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语文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议题。不论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获得一定的基础知识、阅读技能以及感悟文字之美、阅读之趣。若语文阅读缺少了趣味性,那么满篇的文字便失去了灵动色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也会随之大打折扣。在文本中挖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让课堂变得活力盎然,将有助于学生爱上语文、乐享阅读。

一、利用课前导入,巧妙激发兴趣

(一)影音欣赏,媒体生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趣味元素的生成有其特有的规律,即一定要与阅读内容相结合、相关联。不少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在课堂上播放搞笑视频,虽然引起了很多学生的注意,课堂整体氛围不再那么沉闷,但是这些幽默元素与文本阅读关系不大,学生笑笑就过去了,未能从中学到任何知识,只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小学语文阅读课上并不是要禁绝搞笑元素,而是应当将其与阅读文本、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心领神会,明白教师的用意,并能从中获取知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基本都选自名家名作,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而文学与艺术常常又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师可以从艺术的角度为文本阅读增添趣味。例如,在教学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或动画片,虽然这类故事早已耳熟能详,但配以相关的影视元素可以让文字内容生出画面感,进而让学生对文本有更好的理解。再如,教学《父爱之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中播放《父亲》这首歌,在悠扬的旋律和动人的嗓音下,学生不自觉地跟唱起来,如此就能让学生迅速进入阅读情境。这种媒体艺术的呈现放在课前导入部分,可以让教材中平实的文字活跃起来,点缀课堂,同时与学生的兴趣点相契合,在潜移默化中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课外引入,新知生趣

每篇课文所体现的趣味元素是大有不同的,那些文风活泼、专门记趣的文章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幽默,但相当一部分文本的阅读需要师生去探索其中的趣味。阅读是非常私人化的体验,教师和学生阅读同样的文本,但产生的阅读感受是不一样的,趣味的体验也因人而异。因此,教师要从全体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探究阅读趣味的常规生成路径,广泛地审视与思考小学生语文阅读中可提取的趣味元素。如果课文本身的趣味性不够丰富,那么教师就要通过其他方式为课文增添趣味,尤其是可以引入学生少有所闻的知识,让学生从对未知的好奇中生发兴趣。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这篇经典文言文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一讲孔子的故事,如尊师重道、发奋好学、传播知识、倡导仁义、游说列国等。从这些小故事中,学生对孔子的伟大形象有了一个初步印象。教师可以结合《论语》中的一些篇章,用简单的话语将其阐述出来,带领学生归纳孔子的优秀品质。而后,顺势提问:“我们都把孔子称作‘圣人’,那孔子是不是非常完美、无所不知呢?”学生受此提问,又结合课前所学新知,一时间不能确定答案,有学生认为孔子并非完美无缺,有学生则认为孔子德行高尚,不会轻易犯错。接下来,教师引入本课《两小儿辩日》:“你们可以想象吗?知识渊博的孔子也会有遇到棘手问题的时候,连小孩子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通过引入新知和所学文本之间的对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文本阅读的兴趣。

二、设计多样课堂活动,让学生体验趣味

(一)课堂游戏,从玩中学

如果说课前导入部分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课堂活动则是带领学生体验趣味的中心环节和主干部分,教师可以视情况而定设计多彩的课堂活动。游戏看似与文本阅读关联度不大,但实际上游戏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所能结合的文本类型也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以文本阅读为基础,从中发掘关联度高、有应用空间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从玩中学的趣味阅读过程。综合来看,小学语文课堂中所能设计的游戏种类有知识竞猜、角色扮演、成语接龙等,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课文,进而针对性地设计可行的游戏活动。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时,由于本文叙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学生容易模仿,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对课文进行复习或创编,如改编为课本剧,在课堂上进行展演及评价。如若条件有限,那么可以通过朗诵模仿的形式让学生进入个人角色,通过对话演绎整个故事。在单元整体教学或者复习课上,教师则可以采用知识竞猜的游戏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回顾式的文本阅读,从小处着眼整合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等,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组织抢答游戏,并准备一些小奖品作为激励,让学生在欢笑声中领悟阅读的乐趣,在游戏行动中学习阅读知识。

(二)综合各科,实践课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敞开胸怀、容纳不同领域的知识,才能够扩展学生的阅读面,沉淀学生的阅读底蕴。事实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虽然都是由作家写就,但其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则是多方面的,从这一角度出发,也能探索其中与学生兴趣点相融合的部分。比如,很多说明文、科普文都在介绍动物、植物乃至宇宙天体等自然科学知识,许多写景类的课文对学生而言则是美的享受,带领学生纵横四海、认识世界。文本阅读的内容指向如此丰富多彩,那么相应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应更为灵活、善于借鉴和融合其他领域的知识。例如,《京剧趣谈》《书戴嵩画牛》《伯牙鼓琴》《月光曲》等课文,都是通过一些小故事为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一些艺术形式。学生中间有学过乐器、声乐和美术的同学,结合音美学科来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将阅读体验融入到多种艺术形式中去,让整个阅读课堂显得趣味盎然。如在教学《书戴嵩画牛》时,教师带领学生疏通文意、解决文言字词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简笔连环画的形式,把整篇课文分割为几幅图景,再配以对话和文字描述。这样的绘画实践活动把文字和美术予以充分结合,让学生通过画笔深入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如在教学《京剧趣谈》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唱京剧,而后进行京剧接龙的课堂活动,学生在学习京剧的时候常忍俊不禁、闹出笑话,但教师要对这种行为予以宽容的态度,重点是要让学生体验艺术活动,并将实践与阅读融为一体。

三、应用课后实践,开拓趣味阅读路径

(一)拥抱自然,创造情境

自然是作家文本创作的灵感之源,无论是写景记物、写事忆人都离不开自然环境的营造和渲染。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环境一般都是把学生安排在几十平方的教室中,而未能真正走进自然环境中,在教学一些游记类、描摹动物类的文本时,学生几乎只能靠想象来完成阅读,阅读的趣味性大大降低了。因此,教师要结合当下的阅读条件,有机会的话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体验文本阅读的意味无穷。例如,语文教材中不乏有对四季的描绘,学生对季节变换的感知是最为直接和明显的,教师不必大费周章地组织学生春游、秋游,只需让学生观察校园中植物的变化,就可以让其感知到季节的变换。比如,教学《蜜蜂》《麻雀》《蟋蟀的住宅》《爬山虎的脚》等自然观察类课文时,教师可以布置阅读作业,让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小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每周进行记录,形成自己的观察日记。学生可以利用放学的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生物进行观察,正如文本作者那般细致的观察一样。小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亲身体验到自然世界的奥妙,探索兴趣被激发了出来,阅读的情境也在此过程中悄然生成。

(二)体悟生活,突出趣味

教师在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凸显趣味性的时候,应当明确这一教学目标并不是挖掘阅读文本的笑料,而是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本身就是趣味无穷的。阅读的益处不胜枚举,但对于阅读经验尚浅的小学生来说,可能并没有多么深切的体会。当然,教师不需要强迫学生完成很多的阅读任务,而是要通过趣味阅读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养成爱阅读、善阅读的习惯。阅读始终与学生共同成长,这一点不仅体现在阅读与自然世界的融合上,更多地表现在阅读与生活的一致性上。《少年闰土》一文中主人公的童年趣事有很多,如海边拾贝是现在很多学生熟悉并且玩过的,虽然是同类事情,但经历也是有差异的。《元日》《清明》这样的节日体验学生也早已有之,因此小学语文阅读的趣味性应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通过挖掘素材来充实学生的生活经历,进而让阅读视野和社会阅历建立有机联系。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课文是着重突出王戎的智慧,教师则可以另辟蹊径提出“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公共道德?你见过哪些不遵守公共道德的行为?”等一系列问题,带领学生一同做社会观察员。这对小学生的阅读体验来说,可谓开启了新鲜视角,在小组互助、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走进社会环境中,把阅读成果转换为趣味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行动中凸显阅读趣味。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趣味阅读课堂的教学实践来自教师对教材文本的深入分析和教学方法的打磨,来自学生对阅读和生活的双重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间应敞开心扉,拥抱阅读、拥抱自然、拥抱生活,将简单的文本阅读变得更加多彩、有趣,让学生从课前导入、课堂活动、课外实践的整个过程中体验到语文阅读的魅力和价值。

作者单位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刘堡镇刘堡学区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