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剧场里的人,都能够安静舒服地坐着看完所有演出”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双减”文件。文件的出台是为了减轻家长的精神负担、家庭的经济负担、学生的课余负担,让学科教育重新回归学校主阵地,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空间里享受相同的教育资源。

共生的教育合力

“双减”政策出台之前,教育支出是每个家庭消费的“重头戏”。学区房、课外补习费用……让父母压力山大;无休止的补课,让孩子精疲力尽。家长、学生深知不补课,就会与补课的人拉开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剧场效应”。

“双减”政策一经出台,家长欢呼雀跃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焦虑:学校学到的知识面窄,考试受影响怎么办?没有了课外辅导,孩子学习跟不上该怎么办?有经济能力的家庭会请一对一私教,自己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拉开差距怎么办……如何消除家长的焦虑,学校就成为打通“双减”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首先,学校要全方位宣传党的教育方针。让家长明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成就孩子的全面发展,而非单纯的考试成绩。从家长的思想上解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这一育人问题,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人观、成才观,减少教育焦虑。

其次,学校要全方位宣传“双减”政策的重要意义。让家长从三个方面认识到“双减”的重要性。第一,随着教育行政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顿和管控,越来越多的教培行业被取缔、关闭,学生和家长在节假日有了可自主支配的空余时间,便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艺体教育。第二,作业被规定了时间和数量,学生不会因为过多的作业而伏案不起,家长也不会因为辅导学生作业而鸡飞狗跳,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压力。第三,要让家长认识到教育一定要回归本质,让学校成为育人的乐园。

最后,学校要全方位宣传学校教育中“全体”的育人概念。这个“全体”指全体师生和“全面发展”。全体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享受相同的教育资源,从而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在相同的教育理念下,积极参与活动,接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目的,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课堂学习共同体、“五育”并举共同体,让课堂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个性课堂为学生的未来插上飞翔的双翼。

共生的课后延时与“双减”措施

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第三条意见明确规定“科学合理确定课后服务内容形式”。要求“课后服务的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

从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中,我们不难看出,课后延时服务不仅仅是解决学生三点半放学后无人接的问题,还解决学校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在“双减”的同时,教育部要求2021年课后延时服务必须全面覆盖,在无形中说明了两个政策的一体化。

课后延时服务助推“双减”工作的落实。今年的课后延时要求达到“5+2”。即一周五天,每天两个小时,学校可以适当收取延时费用。从经济方面讲,如果校外教培与校内延时服务二选一,家长更倾向于选择校内课后延时服务;从资源方面看,校内课后服务的教师多数是本校教师,对教材、学情、课程的把握有一定的经验与基础。

“双减”工作丰富课后延时的内容。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的通知》中明确了作业的育人功能,不同年级作业的时长与质量都不同。特别在作业的时长上,规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做作业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那么,学生在学校参加课后延时的两个小时都要做什么?从“课后延时的指导意见”中可以看出,课后服务除了完成当日作业外,可以设计安排学生自主参与社团或兴趣小组。这就需要学校依据国家政策与校情,开辟多元化的课程内容,用课程统领学校教育行为,科学规划设计课后延时的课程内容,做到教学有目的、有方案、有内容、有效果。

与时俱进的评价制度保障“课后延时”

与“双减”同频共振

2021年,是中国教育界的变革之年,自春季学期始,教育部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是改变“一考定结果”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对于长期以来“以分论成绩,以分定结果”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来说,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实在不易,虽然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状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二十多年里,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努力将重心放在教育质量评价上。随着一系列教育新政策的推动与落实,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必须与时俱进。比如在评价时间上,可以将平时抽查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可以将基础知识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可以将口头表述、动手操作、知识运用相结合;在评价对象上,采取抽样评价与多项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二是改变“一考定质量”的课堂教学能力制度。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位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往往从其所带班级的教学成绩来判定。教学成绩的好坏,可以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因素。因为有些考试成绩,是通过繁重的题海战和作业量提高的。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考出高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健康成人。在此要求下,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认定便要综合考虑。比如,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兴趣高不高、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激活,学生的知识获得是机械重复得来的还是主动探索得来的……“双减”,减的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增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只有制订科学完善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细则,才能让“双减”工作落地生根。学校在教师“减负增效”方面的一系列制度若能够如国家教育政策规定的那般细致,又具有操作性,才会真正成为推动“双减”工作的又一助力。

三是制定“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制度。2015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印发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目的、原则、学科、对象、周期、内容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要“客观反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及变化情况……纠正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可以说,科学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只有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坚持分类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才能客观给予学生进步的动力。

依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要求,对学生评价,应从以成绩为主变为全面发展,将行为习惯、体育成绩、体能检测、视力保护、参与活动情况与学生评优相结合;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册,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过程性评价;将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同学评价相结合;改革试卷评价的方式,将记忆知识型的试卷改变为应用知识型的试卷,可以将实践性测试与知识性测试相结合。

对师生评价方式的改变,将会促进“双减”工作的实施进程。让评价内容成为引导教师、引导家长转变教育思想的“指挥棒”,成为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训练场”,成为全面推行和实施“双减”工作的“催化剂”。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实验小学

(作者系本刊特聘栏目主持人)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