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2020年四川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专项)《思想政治课认知结构教与学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Q2021153。


基础教育课程在改革,时代进程发展迫使学校教育实现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提倡教师用教材“教”,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思政课也倡导大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统编版教材观、知识观的变化与更新,更大限度地决定了思政教师教学心态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通过充分挖掘扩展教材,创设生动灵活的教学现场,学生个体精神与行为得以改善,师生共认共创学科精神价值,进而促其通晓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和学习,满足生命成长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从思政学科学生认知结构入手,落实国家育人要求,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学会学习。本文努力创造生命共育、共同成长的教与学局面,构建思政课认知结构的教学模式,解决教师认知结构、教学方法的欠缺和不深入等现实情况,构建思政学科认知结构的策略,以解决学生素养发展和学习力不足的问题。


一、认知结构教与学的意义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规律?学习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均是思政学科教育环境中亟待研究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过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这一论断的最大现实意义就在于,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重经验轻规律、重教育轻接受等突出问题,他将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提高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全局高度加以审视,为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这个课程旨在树立学生的主观世界,引导他们形成社会发展所需的基本素养,主要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使其掌握和运用相应的思想观念、政治理念、道德规范。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出发,培养他们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归根结底就是看教育内容、方式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能够顺应人的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取得成效,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顺应人的发展规律,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认知发展规律,构建学生思政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最终的目的。

二、现阶段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科学教学策略缺乏,深度教学课程建构意识薄弱

教师缺乏认知结构理论,对道德与法治在特定情境下对表征的信息加工、转化信息上存在局限及障碍,表征的信息、加工信息的水平及储存信息的数量不足,教学从书本到书本,不能从实际出发;使教学上升到学科的元理论层面的能力欠缺;跟踪实践前沿和理论前沿的能力不够,问题意识不强,教学信度、效度不强;渗透性跨领域教育研究相对较弱,科学性欠缺;课堂问题零散、随意、冗杂以及由此导致课堂效率不高等问题;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联系不够全面,逻辑不科学,不够深入;方法单一、手段落后、表面化教学、满堂灌等问题;缺乏对学生构建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整体认知结构的深度思考。

(二)学科知识认知迁移有限,素养发展本质性学习能力不足

从学习者的内因分析,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基于学习者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其结构化水平,基于学生智力和非智力水平因素调控。从学习者的外部环境来分析,教学主要受知识的外化水平、教学的科学性、教学的有效性等因素影响。学生现有的思想观念、政治学科观点、社会道德规范认识普遍不深刻;学生学习功利性比较强、学习自律意识较差、伦理价值观念不明确;社会实践不充分,不能深入感知学科意义;缺乏对学科重要性的科学认识。因此,在教学时空中,全面优化教学过程的诸多要素在时空上的组合方式直接影响到合理认知结构的建构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认知结构模式及方法

(一)思维建模

1.树立认知结构新课程观

课程理论中,所有学习包括内容、动机和互动维度的理解,所有的教育规划和分析也包含这三个维度。教学的规划和组织是一个对于适当的和最新的学习的需求问题。一般来说,教育规划必须为同化和顺应过程之间的互动铺平道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把目标定在诸如背诵记忆之类的积累过程上,将会是比较合适的。关于转换过程方面,这是一个在青年期岁月教育计划,当参加者处于复杂的重新组织的过程中时,日渐增多的发生过程,与身份认同的发展相关。但是因为这些过程都具有个体条件性,所以作为一种规律来说,只有在方法上对于个性发展有着非常明确和开放的强调时,才能直接规划转换学习的可能性。教育规划把目标兴趣放在学习防御的类型上,这些类型可能发生在与该教育计划主题相关的参与者身上。在青年人特别是成年参加者中,总是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日常意识,即这些参与者带着一种“对超越了他们所掌握的过去理解的学习”的半自动防御心理。如果这是一种参与者自愿地基于自身需要和兴趣而加入的课程学习,一般来说,他会依靠这些愿望来克服当前问题领域中的日常意识。但是在所有这样的情况下——参加学习或多或少是被迫的,或与当事人的愿望是相冲突的——通常日常意识对新理解的防御心理就会完全表露出来。如果学习的规划要求参加者一方高条件的重新调整,例如以转换过程的形式,那么身份认同防御就会发挥作用,即当事人想要学习并且也做好准备接受这些重新调整是必要的。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学习的阻抗。当我们规划教育手段时,有时候这样做将会是很恰当地考虑一下是否在规划中的课程里有一些东西会引起参与者一方严重的阻抗,想一想我们如何去应对。如阻抗对重要学习来说是极好的出发点,由此,事先将其考虑在内也是一个好主意。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甚至能够将它纳入到规划当中,从而强化和提升学习水平。

2.明确认知结构新学习观

学习的目的在于建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作为基础,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通过拓展、多层次的知觉反映丰富知识结构形成的学习建构。学习并不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有新旧经验冲突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通过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助来完成。现实情境总是具体的、千变万化的,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抽象概念和规则的学习之所以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是因为僵化的认知结构是无法完成在不同情境中的迁移,因而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习和理解的关键是形成对具体情境中“所限”和“所给”的调适,即学习者能理解该情境中的限制规则,理解在活动中存在和产生的关系,从而能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作出预期。教学应当向学习者提供一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编码系统,习得新信息、转换、评价,通过旧知识的转化使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提高。

3.建构认知结构新教学观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构造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学科教学中要意识到学生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先前经验,而是要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以实现知识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引导学生丰富、调整或改变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促进其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性思维,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的基本结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智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激发学生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和互惠内驱力这些内部动机,可以有效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善于利用教材采取最佳的动作、图像和符号表征形式来呈现知识结构,能使学生轻松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

(二)课程方法

1.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认知结构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连接了教育循环系统中的宏观、中观与微观层次,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与桥梁,贯通了教学结构的各个要素。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建构合理的认知结构,根据笔者教研教学的长期实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课堂教学形式:认知型课、基础型课和习题型课,即初中道德与法治“认知思维课程”。课程主要以学科问题解决为主线,将学生新知识和新方法的获得以及结构化过程嵌入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以概念图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优化认知结构为目标、以多轮次的知识结构改造为学习者核心知识建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将教学结构中的各个要素看作理论与实践的系统,以合理认知结构建构为目标,对教学单元进行整体设计。以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为载体,把学生个性化的认知结构加工过程与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相融合;在探究生成性学习为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下建构学生认知结构能力系统。

2.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认知结构的策略

(1)了解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认知结构

教师在课前应充分了解学生前期学习的认知结构状况,尤其是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掌握情况。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相互整合获得新结构认知性知识,新结构性认知知识的获得总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由于学生认知方式、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感受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时,我们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与学方法,使其顺利实现新认知结构的构建。若发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知识不够牢固,接纳新知识的能力不足甚至缺失,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漏,否则就会造成不良的学习后果。为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头脑中深层次的、不外露的认知结构,我们还可以采用出声思维法、概念图法、诊断测试法等,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认知结构。每个学生在建立新认知时结构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我们只有熟练运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方法,了解学生个性化的认知结构特征,才能对学生进行错误观念纠正、补建缺失观念、强化伦理观念的针对性教学。

(2)激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认知结构

人的认知结构存在基础极和问题极。在正式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起催化新知作用的相关问题,引起学生对基础极认知结构的注意与思考,通过问题极功能诱发刺激学生再生知识,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迁移原理知识,创造新认知结构性知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难易适度,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还要注意问题的诱发性和共振性,合理地启发和激活问题,用好基础极原有知识的稳定原理,推动基础极知识与问题极知识的矛盾运动,强化认知结构的伸缩性。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认知结构的生长点,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师生协作提出符合实际生活的问题,以此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融入原有的知识中,组织发挥好学生认知结构的功能,从而形成新的、合理的认知结构。

(3)初步建构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认知结构

建构道德与法治学科认知结构的教学,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照教材上的知识排列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必须思考如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知识进行重新加工和整合,以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教材知识结构展示的是以学科知识的自我发展为中心的纵向式延伸,重逻辑顺序编排和设计,注重的是学科知识发展顺序和层次关系。但在教学中,对有意义的学习而言,它是个体如何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而形成的概念。所以,教师必须考虑知识与人的关系,以学生现有思维发展水平为依据进行教学,理好教材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合理的知识结构,重视策略性知识的教学活动,呈现结构化的内容,实施分层教学,形成科学的思维与人生态度,实施整体性教学形成结构化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刻思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学科间的知识渗透,指导学生整理知识,教会学生反思整合,通过教学展示学科知识以事物和人为纽带的橫向扩展,形成个人知识的方向和发展。

(4)优化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认知结构

对学习者而言,合理的认知结构具有动态建构特征。认知结构的动态建构包括开放性、多维性、创生性三方面特征。保持认知结构这三个特点,需要我们不断优化学生认知结构,重视实践、评价与反思,尤其是作为终身学习者,其认知结构无疑是处于不断的建构之中的。

作者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