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区域产业链发展,高校根据自身状况整合各学科专业办学资源,建设彼此结合与支持的专业群,以群力量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高校突出办学特色的关键。为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的优秀复合型人才,许多高校石油化工专业群积极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着手构建了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基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创新改革,建设现代学徒制教学方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实施跨国境、跨校企、跨院校、跨专业、跨理实的培养战略,以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据此,本文主要针对石油化工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石油化工 专业群 复合型 人才培养

课题: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双高计划”专项研究项目“石油化工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0SGB03)。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建设重化工业集中区。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始终承担着培养化工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专业办学定位、专业建设水平和专业办学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水平与最终质量。当前,面对石油化工产业链的发展所提出的复合型人才刚性需求,高校在专业群建设中也在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各专业实际力量,以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与水平。

石油化工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为进一步适应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的相关需求,本文以当前高校石油化工专业忽略复合工艺教学、技能实践训练不完善、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企业复合型人才需求等问题为出发点,适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跨界培养与现代学徒制等相关理论作为指导,面向石油化工专业群,设计了跨国境、跨校企、跨院校、跨专业、跨理实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特性可大体概括为“宽基础、多技能、高素质”。其中,“宽基础”即具备两项甚至更多专业理论与技能,丰富且扎实的专业基础有助于融会贯通多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整合多能力;“多技能”即具备跨专业交叉与融合技能,多专业技能融合与整合发挥效用,是复合型人才的关键标准;“高素质”即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工作态度。

石油化工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

1.跨专业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按照“行业背景相近、技能领域相关、专业基础相通、双师队伍共建、实践基地共享”的建群原则,以生产设备操作岗位和产品分析检测岗位为主,兼顾生产质量管理、产品设备维修以及化妆品配方设计、化妆品营销与管理等岗位,形成以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为核心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和化妆品技术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全面落实跨专业建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基于既有培养目标的实现,着力发展专业核心知识技能,培养学生专项复合应用能力,以推动学生职业化长远发展。

一般情况下,毕业生初次就业大体集中于生产线上操作、产品检测、设备维修等岗位,而未来发展岗位通常有化工产品研发、生产加工管理、质量检测等。据此,我们就石油化工专业群所针对的岗位群,详细分析并汇总了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整理了相应知识、能力、素质的相关要求,归纳总结了专业教学内容,引进科学工艺流程与技术标准等相关课程内容,由此设置了石油化工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具体如图2所示。在此基础上,交叉融合各专业之间的课程,以生成集成了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图2 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

2.跨理实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高校需针对学生个体进行专业知识、技能、能力培养,所以应在构建科学完善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引进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基于实践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方式方法,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以理实一体化、虚拟仿真、创新创业实践等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保障教育教学效率与质量。

理实一体化:建设石油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示范性实训基地,即石油化工实训中心,并进行实训区域划分,具体为化学实验、化工检测、化工操作、化工自动化、化工实训、化工仿真等,有效发挥实训中心的作用,开展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灵活应用信息化与任务驱动等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从而帮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虚拟仿真:就专业特性,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石油化工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以利于开展石油化工生产虚拟仿真教学工作。在此基础上,针对操作性较强、工艺要求较高且安全性要求高的课程内容,如聚丙烯生产等,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进智能化模拟工厂,积累丰富而典型的案例,以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石油化工工艺运行、操作、控制等。同时,可建立化工VR体验实训室,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虚拟化企业与虚拟化生产,以丰富优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创新创业实践: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贯彻创新创业意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必修课程,以及社团活动与创业实训等选修课程,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思维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以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与能力。基于学生社团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载体,从而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鼓励学生自主研发与创造,主动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同时给予获奖学生一定的学分奖励。

3.跨校企实施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

以校企合作育人为导向,创新优化产教融合,建立现代学徒制下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以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构建现代学徒制班与订单培养班,突破专业局限性,选择表现优秀的学生,统筹安排教学硬件与软件资源,以工学结合的教学形式打造现代学徒制教学氛围。同时,可与大规模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与推广,根据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基于人才发展规律与工作岗位需求,选择双选组班、合作育人、择岗就业的培养路径,将职业能力与素养培养作为主线,建立“223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223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人才,以教师与师傅双导师育人,学生、学徒、准员工不同身份对接,理实一体、跟岗锻炼、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相融合,从而培养石油化工专业复合型人才。

学生在不同学年的培养重点不同。大一,在院校以专业文化课程内容学习为主;大二,以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形成以现代学徒制为主的班级,校企合作设计教学计划,共同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帮助学生直接吸收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大三,岗位轮训,通过企业师傅引导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并参与顶岗实习与毕业答辩。

4.跨院校、跨校企、跨国境联合打造师资队伍

以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为导向,安排教师跨院校接受继续教育,参加交流学习,或者进入企业岗位进行实践训练,或者安排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以此打造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贯彻落实分层培养计划,精细化培养师资队伍成员。以院校合作、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元化方式,面向师资队伍成员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并在教师培训中融入职业道德素养与信息技术等相关内容,通过集中化脱产学习与网络自主研修有机结合的方式,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升教师专业知识与实践教学能力。

以企业与院校为载体,着重培养骨干教师、专业引导者、名师专家;基于校内职教名师工作室,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名师队伍,加强领导力,以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并以教改项目、研发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培养骨干教师,打造双师型教师,以实现教学水平与职业素养良好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

同时,还可与国外高校、教育机构签订良性合作协议,加强项目友好合作。并安排骨干教师到发达国家参加专业培训与研修,或者国际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培训,以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持续性的跨国境师资培训交流,在石油化工专业群建设中持续融入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从而有效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5.跨院校、跨国境开展交流学习

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组织学生开展跨院校、跨国境的交流学习,参加院校间和国外的专业学习、实习、见习,聘请专家面向学生举办专题培训,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从而为社会提供复合型化工专业人才。

此外,可与省内其他院校建立长期良性合作关系,面向工业分析检验、化工生产、精细有机合成等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组成技能协作训练小组,构建师生互助合作的交流平台,在竞赛前或不定期安排院校间的技术交流、技能对抗友谊赛等相关活动,联合进行培养以实现双赢。可以参照《悉尼协议》的范式,开设衔接国际标准的专业课程,引入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培养机制。

同时,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院校、企业树立良性互动合作关系,输出并吸收优秀人才、先进技术。深入探究学分互认模式,安排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学生与其他院校交流学习,或者组织学生留学参访国外文化,以构成常态化的交流学习体系。

参考文献:

[1]吴秀玲.高职“石油化工专业群”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五跨”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2):65-70.

[2]何小荣.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石油化工类专业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11):284-285.

[3]刘琦,李善吉,梁国华.石油化工专业群顶岗实习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2):117-118.

[4]谢晓兰,林丽芹,谢秀利,等.立足区域产业发展的绿色石油化工产业技术人才培养专业群的构建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39):181-184.

[5]王爱荣,石海信,梁金禄.基于产业链的石油化工专业群的建设与实践[J].高教论坛,2020(2):46-50.

(侯党社、孙艳萍、张娟、于雪、高茜: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化工学院)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