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要随着时间和教育背景的改变而推陈出新,所以对于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如何在顺应时代变迁的背景下进行调整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长期目标。


一、课程设计与教育变革

作为一种普遍适用于任何教育环境的工具,课程设计需要在教育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逐步融入创新性的元素来提供更符合当代教育背景下的课程内容与教学策略。

创造性课程设计是通过感知激发、情感、自主性和独立性、交流、已习得的知识和经验、环境、教师行为这七个原理构建的。本文涵盖了对来自国外的研究成果的整合和分析,启发式的实验研究以及跨学科的教学经验。本文试着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此外,它还将为教师和课程设计者提供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见解和参考,并以此作为长期目标。

为更好地理解这项研究的目的和价值,我们首先需要明晰何为创造力。美国学者奇克岑特米哈伊把它定义为:创造新事物或产生新想法的能力,有时需要精心准备,有时不受特定环境的影响。中国教育专家林崇德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心理品质。而产生何种目的,运用何种信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相应的产品是否新颖而有价值,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

研究发现,在教育领域中创造力的培养不足。美国学者卡普兰认为,以学生创造性思维分数下降为表现的创造性思维危机,强调了创造力对智力发展的影响。高质量的教育创新能让学习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并提高学习能力。

在卡普兰的研究中,创造力教育体现为一种开放和灵活的课程风格。通过课程的内容设计,研究者可以评估其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创造性课程的潜在价值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才能,帮助学生应对和迎接更有难度和更专业的学术学习。当教育者在设计课程时,应该意识到要增加哪些元素或内容,使其成为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创造性课程。随着时间的变化,研究进展的参考时间应更新,因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创造性课程中具有实际价值的要素以适应当今教育的创造性课程、背景和教学需要。

对于教学领域的选择。创造性课程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学科,每个学科都可以设计创造性课程来提供教学内容。对于教育工作者的启发提供了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将创造力融入课程时,是否因学科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创造力的设计是否会破坏课程的完整性和专业性?

教学和课程设计是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教与学的核心,其内容的衔接可以帮助双方实现目标和能力。创造力的教育还需要解决一些传统观念的问题,如一些教师认为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不能通过后天学习获得。但随着全社会对创造性人才需求的增加,学校有责任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由此可见,学生需要在学校获得创造力。因此,创意课程既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这个教育时代的需求。

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将创造力的要素融入到培养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的实践中?如何设计支持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课堂上培养创造力的方法?教师应该具备的创造力概念和行为?STEM学习模式如何构建?培养学习者创造力的教育环境如何营造?如何认识创造力与课堂内外学习之间的关系和变化?

二、将创造力融入培养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的实践中

根据卡普兰和贝格托的研究,环境的影响包括内部的心理背景和外部的物理环境,塑造了创造力整合和课程设计的过程和产出。在他们的研究中,创意课程的要素和特点主要是感知激发,包括视觉和听觉、情绪和情感支持、获得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交流和反馈。与图形有关的创意活动包括颜色、形状,可以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洞察力。过去的技能和基于知识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渐进的学习经验和思考。情感和情绪上的关怀和支持可以帮助学生在创意教育中减少压力。沟通的重要性体现在学生于创造性学习中接触新的观点,并有机会分享想法和反思自己。

这项研究的优势在于创意课程的内容设计具有先进性,并考虑到了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标准的课程设计很少考虑提供情感支持。然而,他们强调了情感和情绪对创造性学习的影响,并没有建议如何将这种创造性课程的元素整合到专业知识中。例如,没有提到什么时候可视化的创意图形活动适用于特定或一般的学科。换句话说,没有讨论它是一般领域的还是特定领域的。对于我们的启发是,当把专注于创造性课程的要素和风格作为探索和设计课程的主要目标时,思考如何将创造性课程适用于设计不同学科或特定领域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支持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

Thapanee Seechaliao的研究表明,创造力课程和创新教育的策略应侧重于系统方法,通常用于基于设计的学习、问题解决等。这些教学策略的标准流程是定义问题、解决方案、测试和评估。当学生通过这些步骤进行学习时,他们在思考发散性思维就取得了重大进展。

当教师掌握了具体的教学技巧后,他们就可以用技巧支持教学。教学策略通常围绕学习者、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技能展开。也就是说,不同的教育者会有不同的教学技巧。因此,在创造性的课程设计中,教育者的领域特点和优势应该是他们区别于其他人的地方。当独特的、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出现时,教育者需要对自己的教学风格更加熟悉和适应,从而继续创新。然而,由于个人教学技能的不同,一些技巧并不适合所有人,因为这些特点无法统一。教师不应该摒弃原有的教学风格,提倡个性化而不是统一化。

四、教师培养创造力的行为和态度

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和创造力的示范能力积极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创造力培训包括帮助教师理解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教师的想象力意识;培养教师在促进学生的互动、自主性、情感支持以及对风险承担的理解和认知方面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风险承担、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信念发展的能力。

教师的创造力信念、能力和行为风格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积极作用,这个时代对创造力的需求意味着教师在考虑课程设计时需要更新和正视自身对创造力的观念和看法。

五、STEM学习模式

STEM学习模式对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性体现在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逻辑的发展,创新和生产力的提高,解决问题的合作和交流的发展,以及对技术的使用。然而,由于学生在STEM学科的初始熟练程度不同,他们的创造性行为也会有所不同。在设计创造性课程时,应该考虑到个性化和对差异的尊重,特别是在评估部分,用适当的、不同的评估测试来监测不同学生的进展。

六、培养学习者创造力的教育环境

根据美国学者麦克劳等人的观点,在培养学习者创造力的环境中,教育设计者应注重设计系统和空间,通过鼓励教学来促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换句话来说,赋予学生权力去管控和调整自我学习,也就是一种自主性和自治能力。同时,教师已经积累的教学经验不应该被丢弃,而应该在现有的实践运用中不断反思和改进。

七、创意在课堂内外的关系和变化

创造力的学习随着课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学生在充满鼓励和情感支持的学习环境中,他们会以更大的信心面对创造性学习。学生在学校和户外表现出的创造力的差异,可能是由学生的社会偏好、创造性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造性的个性特征造成的。环境在塑造创造力方面的重要性暗示了教师在设计创造性课程时需要加强对环境的洞察力。例如,当学生在户外表现出更多的创造力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室环境中增加户外元素,如绿化、光线和气味。但是,由于环境变化因素复杂多样,学生的反馈差异应引起教师重视。教师应该熟悉学生对于环境变化而自我调整的情况,在设计课程前后应该时刻关注此问题。

创新人才六种心智模式图

(刘平升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衣新发系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