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367天胜利抵达陕北,树起了抗日的大旗。全国各地青年纷纷响应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陆续涌到延安。党中央为培养抗战人才,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而且高瞻远瞩,把眼光投向培养后备人才的基础教育,于1938年7月初,决定创办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所中学——边区中学(即后来的延安中学),并任命蔡子伟同志为校长,当年9月10日举行开学典礼。

蔡子伟同志在担任边区中学第一任校长期间,将这所新型学校办成了适应形势的“国防教育的模范”,为延安中学的校史书写了辉煌的第一笔,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事业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办教育是要花钱的。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财政一向困难,学校初创时,既没有地方,又没有教师。蔡子伟带领大家一起想办法。校址选在了延安市中心的城隍庙内,这里原是鲁迅小学的校址。由鲁迅小学让出前半部分,作为边区中学的校舍。蔡子伟与大家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学生没有宿舍,第一队在庙内搭草铺住着,同时又作教室用。第二队、第三队既没有宿舍,也没有教室,因此都住在群众家里,露天上课。下雨时,就借用鲁迅小学的教室。没有专门的灶房,就在院内靠北墙垒个锅台,买了两口不大的锅,一口用来做菜,一口用来蒸米饭。蔡子伟和全体师生就在一个锅里吃饭,他从来不给自己开小灶。学校工作人员很少,蔡子伟号召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这样,校内的事务都靠学生去做。全校卫生由学生分工负责,吃水由学生到延河去挑,有时没有粮食吃了,由于牲口少运输困难,就由班主任带队,队长指挥,组织学生到几十里外的仓库去背。在挑水、背粮的队伍里,经常能看到蔡子伟肩挑背扛的身影。

开学时,教职工只有11人,为了不影响正式上课,蔡子伟同志动员文化程度高的领导兼课。读过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的蔡子伟,以身作则,既当校长,又兼政治教员。吕良同志任教务主任兼政治教员。刘宪曾同志任训育主任兼国文教员。张孝德同志任军事教官兼大队长。当时缺少教材,开课前,蔡子伟就编写实用的教材。数学先是选用国民党统治区用的中学课本,但为了切合延安和学生的实际,后由教师自己编写。国文教材在蔡子伟的参与下选的是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他还常常亲自操起油印机印讲义。文具纸张也很缺乏,蔡子伟给同学们讲节约纸张的方法,在他的启发下,大多数学生将用过的纸翻过来继续写。

开课不久,学校接到边区政府的通知:日本飞机可能轰炸延安,为了避免损失,机关学校一律搬到延安城外,边区中学搬到了距离延安九十多里外的安塞吊儿沟。搬到吊儿沟后,办学条件更差,没有教室,无论冬夏都在室外上课。背一趟粮,来回得两天时间。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蔡子伟和师生一道整修校舍,建设校园。大家齐心协力,渡过了这些难关。

1938年下半年国民党不仅断然停止对八路军的补贴,而且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也越来越紧,边区的经济更加困难。蔡子伟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从1939年清明节起带领师生到二三十里外的山上开荒种地。经过近三个星期的苦战,蔡子伟又和师生一起在学校旁边的坡地种了好几亩南瓜。还在小河旁,利用地形稍加修整,种上了白菜、豆角等。

辛勤的劳动,不仅解决了师生的吃饭问题,而且锻炼了同志们的体魄,磨炼了大家的意志。艰苦创业的初期,在蔡子伟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感召下,全体师生团结奋斗,同舟共济,既搞好了劳动生产,又搞好了学习,落实了学校的办学方针。

边区中学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诞生的一所新型学校。作为教育家,蔡子伟在克服重重物质困难的同时,思考最多的就是未来如何办好学校,为共产党的中学教育积累有益的经验,为党的教育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展现出了一位教育家的战略眼光。

办学初期,蔡子伟就与其他领导一同研究制定出了边区中学的办学方针,具体为:①要让学生有正确的政治方向;②让学生具有初中文化水平;③培养学生的民主集中精神和民主作风;④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⑤培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校风。

为了落实这一办学方针,蔡子伟和大家一起研究确定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研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课程设置最初有国文、政治、数学、自然常识、历史、军事、美术等。1939年春,又增加了地理、新文字、体育、音乐、理化等。

国文课讲记叙文、说理文,教材多选自《七月》、《文艺阵地》等报刊上反映抗战的文艺作品,其中说理文讲社论或毛主席的著作,也讲一点儿鲁迅的作品。政治课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革命人生观和道德观、政治常识(国家、阶级、政党等)、社会科学常识、革命的三民主义等。数学讲四则运算、开方、比例、简易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自然讲防空、防毒、卫生防疫以及农业病虫害防治知识,也讲一点儿一般的自然现象。军事课主要是制式训练,隔一段时间安排军事演习,课内讲“持久战”“游击战”等内容。历史以中国近代史为主,也讲一点儿中国古代史。地理主要讲国防要塞、交通、地势、物产、战区形势、失地与失地收复状况等。外国地理多讲政治、历史、地理。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真正学到和掌握知识,蔡子伟与全校师生经常探讨教法、研究学法,在老师的教法中他强调落实启发式,强调培养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常常引导大家采用座谈、讨论、互相帮助等方式进行教学。他制定出每周要有四五次讨论会的制度。政治、历史、国文等科目中的问题都可在小组会上讨论。要求学生讨论,教员引导。还要求学生每学期、每月、每周制订出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在他的教育引导下,学生形成了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风气。让学习好、程度高的学生担任科代表,科代表经常细心地向不会者解释难题。他还经常督促师生办问答墙报、组织问答晚会等。这些做法,蔡子伟把它叫作“民主教学”。民主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效果十分显著。

为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蔡子伟还通过民先队等社团组织,在学生中开展了非常活跃的课外活动。当时学校有文艺研究会、歌咏队、戏剧队等,举行各种活动,如教歌、排戏剧、办墙报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对共产党、八路军和人民更加热爱,对抗战充满必胜的信心,对未来充满向往之情。

蔡子伟同志从1938年8月到1939年7月担任边区中学校长。这段时间里,蔡子伟既教书,又育人。他在办好边区中学、为抗战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中,使边区中学很快地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作风。具体包括:一是艰苦奋斗的作风。边区中学是白手起家的。吃的粮食是学生和教员自己背回来的,吃的菜是自己种的,木炭是自己烧的。1939年春天,边区中学还和边区其他单位一样,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二是团结友爱的作风。边区中学的领导与教员、教员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非常团结。共同的理想使大家团结一致,师生经常一起住、一起吃、一起学习、一起劳动,情同手足。三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当时在生活检讨会、小组会等会上,经常开展有关学习、生活、劳动和思想作风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是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诚恳的、积极主动的。四是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作风。边区中学初创时期,不论条件多么困难,学校都在蔡子伟的领导下,尽量开足课程,尽量多开自然科学课程,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自觉性,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头脑,以适应将来建设祖国的需要。五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边区中学的师生在蔡子伟的带领下常常到农村去为群众服务,如帮助挑水、砍柴、扫院子、宣传抗日胜利消息、唱歌、演小节目等。冬天,蔡子伟派教员、学生去村中办冬学,扫除文盲;春天开荒时,利用晚上给群众宣传抗日道理和抗战形势。群众对学校也十分热情,借给耕牛,教师生种地,帮助耕作。在与群众的联系接触中,师生的思想感情更加接近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在五大作风的熏陶下,边区中学的师生逐渐建立起了革命观点、阶级观点、劳动观点、民主观点、群众观点和追求科学文化的观点,从而使自己真正成长为抗战和建设新中国的人才。

如果说边区中学的创办,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中学教育的先河,那么蔡子伟就是这一伟大事业的奠基人。他对这一伟大的事业从理论到实践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新中国的中学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系延安市政协副主席,曾在延安中学工作)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