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还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渗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数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思想道德教育虽然未直接体现在数学理论知识中,但其贯穿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适合数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包括永不言弃的精神、合作解决困难的精神及与教材具有一定联系的其他内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充分挖掘数学中的德育素材,将德育合理地渗透于数学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规划、师生问答互动及学生的个体成长目标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基于数学定义,渗透生活德育内容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处处可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小学阶段,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还要积极优化数学教学方法,以生活化的教学设计为基础,选择生活元素丰富的德育内容,利用这些极具综合价值的内容间接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以“百分数”为例,这一章节包括“百分数的认识”“合格率”“营养含量”“这月我当家”四个小节的知识,这四个小节的教材内容都与生活有一定的联系。例如,“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介绍了百分数的定义,要求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写法,理解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以及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可以引入以下信息:(1)北京举办奥运会时,北京地区的绿化率达到了43.1%。(2)前几年,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7%。(3)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近23%,而日本森林覆盖率将近66%。这些数据虽然比较简单、直接,但学生较少接触相关概念,自然会产生一定的疑惑。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中的事例,并提示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事例想一想上述信息的具体含义。阅读教材之后,学生就会对百分数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对教师给出的信息也会有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为学生解释“绿化率”“森林覆盖率”的意思,如绿化率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绿化程度,绿化率越高,这个城市的环境就越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百分数的定义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比如一位学生说道:“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17%提升到了23%,代表着我国的绿化工作做得越来越好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师还可以用案例将现实中包含德育意义的内容与章节知识、定义相结合,引入案例时,可借助实景图、数据图等增强数据的表现力。

二、基于师生互动,渗透思维德育内容

思维德育是以数学思维为基础的较为广泛的德育内容,具体包括严谨的数学学习习惯、积极改正错误的良好习惯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以说教的形式让学生养成这些习惯,但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达成德育目标。语言交流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也是渗透德育内容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将德育内容渗透于任务布置、学生提示与引导等互动过程中。

“这月我当家”这一小节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锻炼学生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应用训练是重点,也是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以教材“练一练”板块的前三题为例,教师先设定小组竞赛规则:学生答题正确可以得到1分,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学生完成答题,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后,可以让相邻的两组学生互换答案,并统计每个小组答对的人数,再让学生拿回自己的答案。同时设定奖励规则:做错的学生思考避免错误的方法,做对的学生思考提升正确率的方法,举手分享的学生可以得到1分。在奖励规则的激励下,一位做错的学生很快就总结了自己计算错误的原因,他认为在百分数的计算中可以进行逆运算,并可以此作为检验方式。这位学生分享之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并示意有同样错误的学生举手,告知这些学生错误不可怕,但要积极分析错误的原因,还要与同学分享纠正错误的方法。同理,回答正确的学生分享“总—分—分”分析题目的方式后,教师也要给予表扬,点出其分析过程中所体现的严谨的学习态度。由此可见,这种以习题互动为基础进行德育渗透的方式,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与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奖励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增强学生接受德育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体验,因人而异,以积极的评价方式引导全体学生自觉接受德育内容。

三、基于实践活动,渗透社交德育内容

社交德育内容是学生合作学习、互相鼓励的理念与态度。数学是一门难度较高的学科,为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难点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便是教师渗透社交德育的主要途径。

以“面积单位”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实地测量教室的面积、篮球场的面积、课桌的面积、数学课本的面积等。还可以为每个小组提供一卷皮尺,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更快、更准确地完成测量任务。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有的小组能够友好合作,有的小组争分夺秒地完成了测量任务。例如,甲组很快分出三个学生下楼前往最近的篮球场进行测量,让剩下的一位学生用自己的尺子分别测量课桌、课本等小物件。乙组因争论先测量教室还是操场,且人员分配产生了分歧,耽误了不少时间。此时,教师应及时介入,帮助学生化解小组矛盾,为学生渗透社交方面的德育内容,告诉学生实地测量操场至少需要两个学生,且这两个学生要一起快速前往测量地,剩下的学生可以测量室内物品,如果时间充足还可以采取双人重复测量的方式提升测量的准确性。

在引入社交德育内容时,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减少自己对学生的直接引导。但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教师却不能放松警惕,当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争执时要及时介入,并结合德育内容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此外,在下一次实践活动之前,教师还要着重强调活动规则,让学生将目光放在合作中,以提升德育的效果。

四、基于差异发展,渗透意志德育内容

意志德育内容主要是指永不言败的精神、勇于挑战困难的勇气、遭遇失败及发现差距后依然乐观的品质等。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引导全体学生,还要有针对性地对个人进行引导。具体来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成绩与能力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面对这种情况。以学生甲为例,他是一位成绩中等的学生,结合其课堂表现、作业及考试成绩等,教师总结了他的缺点:学习严谨性较差,完成作业时常常会因为难题而情绪低落。对于学生甲的情况,教师需从教学的多个环节对其进行意志德育渗透。批改他的作业时,教师应当重点圈出因为失误而出错的题目,并对其进行激励性评价:“××,你的作业整体质量一般,但如果你写作业时能够静下心来,认真读题,并细心检查,那么你的作业质量肯定能够更上一层楼,加油啊!”同时,教师还应当为全体学生制作一个电子表格,在表格中记录他们的进步点,并将表格保存在手机上,每天的课堂或课后阶段,当教师发现某一学生情绪低落时,便可以将进步产生的折线图展示给他,激发他学习的积极性。相较于口头表扬,电子表格更具有激励效果,教师可以将电子表格分享在班级微信群中,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家校携手,共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育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总而言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以数学教学为主、德育渗透为辅,科学、合理地将与数学联系紧密的德育内容融入各阶段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在知识学习、解题能力提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