,卢菲发现爸爸不能像其他人一样从高处直直地滑下来。卢菲很失望,他以为爸爸无所不能,什么都不怕。妈妈告诉他害怕并不就是胆小鬼,谁都会害怕一些东西,大人、小孩、男生、女生都一样。当夜晚降临,哲学鸟飞罗和卢菲仍在讨论“勇敢”与“害怕”……这个故事相较于童话绘本而言,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或许会和卢菲一样,发现爸爸妈妈不是想象中那么勇敢,其中产生的思考就非常值得我们讨论了。首先,我向学生提问:“你认为卢菲的爸爸是胆小鬼吗?”有的孩子说爸爸是胆小鬼,因为他不敢做的事情别人敢做。有的孩子说爸爸不是胆小鬼,因为害怕很正常,不能因为他害怕做一件事情就说他是胆小鬼。我又接着问:“哪些害怕是需要我们去克服的?”小组讨论之后,学生认真地回答。“我觉得我应该克服害怕一个人睡觉。”“我不应该害怕发言。”“我不应该害怕老虎。”这时候我追问道:“害怕是一件让你不好意思说出口的事情吗?如果连老虎这样的猛兽都不怕,想一想,什么都不怕就是勇敢吗?”这个问题给了学生另一个思考的方向。“害怕很正常,不要害羞。”“人人都会害怕,都有害怕的东西,我们应该鼓励自己克服。”“害怕也不全是一件坏事,我看过一个新闻,有个人在动物园打开了车门,然后被老虎咬伤了。如果他害怕老虎,可能就不会受伤了。”我赶忙抓住机会,肯定了学生的想法:“恐惧和害怕有时候也会保护我们不受伤害,害怕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当我们害怕高、害怕危险、害怕猛兽的时候,‘害怕’正好保护了我们;但有些害怕会阻止我们进步,比如害怕举手、害怕交朋友、害怕一个人睡,只有克服了这些恐惧,才是真正的勇敢。”相信在这节课之后,学生在面对“害怕”这样的情绪时,一定会多几分从容。

绘本中鲜活生动的故事资源,将哲学问题融入其中,使哲学探究生动、具有吸引力。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辩证地思考,认真地倾听,勇敢地表达,用思维打开世界的大门。愿优秀的绘本能够源源不断地涌现,和儿童哲学教育一起,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多可能!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