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非通用语专业迅速发展,着力培养国家急需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人才。课程思政是新文科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鉴于此,对非通用语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需从“校、师、生”三个层面入手,构建“学校统筹管理+教师主导实施+学生学习实践”的多元化非通用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路径,使非通用语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行,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非通用语专业人才。

[关键词]新文科 非通用语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课题: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文科背景下南亚语种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SGH21Y0111)。


课程思政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构建高水平人才教育与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学界就课程思政的内涵已基本达成共识,认为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将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认识、政治观念以内隐的方式融入教学过程,培养国家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人才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力求完善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育人。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逐步推进使我国对外交往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加强,非通用语专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展现出“专业覆盖面不断扩大、专业点持续增加”的态势。因此,正确认识非通用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探索其可行性路径已成为非通用语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与落实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非通用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构建非通用语专业“大思政”格局的有力途径

长期以来,在非通用语专业教学中“教书”与“育人”似乎并无必然联系。“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非通用语因现阶段的稀缺而得到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视为重点,使得非通用语专业的“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而大学生的德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单凭数门思政课程是远远不够的。非通用语专业学习具备“零起点”“难度大”等客观特点,专业课程占总课时比极高;但思政课与之相比占比较低,且存在“持续性不强”的问题。具体来看,“思修”“马原”等思政课程多设置在大学的前四个学期,即大三起思政课全部结束。大三通常是非通用语学生课时量最多的学年,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还会将学生派至国外交流学习。大四又是学生升学、就业与实习的转折点。毫无疑问,学生会在这两年中学习或体验大量的对象国文化,初步接触社会,是学生“三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思政教育缺失易在学生进入社会前带来育人的“衔接漏洞”,不利于学生德育培养。

“课程思政”的提出能够较好地解决以上“衔接”问题。对非通用语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打破思政课在非通用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孤军奋战”的现状,通过明确所有专业课程的思政职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专业教师可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教书”和“育人”有机联系在一起,通过“教书”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达到“育人”目的。如此一来,思政课程在非通用语专业大三后的教育教学中虽然“销声”,但思政教育“不匿迹”,有效地解决了“衔接”问题。

2.培养合格非通用语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非通用语推动我国对外交流的作用日渐凸显。作为在全球范围内推进与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力量”,非通用语学生在当今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承担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的重大历史使命,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我国对外交流的“大使”。

“零起点”的非通用语学生将在大学面临高强度的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大量专业学习虽有助于学生了解对象国文化,但无论是语言还是人文知识,其背后隐藏的都是根深蒂固的国外价值观与文化内涵。如果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都对“育人”避而不提,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外来文化全盘接受甚至盲目跟风,严重的还会使他们的“三观”受到冲击。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海外逐步推进,相当比例的非通用语毕业生都会出国投身各类项目建设。项目的推进必定会涉及当地不同政治团体与宗教派别利益,甚至会引发“不同声音”。因此,非通用语毕业生仅仅掌握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专业教学中急需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现“全程育人”,促使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文化自信,使其成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非通用语人才。

非通用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1.学校统筹管理

高校应做好课程思政统筹规划工作。由学校党委牵头,明确学校、学院、专业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定位与责任;着力进行课程建设,根据《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构建包括非通用语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课等公共基础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引导教师对各类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打破思政课单一育人的现状,实现全课程育人的目标。

(1)建立课程思政监督管理制度。高校的专业课程虽在教务部门统一要求下进行,但非通用语专业具备一定特殊性:除个别规模较大的语种外,各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有限,加之“语种有别”,无论是课程目标还是教学内容,多是本专业教师甚至是授课教师一人“拍板”决定,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高校应统筹确立各门课程的育人目标,对课程的组织筹备进行监督,明确课程内容的预审制度,构建符合课程思政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由党委领导、教学督导、专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包括即时评价、阶段评价、成果评价在内的评价制度并建立高效的反馈机制,在评教基础上推动课程质量的提升与改进,督促师生共同反思教学成果,切实把好课程质量关,保障教学效果。

(2)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内在驱动力,也是关乎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高校应探索具有可行性的激励制度,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进修评优中明确对课程思政的要求与倾斜政策,以有效激励非通用语教师积极主动求变。同时,协调职能部门对专业教师进行必要的课程思政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要在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教材立项中设立非通用语专业课程思政专项项目,并鼓励非通用语教师申报。

(3)积极完善课程思政平台建设。高校要统筹搭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共享的育人交流平台,使各类教师找准定位,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引导加强校内外第二课堂建设,将其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统筹健全“课外实践+校外实训”的合理实践方案,除在校园内开展思政专业比赛与志愿活动外,高校还应牵头,主动和国家政法机关、文化外宣等与爱国主义教育密切关联的单位合作,建立校外社会实践实训基地,拓展更多的实践教学渠道,做到“育人无处不在”。

2.教师主导实施

(1)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是前提。长久以来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重任一直落在思政教师与学生工作团队身上,专业课教师长期“免责”,以至于出现了专业课“育人”功能不强的问题。非通用语教师在“零起点”学习的专业中与学生朝夕相处,是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践行者。近年来,中国非通用语专业虽实现了迅速发展,但仍面临人才短缺、复合型人才培养乏力等困境。在此背景下,非通用语教师多注重课程的专业属性,将工作重心放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上,尤其强调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这必然会导致专业课程中价值塑造的缺失。鉴于此,非通用语教师亟待改变“思政教育不关己”的认知,应端正育人理念并不断提高德育能力,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引领学生思想,使其拥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追求。

(2)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是核心。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直观呈现,在非通用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非通用语专业教材体系不全、内容陈旧等问题凸显,部分稀缺语种甚至因教材缺失而被迫选用国外原版教材。专业教师作为曾经的学习者系统学习过对象国文化,但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时,未必能敏锐地发现原版教材中与我国主流价值观的相悖之处,有时甚至会出现因教材内容失察而造成教学内容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情况,故教师需对教学资料进行严格预审。对此,将专业与课程思政结合,编写出符合我国国情与时代要求的非通用语教材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教师遵循学习需求重构教学内容。“课程思政”的内涵大致包括优秀文化和时代精神。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在“文明互鉴”的大背景下需要“知彼”,即学习国外优秀文化。从教材上看,国内非通用语教材多为中国学者在国外文章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内容多是外国文化。长期学习相关篇章会使学生在交流中对外国文化“侃侃而谈”,而对本国文化的发展情况“一知半解”且“所知难译”。因此,让学生做到“知彼且知己”成为了当务之急,相关教师及学者在教材编写时应以“兼顾中外优秀文化”为原则,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引导学生先“知己”再“知彼”,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品质。

第二,教师结合语种特色开展课程思政。我国非通用语专业涉及语种众多,考虑到不同语种发展水平千差万别且各具特点的情况,笔者建议以专业“分类施策、自主实施”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总的来讲,我国非通用语专业归属亚非、印度与欧洲语言文学3个二级学科,可按区域分类,在考虑我国对于对象国的认知及其对华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实施策略。如相近语种可共享培养方向课程,课程在覆盖区域内国家情况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与华交流上,如选取国家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语言技能课程则按语种分别确定,教学材料尤其是中高年级素材可以选择对象国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接受,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回应,或对我国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的正面报道等内容,用鲜活的案例增强学生的共情感,实现在专业学习中育人的目的。

(3)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关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非通用语专业面临师资短缺的问题,师资队伍亟待发展。经过数年努力,国内非通用语师资队伍总体已见雏形,但仍面临队伍年轻化、学历不高、职称偏低等发展困境。多数非通用语教师的教学方法略显滞后,他们的教学大多采用讲授法,课程教学限于传授专业知识,甚至只是以“念一句,学一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如果牙牙学语式的学习还能应付语言技能课中的思政元素,那么生搬硬套地在专业知识课程中灌入育人内容不仅效果甚微,还极易引起学生反感。笔者认为应“因课制宜”,综合考虑非通用语专业发展情况,如教师教学风格、学生学习情况、课程类别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安排等多方面因素,合理确定不同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例如,在语言技能课程中使用“产出导向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方法,在培养方向课中使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混合式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内容尽可能地“打碎”融入专业课教学。同时,教师还要探索将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思政实施过程,增强课程的说服力与趣味性。总之,教学方法应“由灌输说教向隐性渗透的方法转型”,做到“成体系融入,避免碎片化嵌入”。

3.学生学习实践

对非通用语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在于将价值引领融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三观”,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具备坚定理想信念的非通用语人才。非通用语学生作为我国对外交流的“未来大使”,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理解所学专业与将要从事行业的特殊性,认识到自身背负的国家期望与时代使命,自觉提升思想觉悟。

(1)主动学习,夯实成效。非通用语的“零起点”学习使教师面临教学内容繁多、时间紧张等客观情况,有时会导致课程思政内容不够系统、全面。故学生应主动利用课余时间,以教学涉及内容为切入点,“由点切入,连点成线,形成全面”,继续挖掘、提炼课程思政相关内容,系统学习课程思政相关知识,通过主动学习探究其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同时,要对比中外文化差异,不断提升认知,拓展思辨能力,在培养自身科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夯实学习成效。

(2)积极实践,反思收获。第二课堂是非通用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目前,高校育人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普遍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被动参与情况突出等现象。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因活动育人化明显、组织形式陈旧、内容枯燥、与学生专业关联性较弱,导致学生对其没有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从学校的角度上讲,应努力探索集育人性、科学性、趣味性、专业性共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课程思政相关主题的文化沙龙或非通用语角,进一步优化第二课堂的形式与内容,增强校园整体育人环境。作为学生,首先应改变态度,认识到实践活动是检验专业知识的必然路径,要由“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融入”,提升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度,在各类活动中实践所学知识,积累实操经验并反思收获,这样才能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智慧。

结 语

对非通用语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从三个层面入手,应构建“学校统筹管理+教师主导实施+学生学习实践”的多元教学实践路径,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显隐”结合育人,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非通用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田鸿芬,付洪.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教育与人才,2018(4):99-103.

[2]岳曼曼,刘正光.混合式教学契合外语课程思政:理念与路径[J].外语教学,2020(6):15-19.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李宝龙: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