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但由于学生的阅读情感、阅读方法、阅读体验等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对阅读类型和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疏离”感,这就增加了阅读的难度。所以,阅读也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在阅读理解题型上得高分,只是以文章为载体向学生传授相关语法知识,或者是让学生刷大量的英语阅读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有了相应水平的英语阅读素养。

《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2011版)明确指出,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包括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阅读能力由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四个方面构成,阅读品格由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两个方面构成。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不再是阅读英语这么简单了。

笔者有幸参加了海安市“初中英语阅读素养提升”研讨活动,并执教了一节“Be a great young man”公开课。下面就以这节公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在“悦”读中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一、阅读就是让学生在“悦”中读

通常,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强调“阅”的时候,更多的是在强调信息的输入,非常符合学生阅读的基本需要,但却不是有效阅读的全部要素。因为要促进学生有效阅读,除了信息输入外,还要考虑学生有没有信息输入的动机,这种动机往往是由情感驱动的。因此,在阅读时,我们强调的“悦”,就是要为正常的阅读提供情感动力,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获得一种好的体验。事实证明,一旦有了这种良好的体验,学生的阅读就有了内在动力。

1.“悦”在阅读文本

英语阅读材料是学生了解英语文化,感受英语语言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应该选择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相适应的、有内涵的阅读材料,以此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笔者认为,在“悦中阅”方能在“阅中悦”。因此,这节阅读公开课上,笔者选择了两篇学生喜闻乐见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材料。故事中的主角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获得者武亦姝和14岁就成名的美国小厨师Flynn McGarry。故事的主人公与笔者所带班级学生的年龄相仿,符合学生的认知且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很感兴趣。同时,他们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榜样引领作用,这种寓德于教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科育人的效果。

2.“悦”在阅读策略

学生大多对陌生事物比较感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用以前没有用过的阅读方法阅读,学生就会感到新奇,就会乐于尝试。因此,在这节阅读公开课上,笔者没有告知学生应该注意哪些阅读技巧,诸如skimming(快读)、scanning(寻读)、detail-understanding(细节理解)等,而是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类似于下图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根据大脑的放射性特点发明的一种可视的、发散的思维工具。它是一种将思想图式化的技巧,也是将知识结构图式化的过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英语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要加上一个“看”,学生不仅要会读单纯的文字,还要能游刃有余地在文字和图片之间自由切换。因此,笔者让学生根据图中内容在文章中找出相关词组或句子,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对阅读信息的理解、提取、加工、输出,逐渐积累了一些阅读技巧,摸索了一些阅读经验,他们的英语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组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取长补短,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意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

综上,我们发现阅读和“悦”读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一关系,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获得“悦”读动力,在“悦”读中能够体验阅读的成就感。一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学生就会处于良性循环的体验过程中,通过“悦”读为阅读奠定基础。

二、阅读还需让学生在“悦”中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间的不断对话,这种对话就是阅读体验,生成就是教学目标。其中包括语言知识的内化、阅读技能及学习策略的培养、思想情感的提升等,这些学生都可以从与文本的对话中习得。

对话不是简单的语言交流,对话是心灵的沟通,是经验的分享,是观点的碰撞,是情感的互动。作为教师一定要认识对话的重要性,这样在设计对话时才能足够重视、足够投入,才能真正地创设符合学生阅读需要的情境。学生只有沉浸在这种情境当中,才能产生对话冲动,感受对话乐趣,形成对话能力。

1.情境式阅读——生成语言目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形式,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笔者十分注重“读”的精髓,设计了“二读一分享”的教学流程。初读让学生进入文本,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信息。在这节阅读公开课上,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中国在校女学生,她酷爱古诗词;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是14岁就成名的美国厨师Flynn McGarry,他有很高的烹饪天赋。再读让学生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分析人物的形象,感受人物的品格。故事的两个主人公身上都散发着积极乐观、自信向上的人格魅力。笔者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找出好词、好句、好段,然后和同学分享所得,释疑解惑。整个学习过程非常流畅清晰,水到渠成。“读”不仅要让学生默读,更要让他们大声朗读。学生通过大声朗读可以与文本反复接触,能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内涵。学生在感受作品优美文字的同时,不仅语感提升了,自信心也增强了,愿意与同学交流了,这不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吗。

2.赏析式阅读——生成写作目标

精彩赏析,分享成果。分享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对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在词、句、段赏析品悟中,学生的倾听、表达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在不经意中得到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就生成了。

张伊娜教授说过,阅读教学最终须落实到写作上。学生不仅是在学习语言,还是在学习一种思维模式,甚至是学习一种价值观。笔者让学生以“You raise me up”为题写一篇读后感,引导他们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等,让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树立学习自信心,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养成健康向上的优良品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教”而在于“导”,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英语学习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作为教师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从难走向不难。要完成这个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策略,阅读作为英语教学最基本的环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参与度。作为一种语言,没有情感学生就没有可持续学习的力量,有了情感学生就会有学习动力,有学习兴趣,有成就感。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一个“悦”字,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因读而“悦”,因“悦”而爱读。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长期、不懈地进行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多给学生推荐原版经典的、分层级的、体裁各异的阅读书籍,帮助学生积累“悦”读体验,使得学生在“悦”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发展自己的思维品质,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素养。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城东镇西场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