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于2019年启动了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两年来,雁塔区委区政府立足区域实际,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聚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难点,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有力推动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0年被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西安市教育强市建设先进单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优化资源配置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1.科学规划建设学校,保障学位充分供给

为缓解辖区学前、义务教育学段学位紧缺和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雁塔区委区政府在新建改建和优化整合两个方面双管齐下,持续增加教育投入,推进辖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近三年来,教育投入持续增加,2020年投资12.4亿元,建成投用学校、幼儿园7所,新增学位9030个;2021年投资11.9亿元,建成投用学校、幼儿园9所,特教学校1所,新增学位9840个。优先解决大寨路附近群众需求大而学位供给不足的突出问题,2021年秋季新增开办学校4所,累计增加学位6240个。

推进辖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对老、旧、小型学校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撤销、合并、扩建、联合办学等形式,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如结合电子城片区学位供给与学校分布状况,2020年将航天二一〇小学、航空六一八中学与雁塔区八七七子校进行优化整合,调整办学层次,有效缓解了辖区入学压力,满足了周边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2.扩大公办园规模,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

结合无证园“清零”和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采取“新建、治理、转型、登记”相结合原则,进一步扩大公办园规模。随着系列举措扎实落地,雁塔区学前教育公益性得到有效释放。雁塔区现有幼儿园150所,其中省级示范园16所,市级一、二、三级园86所,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68%。全区公办园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了5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及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均达到了98%以上。围绕“学前教育规范年”“科学保教提升年”等主题,扎实开展科学保教质量提升工作,确保科学双向“幼小衔接”,实现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健康发展。

3.实施“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大力扶持公办教育内生发展

2020年,按照“一校一策”指导思想,对18所市、区级公办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学校集中改造,共计投入资金7325万元用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和配置更新设施设备。同时建立了名校“一带一”帮扶机制,并派驻第一书记督查指导。2021年确定9所西安市新优质成长学校,投入资金390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进行教师技能大赛、教研活动、研修培训、课程建设等软件提升。

4.加快智慧校园建设,赋能教育创新改革

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2.0工程,建立覆盖各年级、全学段、各学科、各专业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两年来,创建智慧校园7所、西安市中小学创客教育实践室建设优秀学校18所、西安市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学校6所。大力开展教育网络化服务,疫情期间,录制区级教学资源2379节,确保“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顺利开展。

5.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深度挖掘教科研资源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坚持开展特色教研与校本研修,两年来开展特色教研活动230余次。实施“名师带动项目”,每年送教40余节,参与优质示范课观摩教师300余人。围绕“减负增效”目标,扎实开展学生学业负担监测和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全面推行“五育”并举,开展思政课创优行动,举办德育讲堂10余次,开展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上百次;全面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国防、科技、劳动教育;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艺术展演活动、劳动实践活动及各类社团活动,全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提升教育治理水平

1.改革办学模式,推动集团化办学

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破解制约学校自主办学和内部治理的体制机制阻隔,优化整合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革和创新办学模式,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重点聚焦“名校+”工程,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加强制度管理,增强管理效能。陆续出台了“教育科研制度”“教师交流实施办法”“视导制度”等十项管理制度,落实“六个统筹”,开展“五个一”工程,全力推进“名校”与“+校”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校园文化、教育科研、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设立专项奖励制度,激发创新热情。两年来,区级财政每年单列专项资金260万,分别对市、区两级“名校+”优秀教育联合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以《西安市“名校+”工程工作考核评价办法》为基础,将名校与“+校”捆绑考核,细化考核方法,侧重质量效能,将群众满意度放在首位;建立了“名校+”再生与退出机制。对连续三个考核年度关键指标持续提升并发展稳定的“+校”,可视情况鼓励其脱离“+校”,成为新的名校,增量名校基础。而“名校+”工作流于形式,连续两个考核年度考核结果较差的“名校”,坚决摘牌,并入其他“名校+”。

升级“名校+”管理模式,实现“名校+”改革新突破。以校地合作、委托管理、“一长多校”、兼并融合、构建“一带一”帮扶机制等多种形式,激发办学活力。2019年,雁塔区政府利用区位教育资源优势,与长安大学基础教育合作,以翠华路小学长大校区形式,将原长大附中、附小与翠华路小学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并率先试点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派驻优质管理团队,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通过翠华路小学优质教育资源输入和长安大学原办学文化的有机融合,学校内部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2020年,雁塔区政府委托陕西师范大学附中全面管理雁塔区第二中学,实行理事会管理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由师大附中校长兼任,统一调配资源,统一实施管理,将陕师大附中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制度系统地移植于雁塔二中,既传承了名校的文化基因,又彰显了自身的办学特色,构建了“全面、科学、精细”管理模式。

“名校+”工程促进了教育资源共享、校际合作与深度融合,打通了不同体制学校之间的壁垒,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两年来,创建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23个,区级“名校+”25个,实现了中小学“名校+”工程全覆盖,紧凑型“名校+”教育联合体数量和全区占比逐年提升,涌现出了大雁塔小学西沣分校、大雁塔小学石桥华洲城分校、吉祥路小学延兴门分校等新兴学校,获得了周边群众的广泛认可。

2.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优秀教师队伍

雁塔区委区政府始终牢固树立教师是教育创生发展第一资源的观点,在政策方面不断加大倾斜力度,确保教师队伍优质发展。

加强学校管理团队改革,增强效能管理。陆续制定了《雁塔区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办法》《雁塔区区属中小学校优秀校园长聘用管理暂行办法》《雁塔区校长职级制实施方案》《雁塔区区属中小学校中层领导干部选拔聘任与管理工作暂行意见》等相关管理制度,推行校级干部“竞争上岗、岗位交流、全员轮训、年度考核”办法,实行中层干部校聘制度,积极尝试校长职级制,推行干部转任交流,完善了学校管理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机制,注重干部管理能力提升。两年来,组织各级各类干部培训 700余人次,遴选176名优秀校园长赴教育发达地区开展访学交流。

推进事业单位编制周转,建立雁塔区教育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注入事业编制326个,优先保障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打破了制约教师引入的瓶颈,为引进优秀教育人才打开了通道。两年来,雁塔区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及特殊紧缺人才引进和公费师范生接收安置等途径,招录补充教师700多人,逐步解决了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使教师队伍更趋年轻化、专业化。

在全市率先推行义务段学校“区管校聘”人事改革,释放人才管理活力。2020年,3个“名校+”、8所学校启动了政府办学校教师“区管校聘”试点工作。2021年秋季“区管校聘”在全区全面推行。通过完善、修订和岗位职责、实际工作量、工作业绩紧密联系的考核办法,初步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教师聘用新机制,进一步扩大了学校自主办学的人事权,激发了学校办学活力和创造性,为学校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有利于促进公办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

建立优秀教师区域统筹机制。通过招聘高层次人才、组建“名师+”研修共同体、完善职称评聘办法等,优化教师学历、年龄、职称结构,打造“三级三类”骨干梯队。两年来培养和认定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500人,树立和表彰骨干型、卓越型教师145人,认定高级职称教师70人,组建“名师+”研修共同体市、区级95个。

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率先履行政府保障义务,出台了《雁塔区教育系统实施绩效工资增量的指导意见》,与公务员同步发放教绩效工资增量,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全区教师工资待遇整体得到大幅提升,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工作热情。

创新保障机制

有力推动三年行动计划实施

1.创新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机制

建立了教育协调保障工作机制,成立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统领、区级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专班和推进校建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全区基础教育提升的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建立了校建项目区级领导包抓工作机制和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领导干部督导包抓工作机制。区人大、区政协定期对教育工作开展调研、检查和指导。区委区政府的制度建设、布局安排,增强了行政推动力,发挥了新时代教育强大的领导力和创造力。

2.全力保证教育资金充足投入

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资金投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投资优先保障,优先落实教育支出责任和教育经费增长法定要求,全力支持学校建设、教师配备、教育改革、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确保三年全区教育总投入不低于30亿元,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铁肩担道义,奋力计民生。”今后三年,雁塔区委区政府将继续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以人民满意为宗旨,以党的领导为引领,以改革和法治为驱动,以实现教育优质高位均衡为目标,以“十四五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南,加快深入推进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