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以“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调研问卷、人际信任量表(IT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90项症状清单(SCL-90),以及简版父母教养方式(S-EMBU)调查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通过实证研究探索缓解该类大学生消极心理状况的机制。结果发现:留守经历大学生中,非独生子女在父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维度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在症状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其他(睡眠等)等方面亦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留守经历大学生负性情绪、症状总分、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干预前。

[关键词]留守经历 大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

项目:本研究得到《陕西省留守经历大学生隐性心理伤害干预机制探索》项目的资助(立项号:2017P006)。

引 言

“留守儿童”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凸显出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留守儿童群体已经受到广泛关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然而大多数研究都聚焦于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对于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则较少。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索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成因分析,以及在政策水平上,探究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缺乏从实证角度探索缓解留守经历对于大学生消极心理状况的机制。

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状况和干预机制进行探索。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调研问卷、人际信任量表(IT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90项症状清单(SCL-90)、简版父母教养方式(S-EMBU),从人口学变量、人际关系、情绪、心理健康状况、父母教养方式等方面探索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总结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据此选定符合其心理需求的主题,制定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通过连续性的团体辅导干预,探索缓解留守经历对于大学生消极心理状况的机制,为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陕西科技大学为采样单位,选取有留守经历且有一定困扰(主要集中于情绪困扰和人际困扰)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组成数量相等、各方面因素匹配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以大学二年级学生为主,实验组21名,其中文科学生5名、理科学生6名、工科学生10名,男生8名、女生13名;对照组42名,其中理科学生1名、工科学生41名,男生27名、女生15名。

2.研究工具

自编基本信息调研问卷:考察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变量以及留守经历情况。

人际信任量表(ITS):考察研究对象的人际交往现状。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包含正性情绪、负性情绪两个维度,考察研究对象的情绪状态。

90项症状清单(SCL-90):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及其他(睡眠及饮食情况)等10个因子,考察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

简版父母教养方式(S-EMBU):分为父亲版和母亲版,每部分各21个条目,题目相同且都包含情感温暖、拒绝、过度保护三个维度结构,考察研究对象的父母教养方式情况。

3.研究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同的前测问卷调查,以考察研究对象总体的心理健康基线水平。实验组由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为期四周的系列团体心理辅导,主题包含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对应该类学生群体的主要困扰),以针对性解决实验组学生们的心理困扰。与此同时,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四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们做相同的后测问卷调查,以验证本研究实验干预方法的有效性。

对实验组主要运用团体活动、热身运动、分组讨论、行为训练等团体心理辅导技术进行心理辅导,主题是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时长为四周,每周两课时。活动过程除采取量表测查的结果评估外,还采取了小组分享、主观评估等过程性评估方法。全部测查评估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处理。

研究结果

1.人口学变量与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1)性别、是否有留守经历、年级、科类、长期生活社区类型、留守时年龄、外出人、留守时长、照顾人、父母回家频率等因子在父母教养方式上差异不显著;是否有留守经历、年级、科类、留守时年龄、外出人、留守时长、父母回家频率等因子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差异不显著。

(2)是否独生子女在父母教养方式上差异显著。非独生子女在父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维度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3)性别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等方面上差异显著,均表现为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是否独生子女在症状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其他等方面差异显著,均表现为非独生子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长期生活社区类型在人际信任症状总分上差异显著,多重比较显示大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显著高于乡镇、农村;留守时期照顾人在强迫上差异显著,多重比较显示自我监护者显著高于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者。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主要是进行实证研究,此后的研究可进行更加精确和大范围的数据调查,以进一步验证该结论。

2.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差异显著性的结果分析

(1)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①在团体辅导干预前,实验组的前测躯体化、前测强迫症状、前测抑郁、前测焦虑、前测敌对、前测恐怖、前测偏执、前测其他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②在团体辅导干预前,实验组的人际信任症状总分(p<0.05)、正性情绪(p<0.01)、负性情绪(p<0.01)、症状总分(p<0.05)、人际关系敏感(p<0.05)、精神病性(p<0.0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实验组正性情绪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能是由于为了学生实际收益考虑,本研究实验组中心理约谈筛出的有心理困扰的留守经历大学生相对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组、对照组的比较。

(2)团体辅导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①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实验组的人际信任症状总分、负性情绪、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其他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实验组的正性情绪(p<0.01)、症状总分(p<0.05)、抑郁(p<0.0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团体辅导干预后,实验组正性情绪低于对照组,症状总分、抑郁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可能也是由于本研究实验组中通过心理访谈筛出的有心理困扰的留守经历大学生相对较多,即使团体心理辅导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所缓解,但由于消极心理状态的基线水平高于对照组,所以造成数据比较的偏差。

(3)团体辅导前后对照组组内比较

团体辅导干预后,对照组的正性情绪、症状总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等方面均显著降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对照组无任何干预,多集中于工科班级,可能本身参与本实验的对照组、群体集中到了一起,有专业的心理教师指导其完成实验,四周后再次集合,群体集会可能使他们的某些轻微困扰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缓解,有待进一步探索。

(4)团体辅导前后实验组组内比较

团体辅导干预后,实验组的负性情绪、症状总分、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方面均显著降低(见表1)。这表明本研究的团体心理辅导在缓解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困扰方面效果显著。

分析与讨论

1.留守经历大学生中非独生子女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留守经历大学生中的非独生子女更易受到母亲的过度保护和父亲的拒绝,其在症状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其他等方面上亦显著高于独生子女。这与刘振红、刘霞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发现,家庭因素对非独生子女SCL-90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是保护因素(P=0.007),父母拒绝否认是危险因素。

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存在较多心理困扰,可能由于其在家庭中往往被不同程度地忽视,父亲的拒绝和否认,可能使其产生敌对、攻击、愤怒等负性情绪。

父母若能及时察觉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理解和支持,可缓解其不良情绪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需注重引导和鼓励兄弟姐妹间的合作意识,有助于培养健康人际交往技能,温暖融洽的家庭关系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在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中,家庭因素至关重要。该类群体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正尝试探索如何适应社会、规划未来以实现自我价值,家庭成员间的关心、理解、有效沟通所建构的温暖支持性家庭氛围提供了学生探索未知的安全感和勇气,激发其内在潜能,积极应对困难和挫折,对于该类群体的心理健康成长作用显著。

2.团体心理辅导效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克服负性情绪、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维度效果显著,对其他维度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以实证研究验证了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留守经历大学生隐性心理伤害的有效性。

从团体动力学角度分析,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参与者在人际互动中观察、学习、体验,从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其更好地适应与发展,达到自我成长的目标。留守经历大学生由于早年经历和后天经验形成的心理困扰多表现为情绪和人际等方面,团体心理辅导提供其安全释放自身情绪、探索人际互动模式、走出原有认知定势,生成新体验,并将新技能迁移至日常生活,提升其社会功能的机会。此后的研究可以据此深入,以进一步探索留守经历大学生消极心理状况的有效干预机制。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42-149.

[2]刘振红,苏便苓,李拥军,等.农村高中独生女与非独生女个性与心理健康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3):336-338.

[3]张驰,许英美,陈斯琪,等.非独生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7):1102-1107.

[4]刘霞,张跃兵,张国华.家庭因素对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10):1536-1539.

[5]杨雪岭,冯现刚,崔梓天.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3):227-233.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