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工作原因,笔者与中小学教师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深入学校听很多老师在说课或介绍备课、上课的基本做法时,发现不少教师都会把“挖掘教材”或“吃透教材”作为一条经典经验。这不禁让笔者想到数十年前刚入职某成人高校时,学校为了让我们这些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能够胜任教学工作,便专门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指导。当时,经一位从中学调来的贾老师指导后,笔者就将“吃透两头——吃透学生、吃透教材”作为“座右铭”刻在了脑海里。


“吃透教材”作为过往教师传承的教学经验,在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道理,教学中“挖掘教材、吃透教材”似乎没什么错,但笔者以为,在已经进行并不断深化了20多年的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如果还仅停留在“挖掘教材、吃透教材”,远不能适应甚至很不符合基于“双减”背景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要求的课程教学样态。换句话说,今天要落实“双减”,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挖掘”与“吃透”的话,其实至少应同时做到“挖掘”或“吃透”三本“书”——课程标准、教师用书、学生用书,而不仅仅是教材。否则,“双减”很难减下来。

挖掘吃透“课程标准” 守住课程教学方向

在中小学,不管是什么课程,教师都应该清楚,“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对任何一门课程来说,不管是对该门课程教师“教”得正确与否,还是对学生在老师的“教”下学得到位与否,抑或是通过教研部门对老师“教”和学生“学”的“导”或“评”的效果等,“课程标准”都是最权威的依据,老师在教学中如果偏离“课程标准”要求,必然会偏离国家对课程教学要求的基本方向,即违背了国家课程改革要求的通过课程教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大方向。

今天,学校在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尽管说的是“减少作业量”,但笔者以为,如果老师们能够首先做到挖掘吃透“课程标准”,并按照标准进行“不超标”教学,学生作业自然就不会“超标”。否则,离开“课程标准”谈教学,老师们不管是备课、讲课、说课,还是评课等,都很容易滑入20年前课程改革时早就要求改变的“知识本位”的老路,不自觉地去“挖掘教材”了,全然不顾“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段目标、跨学段目标、具体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将本不属于具体课时目标中的教学内容无限加多、加深、加厚,导致出现教学“串门”或“超前”现象,违背了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与认知规律。

以小学语文课程关于“写”的教学要求为例,为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标准”从入学一年级的新生的心智特征出发,将“写”的要求在小学三个学段分别作了“写话”“习作”和“作文”的维度区分,即在学生的幼小衔接期,老师不能把“写话”当作“作文”去要求,因为“写话”的要求非常低,课后作业当然就不能要求学生写出什么“高大上”的“作文”了。还有,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总喜欢在“挖掘教材”时,把“学科知识”讲得很深、很多,把“课程标准”里很多地方要求的“理解课文大意内容”操作成“深挖课文精深知识”,不给学生留“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

笔者在多次实际调研中发现,很多老师很少重视“课程标准”中对教师“教学建议”的“挖掘”与研读,岂不知“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正是教师守住教学“方向盘”、“听诊器”和“路线图”最核心的依据,因为这些建议是体现国家教育意志对教师课程教学大方向的核心要求,是国家课程育人最权威的表达。试想,老师们若离开“课程标准”阐述得非常详细、明确的“教学建议”,一味追求这个模式那个高效的教学“创新”,岂不是本末倒置的功利之举吗?

教师须知,“课程标准”虽然与教材和教师用书相比,是字数最少的一本书,但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却最大,并关联着教育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层教育主体,万万马虎不得。

正因为如此,在国家深化新时代普通高中与义务教育改革的权威文件中,均明确指出今后的中考和高考,都特别强调要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因此,对教育教学一线的广大老师来说,回归“课程标准”已成当务之急,老师们要树立强烈的“无标不备课,无标不讲课,无标不听课,无标不评课”意识,深挖“课程标准”内涵,把握好正确的课程教学方向。

挖掘吃透“教师用书” 守住课程教学底线

在与很多中小学教师交流时,笔者还发现不少人总是将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最权威最顶级的课程教学专家们编写的“教师用书”称为“教参”(教学参考),这实在是大错特错的叫法。因为这种叫法会使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把“教师教学用书”变成“教师教学参考书”,于是,便出现了大量教师教学中对“用书”弃之不用,最多只是能参考就参考,不能参考就不参考。因此,现实中有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对这本书干脆弃之不用。

对此,笔者以为,教师只要静心想想,就会很清楚,既然是“教师用书”,那肯定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用而且必须用好的一本书。进一步说,教师只要将“教师用书”摆在自己面前便会明白,与“课程标准”和“课本”(教材)相比,这本书是最厚的。“教师用书”是在教师素养、素质、能力、水平等都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国家组织全国大批中小学所有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顶级专家学者,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用书”(课本)制定的,既是为教师守住“课程标准”方向底线的要求,也是为教师守住学生课程学习边缘的要求。

换句话说,“教师用书”是国家为教师编写的与“学生用书”(课本)匹配且比学生用书厚好几倍的“教学神针”,这本书的每一课内容,从“教材解析”“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资源”,到最后的“教学设计举例”,把教师在讲课时所需的基本元素都呈现出来,内容详细、要求具体、操作容易,可以说是国家为教师在教学时给学生送上“一碗水”前,精心准备的守住课堂教学质量底线的“一桶水”。“教师用书”这桶“水”,不仅“量大”,而且“营养丰富”,对教师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都作出了最大化、最优化的考虑。

试想,如果教师不顾“教师用书”这一桶教学营养丰富的“水”,反而自己去漫无目标地“掘井挖水”或“提桶找水”,岂不是费力又无果吗?

说到这里,笔者想到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某小学语文老师在讲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文时,当讲到周恩来十二岁随伯父到东北奉天上学“来到被外国人占领的地方……街道上热闹非凡,来往的大多是外国人”这个情景的历史背景时,这位老师竟张冠李戴成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占领东北所发生的事情,且不说这位老师历史知识匮乏,显然没有将“教师用书”里“教学建议”讲得明明白白的“顺着学生的疑惑和兴趣……根据学情,教师可以提示借助关键词通过网络搜索的方法,还可以提供相关学习网站和书籍”的建议当一回事,所以出现了自以为是、乱讲一通的尴尬。

试想,如果这位老师“借助关键词通过网络搜索的方法”查清楚历史事实,或者为学生“提供相关学习网站和书籍”,让学生自己去“自主探究”,就一定不会出现这种常识性的错误。

因此,教师千万不能再把“教师用书”当作“教学参考书”对待了,一定要挖掘吃透这本书,坚决守住课程教学底线。

挖掘吃透“学生用书” 守住课程教学边界

“学生用书”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课本”或“教材”。早在20余年前,教师紧扣“教学大纲”(不是现在的“课程标准”),都很重视“吃透教材、挖掘教材”。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虽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教师摒弃单一的学科知识传授的倾向,但是由于这轮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将素质教育在课程实施中得以体现,其规模之大、难度之高、影响之深远皆前所未有,需要教师改变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包括数十年来几乎被老师们奉若“法宝”的“挖掘教材”。

“挖掘教材”作为教师重要的教学经验传承并没有错,即使今天同样需要“挖掘教材”。但是,笔者同样认为,在当今课程改革已经从“知识本位”的课堂教学,深化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一方面,只靠传统的“挖掘教材”理念已经远远无法实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育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如果把“挖掘教材”仅看作“挖掘课文”,则有可能陷入“经验误区”。笔者以为,作为“学生用书”的课本或教材,是国家组织课程教学顶级专家为学生编写的学习用书,如果教师要“挖掘”,至少要有两大意识:

一是应该高度重视课本中呈现在纸面上的所有信息元素,因为“学生用书”编写者的每一个意图和思想,都是通过书中的每一个信息符号传递出来的,老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只是关注、死抠、挖掘、吃透课文去一味地“教教材”,还应该对与课文相关的插图、提示语、特殊字体字号的用意等,结合“教师用书”专家的解构与分析,准确指导、教会学生完全消化“学生用书”(课本)的所有学习要求,特别是要按照“课程标准”与“教师用书”要求,教给学生思考和动手动脑实践的意识与能力。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今天的课本与过去的课本在内容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注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在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同时,不断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极大的整合、融合与跨界特征。

因此,教师“挖掘教材”,不仅仅要挖课程的学科知识,还要挖掘与学科知识关联的其他多学科知识,更要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融合与整合,并且一定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师用书”提供的基础,在挖掘时尽量做到“左右逢源”“左顾右盼”,不一定要挖多深,但一定要挖宽,使得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得以提高。

“三书同挖” 稳立“双减”育人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牢牢地抓住“课程标准”“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课本)这“三本书”,不同时在挖掘“三本书”上下功夫,而只说“挖掘教材”,就必然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笔者经常找机会到城乡中小学深入课堂听、观、议教师的课堂授课,发现不少教师没有深入思考并领会教学中的课程标准、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课本)“三本书”之间的关系及如何综合运用的问题。当然,作为优秀教师或教学名师,仅靠挖掘这“三本书”肯定远远不够,但作为多数普通教师,特别是新入职教师来说,只有在教学中同时挖掘“三本书”,才能守住课程教学中学生需学习的基本边缘。

故此,笔者呼吁,在“双减”大背景下,广大中小学教师一定要做到挖标(课程标准)准备课、挖书(教师用书)设计课、挖本(课本)讲好课,“三本书”立体使用,同时吃透挖透,融会贯通,稳稳地立于神圣的教坛之上,为党育才,为国育人。

(作者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陕西教育》特聘栏目主持人)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