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自觉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改革的依据。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在简要阐述文化自觉对于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能深化人们对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践行文化自觉理念重要性的认识,更好地指导民族音乐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工作,进而提高民族音乐教育质量。

[关键词]文化自觉 艺术院校 民族音乐教育


文化是一个民族创新与发展的核心动力,尤其是在当前国际竞争日益加快、后现代主义文化持续泛滥的环境下,人们更加意识到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文化自觉成为教育、科研、传播等的重要主题。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工作既要承担起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任务,同时也要发挥为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功能,因而应准确把握文化自觉内涵,并以此审视和创新课程教学方案,实现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目标。

文化自觉对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

1.寻根——传承优秀民族音乐文化

1997年,费孝通先生在“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率先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首要内涵便是寻找和继承中国文化之“根”,以便更好地应对全球化趋势。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践行文化自觉理念,首要的任务便是秉持“寻根”思想,传承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从文人音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四个方面,深入挖掘我国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优秀音乐文化内容,继而通过课程教学推广和传播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这不仅从历史层面实现了对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还从人才培养层面体现了学生深厚的音乐文化修养和独特的专业优势,继而强化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及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职业生涯。因此,“寻根”成为文化自觉对于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求真——创新中国音乐表现方式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的内涵便是批判和发展中国文化之“真”,即一方面消除中国文化中的糟粕,一方面实现其在新时代下的创新与发展。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挖掘和传播中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还应积极创新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在新时代下视觉审美效果与传情达意的功能,获得当下群众及国际社会的理解、接受与认可,由此才能推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健康传承,并发挥其在民族发展、社会进步、国际竞争过程中应有的价值。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学工作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使学生立足于所掌握的民族音乐知识创作出更具时代感、艺术性、传播性的优秀音乐作品,从而在推动中国民族音乐传承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个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因此,“求真”成为文化自觉对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工作的又一要求。

3.顺势——迎合时代文化发展潮流

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思想还拥有顺应文化发展规律与时代趋势的内涵。我国十分重视文化传承工作,将此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努力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独特魅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探索中国文化的国际表达方式,进而形成“文化自觉”在新时代环境下的规律与趋势。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践行“文化自觉”思想中的“顺势”内涵,就是要立足于我国政府有关“文化自信”的要求以及由此所衍生出的文化发展目标、内容与路径,通过优秀民族文化教学向学生系统地、深入地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观,在强化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观念、文化修养的同时,培养学生采用我国优秀民族音乐艺术来表现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能力,进而创作出一系列具有主旋律风格及以乐化人、以乐育人功能的优秀音乐作品。

文化自觉视域下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本身便具有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定位,具有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推广价值,但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来说,其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民族音乐教育主题同质化

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工作十分注重挖掘和推广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但对比各个院校的民族音乐教育主题会发现,其存在明显的同质化现象。一方面,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都比较关注那些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众化的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形式,这导致其对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区域性、小众化的民族音乐涉及比较少,造成我国大量优秀民族音乐被排斥于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系统之外。另一方面,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大都侧重于音乐技法、风格与审美方面的教学,极少涉及民族音乐历史传承、文化内涵、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内容。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都是千篇一律的音乐主题和音乐内容,不仅造成学生音乐知识与能力的同质化,还降低了他们对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能力,甚至会导致大量音乐文化的沉默与流失。

2.民族音乐教育内容浅显化

文化自觉强调文化传承工作要在“寻根”的基础上“求真”和“顺势”,就是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当前,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工作存在明显的教育内容浅显化问题。首先,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注重传统音乐技巧、风格与审美的教育,但却缺乏对传统音乐背后历史、文化、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认知比较浅显。其次,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注重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灌输”,虽然这种方式有力地提升了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深度,却没有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应用传统音乐文化进行音乐表演与创作的能力,更没有关注学生创新性地应用传统音乐文化的能力,脱离了文化自觉“求真”的要求。最后,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虽然也开展了思政进课堂,但大都是脱离传统音乐教育单纯讲授思想政治内容,无法通过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没有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传统音乐文化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3.民族音乐教育方式僵硬化

音乐是一种“感于心而表于音”的艺术,具有明显的抽象性、艺术性特征,尤其是传统音乐,更是加大了学生认知与理解的难度。因此,音乐教师必须采取具有一定趣味性和生动性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深入浅出地认知、理解和接受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内容。当前,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还存在着教学方法僵硬化的问题,大部分教师主要还是采用“PPT展示”和“表演示范”的方法进行教学。前者呈现出大量的传统文字内容,形式生硬,内容枯燥,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极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和抵触的情绪;而后者主要是以教师个人的技巧演示及语言说明为主的,学生处于被动观摩、被动聆听、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障碍及学习兴趣不高的后果。

文化自觉视域下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创新方式

1.立足本地,深挖区域民族音乐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璀璨的音乐文化,成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推广和传承。针对民族音乐教育主题同质化的问题,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工作需要立足于所在的区域,采用课题研究、民间采风等方式深挖本区域内的民族音乐文化,然后据此打造出个性化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内容。这可以使学生掌握与众不同的民族音乐知识与技能,从而使学生形成自身独有的音乐创作与表演优势,而且深挖区域民族音乐文化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现、推广和传承区域性、小众化的民族音乐,充分发挥其价值,传承优秀文化,避免出现小众音乐文化的沉默与流失问题。

2.结合要求,构建科学的音乐教学方案

音乐教学方案统领着整个民族音乐教学工作。当前,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之所以存在着教育内容浅显化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文化自觉“寻根”“求真”“顺势”三方面内涵的深刻认识,甚至缺少立足于文化自觉来设计民族音乐教学方案的意识。在此种情况下,艺术院校音乐教师在立足本地深挖区域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还应结合文化自觉三方面的内涵,构建科学的音乐教学方案。首先,教学方案要有合理的文化传播、技能传承、思想熏陶、创新发展、时代主题五方面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出“寻根”“求真”“顺势”的文化自觉。其次,教学方案要围绕着每一个目标构建比较深入的民族音乐教学内容,这些内容不仅要体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特征,同时还要展现民族音乐文化的形式创新和时代主题特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民族音乐文化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感、主旋律的优秀音乐作品。音乐教师还需要针对每一项内容,设计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灵活推进各项内容的教学工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目标导向,采用趣味性的音乐教学方法

与当代音乐相比,传统民族音乐的载体、形式、内容与思想等方面具有更大的认知、理解与接受难度,需要教师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民族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首先,艺术院校音乐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导向教学方法,为学生设置明确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完成这些学习任务,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鼓励学生努力表达个人看法和展示自己的音乐技能等,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师生的互动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教学方法,一方面将一些重要的音乐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视频,以辅助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自己的课内教学;另一方面将部分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音乐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视频,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这样做既节省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时间,缓解了自己的教学压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未来的音乐提升、音乐创作及音乐表演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结 语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思想强调“寻根”“求真”“顺势”三方面内涵,成为当代“文化自信”统领下的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构成了文化自觉对于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我们也应看到,当前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着教育主题同质化、教育内容浅显化、教育方式僵硬化等问题。教师一定要立足本地,深挖区域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内容,并结合“寻根”“求真”“顺势”三方面的要求,构建科学的音乐教学方案,以目标为导向,采用趣味性音乐教学方法,进而推动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的持续发展,实现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智萍.音乐的文化阐释:中国民族音乐特征及人文色彩[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陈晨.关于文化自信视阈下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黄河之声,2020(8):106-107.

[3]郭莉.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教育教学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2):136-137.

(曲明明: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