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背景下的新文科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地应用互联网,极大地促进了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本文分析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大赛、科技创新创业类大赛和实地实习见习四个模块有机结合的“混合式”实践教学体系,最后提出“混合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关键词]公共管理 混合式 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延安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DJGYB19-08);延安大学继续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DJY2019-20)。


引 言

公共管理类专业在教学中一般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而高校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但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对个人的实践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要科学系统地设置模块,以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混合式”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混合式”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

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实践教学手段单一

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非常强的学科。传统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主要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然而随着新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工具、教学组织形式逐渐呈现网络化、信息化、虚拟化与共享化。公共管理类专业在教学中也引入了虚拟仿真实验,主要是模拟公共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而真实的社会环境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操作能力。

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设置过程中缺乏联动机制,各个实践教学环节是独立的,所设置的学期与课时量不够科学,实践教学内容简单,知识的系统性与应用性较为混乱,难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公共管理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若只是进行单一的实践教学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利于学生应对并解决日益复杂的公共管理类问题能力的养成。

2.专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仍是通过课堂讲授完成的,即使部分高校在校外已经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也主要是分布于政府、学校、事业与企业等单位。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涉及的学分部分:社会实践(1学分)、见习(1学分)与实习(8学分),社会实践部分主要是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进行个人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只是通过家庭关系等将印章盖于社会实践表并交至学校。见习实践环节的目的是通过此环节使学生对专业轮廓有个大致的认识,更加明晰专业应用性所在,而实际中各个学校只是将学生带至见习基地将本该7天的实践教学任务压缩至1至2天完成,见习内容简单而重复,学生普遍反映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实习教学环节的目的是检验学生4年的理论知识学习情况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而现实是学生并未真正实习,大部分学生将实习时间用在备考和找工作等上了。在整个社会实践、见习与实习环节中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并不紧密,尤其在社会实践与实习环节中几乎是零交流,学校安排的指导教师并未尽到指导学生实践的责任,学校也未很好地起到监督与管理的作用,这导致整个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

3.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不到位

大部分高校不够重视实践教学,这导致实践教学保障不到位、实践教学效果不佳,主要表现是:实践教学制度不完善,实践教学经费不足,实验室建设不及时,实践教学设备老化,实验室配置和设备不合理,实践教学经费未落到实处,实践教学设备购买前未进行教学调研,等等。此外,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知识储备不足、综合应用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未达到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要求。

“混合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混合式”是指以线下理论教学为基础,校外实训、实地社会实践、见习实习为辅助开展的实验室虚拟仿真模拟训练,线上线下有效互动,以线下理论作为基础强化线上实践训练,校内模拟训练与校外专业实践相结合。构建“混合式”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应变力和发明创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1.实地社会实践与见习实习模块

实地社会实践与见习实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等。首先,学校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联系,组织学生前往实地见习或参观学习,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性所在。其次,学生自主选择社会实践方向与内容,学校统一安排校内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指导教师可以采取线上形式定期以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所遇问题、面临的困难与思想方面的变化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最后,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实习的单位与地域,学校统一安排学生专业实习的校内指导教师,同时与学生的实习单位负责人取得联系,将实习单位、学校与学生三方面联系起来,校内指导教师可以定期在线上或线下回答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等,并注意引导学生的思想方向,使实习成为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的演练场和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试金石。

2.公共管理类案例大赛模块

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弥补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由于社会实践机会少而导致的社会经验不足等问题。目前全国性的公共管理类案例分析大赛主要有4项: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求是杯”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及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通过案例,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公共管理案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决策、融会贯通,在解析和处理具体公共事务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行政决断力、执行力、公文写作力等,加强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可度。

3.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模块

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模块主要包括科技竞赛与科研项目、大学生创业与创新项目、互联网+项目等。因此,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科技竞赛类项目,将科技竞赛类项目与学生专业学分、奖助学金评比及硕士研究生推免等按一定的公式进行换算,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各类课外科技竞赛类项目。学校还可以根据学生所参加的课外科技竞赛类项目的性质,统一安排实践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发明创造能力。学校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以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4.虚拟仿真实验模块

高校在培养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时,一定要以学生为导向,紧跟社会发展变化,使学生及时掌握公共事务处理中的各种程序,真正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落到实处。教师在讲授各种理论知识时可以将传统教室转移至虚拟仿真实验室,这样做不但可以将讲授的理论知识随时在实验室进行展示,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加立体直观地了解知识的应用性所在,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学生可以及时在虚拟仿真软件中进行操作演练,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这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公共事务问题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强化了自己的公共管理基础知识,掌握了公共管理知识原理。

“混合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1.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与见习实习、公共管理类案例分析大赛、科技创新创业竞赛与实验室虚拟仿真模拟等方面的管理与指导文件,建立长效实践指导教师培养、进修、挂职与职称评审与实践教学兑换机制,激励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和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建立健全四个模块的联动机制,根据学生知识所需的不同选择不同实践模块,这就要求高校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又要兼顾各个模块之间的衔接与互动。

2.强化教师实践指导能力

构建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应建立多元化的教师结构组织,不断丰富师资库。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应根据学生处、二级学院的要求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强化,激励教师申报各类公共管理类科研项目,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同时,为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可以引进政府、事业、企业等管理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同时聘请各行业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操作能力。

3.加强实践基地与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

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主要方式,加强学校与政府、事业与企业等的合作,不断将实践教学环境真实化,对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向、教学方式等进行创新,完善校内外监督管理体系,保障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能有序进行。高效完善的虚拟仿真实验室是“混合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尽可能地设计出满足公共管理类不同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应用性强、操作便利的仿真项目。以学生为导向,细化学生实践需求,将每个虚拟仿真项目与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行自主匹配,以有效整合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构建科学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

结 语

公共管理类专业“混合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提升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虚拟仿真实验模拟具有三维立体化、内容丰富、社会环境真实等特点,实地社会实践与见习实习、案例分析大赛和科技创新创业类竞赛具有操作性强、不确定性、风险性等特点,将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混合式”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还检验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构建“混合式”实践教学体系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樊凡,任宣仪.以实践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2018(4):28-29.

[2]张海峰.基于需求导向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以A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7(2):142-145.

[3]郑克岭,颜冰,鲍作臣.创新创业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途径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9).

[4]王克喜,宋德雪,张人龙,等.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理念设计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2).

[5]余芳,黄兰芳.公共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实习制度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6).

(马静、刘千亦、王春: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