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强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是践行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载体,规范校园文化标志,为“双高”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关键词]“双高”建设 文化软实力 路径

基金项目:咸阳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探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xkc20)。


2019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双高”学校建设名单,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迈入“双高”时代。“双高”建设不仅对学校的硬实力作出了硬性规定,还对学校的软实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化是一所学校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体现,在“双高”学校遴选中发挥了重要功能,也必将在“双高”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

1.校园文化建设是践行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文化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自强于世界的根本,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殿堂和高地、文化创新的催生地和辅射源,应该始终走在文化传承创新的前列,营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良环境,使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在文化的浸润下成长成才。

2.校园文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由此可见,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要将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在“三全育人”的整个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

3.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

校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表现,体现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不但要看它的教学质量高不高,更要看它的文化内涵深不深、文化品格正不正、文化品味高不高。一流的大学一定有一流的文化,校园文化体现着学校的文化品牌和软实力,对学校的发展壮大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校园文化软实力的主要内容

1.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凝练形成的思想意识总和,涵盖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校旗等文化标志、文化符号、文化形象,是学校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血脉和灵魂。

2.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又称环境文化,主要指学校的教学场所、实训基地、体育场馆、餐厅、公寓、雕塑、广场、道路、湖泊、假山等设置的亮化、美化设施,体现着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品味。

3.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即学校制订、实施的一切规章制度。制度文化建设应坚持依法治校、遵循教育规律、实用管用、相对稳定、突出操作性这五项原则,体现科学性、完备性、人文性、先进性的特点。

4.职业文化

职业院校最大的功能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性是其根本属性。建设和打造与专业门类相适应的职业文化,是学生学习、领悟、认同企业文化,毕业后和企业无缝对接,成为优秀工匠的必要条件。

5.地域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不同地域的学校必然彰显出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挖掘并凝练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对学校的错位发展、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6.历史文化

每所学校的历史都是其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学校应挖掘、整理、传承和弘扬这一历史文化,使其成为学校发展途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7.学术文化

学术道德、学术风气、学术水平、学术成果衡量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更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高素质的学术团队对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增强科研实力、引领学术风尚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8.奋斗文化

奋斗文化是学校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及强大的竞争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学校的职责所在。

9.社团文化

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爱好广泛,成立种类多样的社团并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对于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集体意识与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路径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学校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等,引导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利于提升师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2.制订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做好顶层设计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应依照国家政策及学校五年规划、远景规划,科学制订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统筹发展、协调发展、长远发展,为“双高”建设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3.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1)文化建设教学化。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以课程思政为载体,挖掘不同专业、课程中的文化教育元素,把专业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推行人文素质课程学分制,将人文素质选修课纳入课程建设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学生须修够规定的学分才可以拿到毕业证。

(2)文化建设特色化。突出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挖掘地域文化精华,寻找其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连接点,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融合发展;突出文化建设的历史特色,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积淀及学校的历史文化特色,利用博物馆、校史馆等,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体系,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

(3)文化建设职业化。浓厚企业文化氛围,引进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参与教学,建立工匠工作室、劳模工作室,建设仿真实训基地,加深师生对企业的了解,让学生在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学习;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引企入校,使人才培养标准贴近企业用人标准,推动学校文化职业化的实践创新。

(4)文化建设开放化。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学校应发掘社会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扶贫帮困、科技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开拓文化建设视野。一方面要全面加强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的合作与交流,借鉴他人优秀文化成果创新和丰富学校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文化成果推介,增进社会对学校的了解,提升学校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1)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按照《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申办“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点”,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笃信者和躬行者。

(2)物质文化提升工程。制订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远景规划,实施环境文化提升工程,提升环境文化的人文内涵,提高文化景观的美化、亮化、艺术化水平。

(3)行为文化塑造工程。倡导“奋斗”文化、“合作”文化、“包容”文化、“大气”文化,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引领教职工“以大气成大器,明大事成大师”,引领学生“养大家之气,成大家风范”。

(4)文化活动繁荣工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使其形成学校文化活动精品,带动校园文化整体繁荣。

5.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载体

(1)建立职业教育大讲堂。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大课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整合,立足前沿,将职业教育大讲堂建成学校文化品牌。

(2)构建校园网络系统。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增强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不断拓宽网络文化功能并强化网络舆情监管,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3)建强校园文化阵地。提高学校图书馆、校史馆、艺术馆的利用率,增强师生的荣誉感;利用学校网站、广播电台、校刊校报及校外媒介等,扩大学校影响力,为师生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舆论环境。

6.打造学校文化建设品牌

(1)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定期评选表彰文明单位、文明教职工、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

(2)凝练“一校一品”文化品牌。以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精心凝练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品牌。

(3)打造“一专业一特色”文化圈。专业群建设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不同专业群可以打造不同特色鲜明的文化圈,可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4)开展“一节日一主题”文化活动。精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和元旦、劳动节、国庆节等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活动,培育师生文化情怀,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5)打造职业技能大赛品牌。树立“以技能比武论英雄”的导向,以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数学建模等比赛为平台,构建学校—省级—国家级的三级比赛选拔、参赛机制,打造学校职业技能大赛文化品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6)培育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注重对学校文化建设成果的收集、整理、凝练、挖掘,形成各部门精心培育、职能部门凝练打磨,积极参评国家级及省级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的培育模式,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7.规范学校文化标志

(1)规范理念文化标志。在学校醒目位置设立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体现学校教育理念的文化标志展示区,加强宣传推广,确保师生熟记于心,能规范解释并自觉实践。

(2)规范形象文化标志。规范使用校徽、校旗、校歌,以及学校名称、中英文标准字体等;规范使用各类指示牌、名片;规范校内建筑、道路的命名,确定校树、校花等,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双高”时代,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如果没有软实力的匹配,学校的硬实力就无法体现;没有文化的跟进,学校的发展就缺少引擎,只有硬实力和软实力齐头并进、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职学校和专业群,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邹广友,王毅.文化自信的三重内涵[N].光明日报,2018-1-12(6).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1-25).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