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安院校是培养治安力量的重要阵地,治安管理专业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治安人才的重任。在全警实战大练兵背景下,一定要着力提升公安院校教师实战教学能力。文章针对治安管理围绕“模拟派出所”实训教学中存在的硬件、教官、课程体系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在校局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下建立驻校教官制、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师实践锻炼、完善实验实训设施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能使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治安管理 模拟派出所 实训教学


治安管理专业是设置在公安院校专科层次的公安专业,重在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治安人才,其中各项治安管理事务能力的培养是重点。能力的培养是理论知识的直接体现,其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及训练展现出来。实训教学扎实有效开展,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执法意识及执法习惯,进而在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保障行业的安全,群众的安全,社会的安全。但公安院校的公安教育属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课堂教授也以教师为主,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动手实操。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学生毕业后眼高手低,无法很快地投入到专业对口的实际工作中去。公安部印发《关于2019年至2022年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的指导意见》,部署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在强调公安队伍要加强实战的同时,也为公安院校培养预备警力指明了方向。公安院校与公安部门的校局合作有效地解决了“实训”不能很好地贴近“实务”及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为实现校局合作育人打下了基础。

治安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

1.实训教学围绕模拟派出所展开

治安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是围绕模拟派出所展开的,模拟派出所指的是在学校建造一个与公安派出所具有一样外观标识、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等能满足治安管理专业学生从事户籍管理、人口管理、情报信息收集、案件查处、治安调解、盘查、继续盘问等的实训场所。学校可以依托模拟派出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办事能力,增强学生热情服务人民的觉悟及文明执法的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执法水平,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警察职业的责任感。学校模拟派出所内可用的实验室:可容纳60余人的多媒体指挥室、户政大厅、调解室、物证室、档案室、询问室、讯问室、辨认室等。但因场地的限制,进行实训时,不能保障全部学生都能有效地使用到相应的实验室。因为学校采取的是大班或自然班授课,一个自然班有50名学生,模拟派出所里一下子融入50名学生同时使用同一类型的实验室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仪器进行实训的,教师会将学生集中在多媒体指挥室,然后分组进入实验室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实训;不需要仪器进行实训的科目,教师会将学生分散到没有仪器的实验室里进行情景模拟实训。

2.模拟派出所实训教学内容

(1)情景模拟实训

情景模拟实训是指在假定情况下的角色扮演训练。因校局合作的缘故,学院治安管理专业实训课会邀请实务部门的民警与在校专业教师一同上课,即“双师”授课。先由专业教师对理论知识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再对事先分好组的学生布置一些实训任务,实战教官对学生实训再进行指导及点评。如治安纠纷调解模拟实训:专业教师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等相关规定设计案情,由学生扮演警察、冲突当事人及围观群众,要求学生通过对纠纷的判断(是否属于治安纠纷、是否适宜调解处理等),然后运用恰当的语言(是否文明、是否符合当事人身份特征等),选择恰当的处理方式(热处理法、联合调解法、换位思考法、说案引导法等)解决纠纷(调解或行政处罚、调解处理、是否签订调解协议等)。各小组的学生自行分配角色,按小组顺序进行演示,其他小组观摩,实战教官进行点评并对错误进行规范性指导。以此形象化、立体化地展现“三懂四会”。

(2)业务模拟实训

治安管理专业最常用的业务模拟实训是户口管理、巡逻盘查勤务、治安案件查处。学院可以通过业务模拟实训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户口管理工作:学院模拟派出所因为硬件的缺失,目前不能进行办理户口管理业务的模拟。户口的办理、迁入、迁出等都只能停留在教师发放相关表格学生进行填写的阶段;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也暂时停留在教师演示阶段。巡逻盘查勤务工作模拟:巡逻的实训点是整个校园,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把握,布控不同的巡逻警力;盘查是在巡逻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盘查的技巧、检查人的站位、检查物品的顺序。盘查实训,会邀请实务部门经验丰富的巡警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并通过实战教官的实战案例讲解使学生提高警惕,正确认识巡逻盘查工作,懂得盘查的危险性,从而更加刻苦地练习动作,进而领会盘查要领。治安案件查处模拟:教师扮演报警人,给出案情,学生扮演民警接警,着手案件的处理。案件的管辖、受理、立案、调查取证、裁决、结案等环节都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案卷。每个小组的案卷由邀请到的公安实务部门民警进行点评和纠错。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对错误较多处进行详细讲解。这样做既可以锻炼小组成员的沟通协作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治安管理专业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1.治安管理专业实训缺乏完整的体系设计

治安管理专业的实训内容散落在各门专业课程中。一门专业课分为理论与实训两部分,专业教师进行理论讲授,实训部分则分为三种模式进行:第一种,在校专业教师进行实训;第二种,邀请实务部门的民警与专业教师“双师授课”;第三种,聘请民警单独承担实训课的教学任务。不论授课模式如何变化,实训都是碎片化的,学校并没有单独开设一门课程将学生所学实训内容体系化地串联起来。只是在校局合作下发展各个地方派出所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将学生的实训寄希望于各实习基地,忽略了高等教育专业课程实训的体系化及完整性。通过对全国公安院校的调研,目前有三所设置了毕业综合实训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毕业综合实训课程“公安执法综合实训”共计2学分36学时,属于公安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安基础课程,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湖北警官学院的毕业综合实训课程“公安综合模拟实训”共计2学分26课时,开设在第七学期;浙江警察学校的“毕业综合训练”共计1学分16学时,开设在第八学期。

2.教师缺乏实战经验

学校要求治安管理专业教师每三年须到基层公安机关锻炼实践六个月以上。虽然任课教师都有到公安派出所实践锻炼的经历,但是由于实践锻炼多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且时间较短,不能全面而深入地学习公安实务部门业务知识,所以在教授学生实训内容时不够与时俱进。加之治安管理专业年轻教师居多,且课程任务繁重,科研压力较大,再加上家庭负担沉重,不能兼顾好工作、科研、实务等,故造成他们缺乏实战经验。公安院校的教师晋升体制和地方普通高校一样,需要科研成果,而科研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和研究;同时,要求专业教师下基层实践锻炼,成为懂实践的专家的过程中,忽略了课堂教授的重要性。课堂教授好,没有相应的鼓励及激励机制,课堂教授不好,也不影响教师职称评定,这一现象的存在造成很多公安院校的教师无心课堂和专心科研。通过对学院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很希望通过实训教学这一环节接触到实战部门的行家里手,调查问卷中有85.04%的学生认为实训教学教师应当是校外聘请的实战民警。希望从他们身上学习实用的专业技能,而且实战部门的行家里手还可以在实训课上对自己的实训动作加以指导。

3.学生实训动力不足

学生参与实训教学的主动性不高,驱动力不够。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是因为部分专业课的实训时间设置在临近毕业,此时学生正忙于招警考试、专升本考试、公务员考试等,他们最关心的是就业。虽然他们也对专业课中的实训感兴趣,但是招警考试根本不涉及对实训的考核,所以就造成学生参与实训的主动性不高。国内本科类公安院校治安专业的毕业综合实训课程设置在第七学期或第八学期,此时学生忙于准备招警考试和研究生考试,由于考试而无心上实训课,虽然课程的设置初衷和内容是好的,但是和考试冲突,难免会出现应付的现象。

4.实训教学资源保障不到位

实训教学资源不到位体现在实训场地与设备不齐全、实务专家时间和人员不固定、实训资金审批繁琐三个方面。首先,治安管理专业的实训场地主要是模拟派出所,但是模拟派出所里面的设备不齐全,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如户口办理业务,模拟派出所内没有相应的机器,也没有相应的网络系统,学生不能完整体验如何为群众办理户口。还有如何安检,如何处理危爆品,等等,而且学院目前没有相应的实训室。其次,实训课程所需的实务部门民警因为实务部门工作繁忙在时间上不能满足学院的教学所需,教师常常要通过私人关系寻找实战民警并预约时间。最后,实训教学如要资金需要提前申请且要层层报批,专业课教师课程任务繁重,如果再耗时奔波于资金手续就更疲惫不堪了。

校局合作下治安管理专业实训应对问题的路径

1.开展实训教学研究

公安院校是预备警力培养的主阵地,公安院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实现教学服务实战,实战支撑教学的总目标的。公安院校要坚持服务公安、面向实战,努力培养更多符合公安实战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警务实战有所呼,公安院校有所应。公安院校应积极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公安专业学生综合实务能力,研究公安专业实训教学模式。在知识大爆发的时代,慕课、公开课等学习资源可以共享,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和速度在不断拓宽和加快,传统的教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职业技能的习得,需要实战民警充当行业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训,在动手实践中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学生成为上岗能战、战而能胜的实用型复合人才。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为例,公安部门与专业教师定期开展座谈会,研究实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途径;公安部门推选优秀实战教官与专业教师进行“双师授课”,以模拟派出所为依托开展情景模拟实训和业务模拟实训,满足学生实训的不同心理预期,提升治安管理专业实训的有效开展。专业教师从“教”上多努力,以教研室为单位,多次修订课程实训大纲,定期进行实训课的教学比赛;以教学团队为单位不断探讨互相观摩,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

2.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校局合作大背景下,实务的工作重点及对警察素质的要求在不断地变革和调整,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在实训教学上要适时进行调整。为改变实训教学碎片化散落在各专业课程中、专业教师针对一门课程既主导理论教授又实施实训的现状。有必要设置一门课程将在校所有的实训项目串联起来以实现实训体系化,保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全面性。所以,对实训教学进行体系化的调整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治安管理专业为例,将公安专业核心课程提前一个学期,会有充足的时间保障散落在专业核心课中的实训有效开展;同时效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增设一门新的体系化实训课程——毕业综合实训,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实训内容进行系统性梳理和实践;任课教师由校内治安系部中的警体部教师、实战民警组成。但综合实训课的设置时间应避开招警考试和学历提升考试,以确保学生能专心实训并有所收获。因此,将治安专业课程的所有实训部分系统化串联,一方面是对整个学历教育阶段实训课程的复习,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向警察身份转变的有力衔接。

3.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实战能力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实战能力决定着人才培养的优劣。治安管理专业作为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公安专业的龙头专业,教师经常性实践锻炼及对教学的反思,能够进一步保障他们对自己专业知识及专业方向的把握。如果专业教师缺乏公安实战经验将制约实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校局合作为专业师资队伍的实战能力提升提供了良好契机,专业教师应积极进入到公安实战工作中轮岗,在不同的公安岗位上跟随优秀民警学习,教师跟随民警参与实战部门的具体工作及发掘实战中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慧眼”观察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还能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的提升则会再反哺推动自己的实训教学,如此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学院可以实施一些激励机制,对课堂教授理论与联系实际紧密的、授课能力突出的教师给予肯定,以促使教师将自己在实务部门实践所获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成果,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形成以学促教、以实践促实践的良性循环,而非单纯以实践促科研。

4.加强校局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力度

公安部着眼于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立足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印发了《关于2019年至2022年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的指导意见》,部署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3年的全警实战大练兵。公安院校应以此为契机,通过校局合作加强人才交流,实现专业教师与优秀实战教官的互换,达成“双向互派”计划,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而且利于其实战指导理论的提升;通过校校合作加强公安专业课程实训的经验交流,实现全国公安院校间的传帮带、结对子、优势互补、互相激励、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中心,将尖端的技术和高品质的警务器具提前应用于实训室,通过学生的使用情况、反馈情况,更新改进或推广技术级警务器具。这不仅实现了“警教融合”,还促进了治安管理专业的发展,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实战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4.

[2](英)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

[3]鲁冰川.公安院校“公安执法实训课程”设计研究——以公安大学基础实训课程为例[D].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3):30.

[4]谬金祥.公安院校《110接处警》课程实训理念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5(24):90.

[5]陈建华.公安本科院校应培养综合应用型警察[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1):197.

[6]安契.现代学徒制下公安专业实训教学研究[J].法制与社会(下),2020(5):198.

(安契: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治安系)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