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开展高水平的音乐教育,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不仅是学生艺术熏陶和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更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相关理论简要阐述的基础上,说明了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作用,分析德育实施中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对应的完善途径,以此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体系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音乐教育 德育

课题: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课程思政专项研究课题《〈合唱与指挥〉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课题名称:SGKCSZ2020-1223)。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引下,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培养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较为悠久的艺术形式,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所具有的德育功能,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将音乐教育导入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也能够拓展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路径,改变传统德育教育模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

理论解析

1.德育教育的内涵

在希腊语的语言体系中,德育主要是指性格、情操和儿童教养、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被认为是在社会发展推动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适应时代变化要求,以正确的思想道德为指导,在促进社会和学校智育、体育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是学生整体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2.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性质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将会不断提升,在校生人数也将不断增加。由于职业院校学生自身基础、就业导向等方面因素影响,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做好学生德育教育,是完善培养体系的基本要求。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德育教育灵活性和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1.指引学生明确职业理想

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层面具有自身特征,尤其是部分学生中还存在被迫选择就读高职院校、对未来就业认识不清晰、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自身道德修养培养重视不足等问题。通过针对性的音乐教育,能使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引领纳入个人素养培养中,以此为个人健康成长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音乐作品中,就能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人类平等、和谐、友爱的美好愿望,能够逐渐渗透崇高理想对个人价值实现的作用,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专业课程知识。

2.引导学生明确人生意义

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效率和范围都超出了传统社会模式,其中也有一些以音乐形式存在的消极思想,这对培养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核心素养都带来了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就必须要求高职院校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通过音乐教育等艺术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风险意识,以此促进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行为习惯,逐渐将德性和个性统一起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生价值。

3.引导学生体验职业精神

高职教育相对于学科型普通高等教育而言,其主要是以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为主,具有其自身特殊的教育体系构建要求。在教学内容组织中,必须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利用对应的音乐作品,能够构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精神和顽强意志。例如歌曲《没有鲜花的舞台》《环卫工人之歌》《当那一天来临》等作品,就分别描绘了教师、一线工人和军人等不同职业群体的特征,能够让学生通过音乐旋律感受到不同职业所蕴含的内在美,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实施现状

1.对德育教育重视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中,对德育教育重视不足是重要问题之一。在微时代背景下,学生接触外部不良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所接触的内容也更加复杂化,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在音乐课程教学中,领导层面对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足;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展中,也仅是从音乐作品鉴赏、音乐基础知识学习等方面入手,使得德育教育的作用无法充分体现出来。虽然有部分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挖掘音乐作品中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但是整体占比较低,并且无法系统化、长期性地实施,以此使得德育教育无法深入开展。

2.教学方法较为滞后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除部分艺术类专业外,音乐课程教学基本处于从属地位,教师和学生层面对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都有所欠缺,更不用说采用新型教学方法有效推动教学改革。在这种情形下,大多数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还是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教师在讲解完音乐理论知识,完成领唱教学环节之后,由学生自行练习。这种教学方式本身就较为枯燥,将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艺术转变成枯燥的理论课程。这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丧失,教学效率低下,更使得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缺失,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3.学生音乐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来说文化课程基础较差,仅有部分学生能够将时间和精力应用在艺术课程学习上。虽然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愿意通过音乐学习或者参与音乐活动来调整自身状态,但多是以非专业的形式参与,缺乏专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更缺乏音乐品鉴能力,这一客观现实限制了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对于高职院校音乐教师而言,如何在做好音乐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品鉴能力,促进德育教育水平提升,是教学活动开展亟须面对的问题。

4.德育渗透力不足

德育教育的渗透既需要教师利用特定的音乐作品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又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文艺活动进行逐步渗透。但是在目前的音乐教学体系中,课程教学与学生文艺活动开展明显相互脱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无法把握曲目内在的德育内容,而文艺活动的开展多是局限在部分音乐表演水平较高的学生群体中,普通学生难以参与进来。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学生根本无法意识到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内容,无法将音乐知识学习与个人核心素养培养衔接在一起,以此使得音乐教育德育实效难以体现出来。

5.教学师资力量匮乏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内容更加复杂,尤其是在某些音乐作品平台中,负面评论信息更会对学生思想发展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体系中,本身存在德育教育内涵挖掘方面的缺失,单纯依靠教师自身研究,无法深度挖掘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学内涵,更无法通过特定的方式向学生灌输这些思想。而学校层面也缺乏对应的培养体系,无法更好地提升教师在这方面的组织能力,以此使得音乐教学德育功能缺失。

提升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途径

1.加大软件和硬件层面的投入

加大软件和硬件层面的投入,是确保德育教育功能体现的基本前提。首先是在高职院校建设中,必须培养专业的音乐教师,配备专业的音响设备,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基本的环境条件。其次是应当配备基本乐器,使音乐教师能够通过现场演绎等形式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欣赏到更高水平的音乐作品,在把握音乐美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挖掘德育内涵。以后是在微信公众号、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宣传栏等平台中,采用更加丰富的形式将音乐作品中的德育内容展现出来,为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2.重视教学方法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是确保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重要保障措施。在目前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组织中,教学改革的深化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采用翻转式课堂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课前自我学习,而在课堂学习中则可以通过讨论等形式,加深对曲目内涵的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把握演唱和欣赏要点,提升学习效率。二是要能够将音乐教学与当地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场景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课外实践等形式,为学生创设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有效提升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认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三是要能够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创设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立体化的课堂学习过程。

3.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型教育理念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德育功能,同样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为基础。在相关方面的研究中发现,男性在音乐学习中对音乐节奏和声响的刺激更为敏感,能够更加丰富地产生联想。而女性更加关注音乐作品的旋律和歌词的情感态度,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音乐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尊重男女生在这方面的差异,选择更加合适的曲目,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来,以此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功能。

4.强化德育教育的渗透

强化德育教育的渗透,就是要能够在学生生活、学习、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构建完善的德育教育渗透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完全以音乐技能教学为主的模式,构建更加轻松的教学氛围,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更好地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通过音乐广播、文化宣传栏等形式,将音乐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班级、院系的演出活动中,要以更多的集体节目形式,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走上舞台,在活动参与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5.构建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

要确保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促进教师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教师自身要能够不断提升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学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规范自身言谈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学校层面还应当组织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组织音乐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深度衔接,在提升理论研究深度的基础上,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结 语

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具有积极向上精神的艺术形式,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纳入音乐教育,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功能,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分析音乐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构建更加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模式,充分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和道德情操,为未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玖联.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探微[J].戏剧之家,2020(31):99-100.

[2]陈秋蕊.高职院校音乐课堂中德育功能的渗透研究——以连云港高职院校为例[J].黄河之声,2020(15):76-77.

[3]丁香.研究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的德育功能[J].教育现代化,2019,6(74):282-283.

[4]林涛,武红阵.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渗透[J].华夏教师,2018(34):74-75.

[5]周清莲.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的德育功能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