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通明的长安大学校园

“可以回家了!”1月14日下午,这条信息瞬间引爆长安大学。

因为新冠疫情暴发,在西安的大学生被封控已超过一个月,与其他大学不同的是,处于本次西安疫情风暴眼的长安大学,受灾严重,封校最早。两万余名长安大学师生更迫切期望结束一天一核酸,日日禁足宿舍的单调。

“回家,回家过年!”消息传开,邱钰雯随着大家高举拳头,大声欢呼。

邱钰雯是长安大学汽车学院的大一新生。12月初她不慎左胫骨平台骨折,尽管刚做完手术,宿管阿姨和辅导员郑文捷老师积极协调学校社区,就把她的宿舍从五楼调至一楼,还安排同班同学霍俞霖同住以方便照顾,但这种整天坐在轮椅上的生活让她难过。而更令她沮丧的是,疫情突然暴发西安市封城,年关一天天临近,却不知道何时能够返乡。

现在好了,学校满血复活。

大家都在收拾行李,好多人急匆匆跑向浴室;志愿者一趟一趟送来学生需要的物资,老师们连夜为大家准备好“离市申请”、“离校证明”、“核酸检测呈现证明”、“返乡承诺书”等相关证明材料。

邱钰雯也拾掇好了随身物品。她驱动轮椅出了宿舍。局囿了四十多天再看校园,闪着警灯的巡逻车,喷洒消毒水的“大白”,站在冷风里执勤的保安,拿着纸张低声交谈的辅导员,领着老师各处检查的领导,眼前的景象让她意识到,防疫之战远未结束。

一辆辆绿色大巴停在树下排成长龙,车门开着,有人在给车全面打扫、消毒。这些由教育厅、交通厅、客运公司、爱心车队等机构协调调集的车辆,将把学生统一闭环送往“一场三站”。这是学子们回家的“第一步”。

看到大巴邱钰雯猛然想到,自己归还了轮椅后,该如何登上大巴又高又陡的台阶。封控以来每吃一顿饭,都是志愿者送上门来;每上一次台阶,都有同学帮她搬动轮椅;每做一回核酸,都有老师为她专门安排好时间,让她先行采集,方便她尽早回宿舍休息。一切生活用品、治病用药的采买和取用,都是同学们和志愿者接力完成的。手术后,她面临伤病复查的困难。当时做手术的红会医院在疫情期间没有办法接收来自封控区的人员就医。辅导员上报学校协调负责校外就医的老师,大家共同努力将她送至陕西省第三医院进行复查。第三医院因为只能接诊发热病人,不能进入X光拍片检查室进行检查。学校汇报给上级疫情防控部门,随后,红会医院的主治医生对她进行线上康复指导。

她连累大家太多太多,不想再添麻烦。可是,她必须拖着难以直立的左腿回贵州,与苗族布依族自治州贵定县的亲人团聚过年。

这天晚上邱钰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思来想去,她忐忑不安地给学校公布的转运组负责老师打了个电话。

令邱钰雯没想到的是,1月19日早上六点四十五分,同学们坐上了大巴驶往车站,而送她去车站的是一辆专属小轿车!

陪同她的还有一位学姐老乡,全程护送她回家!原来,转运组老师听到她的情况,毫不犹豫地协调了更加适合她的小轿车安排送站。辅导员老师和转运组老师交接信息后,于18日就做完了一切准备工作。

其实邱钰雯不知道的还有很多。为了把百万学子安全送回家乡,中央领导多次亲切关怀,指导制订方案;省委、省政府领导每天过问学生有关情况,省市区各有关方面和学校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教育厅有多名干部始终坚守岗位,彻夜斟酌方案细节。按照陕西省关于疫情防控情况下大中专学校放寒假的统一部署,为确保学生“出得了校门、上得了路、回得了家”,根据“科学评估、学生自愿、一人一策、全程追踪”的原则,长安大学两万多名学生中好多“同城”学生享受“包机”、“专车”等特殊待遇,分期分批错峰离校返乡,创造出了“长大速度”,中央电视台、《陕西日报》等媒体进行了突出报道……

1月19日7点35分,邱钰雯被长安大学安排在北客站的志愿者,用早就租借好的轮椅接力护送进站。邱钰雯和共同抗疫月余、不能再进去的老师挥手告别。八点十五分,高铁G1701次列车准点发出。邱钰雯在同乡学姐搀扶下坐上座位不久,列车乘务员把一辆轮椅折叠着又放在了她的面前。

下午五点十四分,辅导员郑文捷接到来自邱钰雯的报平安电话:“郑老师,爸爸接上我了,谢谢你们对我的特殊照顾。” 邱钰雯深情说道:“我爱长安大学!”那时,她和爸爸带着奶奶炖了好几个小时的牛肉赶往家里,香味在接她的小车里弥漫,逗引着浓浓年味的到来。

这次邱钰雯不知道的是,之所以能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就办完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出站、回家的所有手续,是因为长安大学防疫中心指挥部早早就联系了当地疫情防控部门,了解过相关返乡接收政策,做好了与当地的友好沟通。她返家只要三天两检,核酸检测没问题就可以正常自由流动了。

“陪好家人,安心养伤,好好过年!”郑文捷老师殷殷叮嘱道。邱钰雯知道,直到再次返校,郑老师将和她始终保持每日一联络。

邱钰雯回家,虽然经过近九个小时的奔波,但她一路有人相伴,步步生花,温暖如春。

责任编辑: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