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士官是现代战争中部队重要的作战力量。2012年起,部队正式开始依托地方高职院校培养士官人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较早开展士官培养的高校,在对接部队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打造校内军校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切实提高了所培养士官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定向士官 人才培养

课题:本文系2019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军民融合”背景下定向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9GG008)。

引 言

随着现代战争形势的急剧转变,部队快速适应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脚步正在飞速加快,战争双方对弈的核心力量正在逐步下沉至部队基层。作为日常训练作战、官兵管理教育、武器装备修理维护和使用操作主要力量的士官,在军队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已逐步成为真正影响部队建设成效、左右战争胜负结果、决定国防安全保障的重要因素。

当前,世界各军事强国军队的士官比例也都在逐步提高,其中英国军队的士官比例为38%;法国军队的士官比例为37%;日本自卫队的士官比例为47%;美国军队的士官比例为70%。我国军队目前的士官总体编制数基本为士兵总数的一半,训练骨干、武器装备的重要操作和维修岗位、建制班班长等相关岗位几乎都是由士官来担任,特别是海军、舰艇等一线作战单元的士官所占员额比例达到了70%。士官是快速生成、有效储备和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关键,是各国进一步深化和持续拓展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

国内定向士官培养现状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2012年,教育部和原总参谋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工作的通知》,部队正式开始联合地方的高职院校共同培养士官人才,这种方式不但有效增加了部队士官人员的来源途径,提升了士官人才的培养质量,也为学校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探索校内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扩大整体影响力等提供了机会。2012年,定向培养士官在全国7个省和11所高校首先开始,经过近几年的不断选拔和增加,到2019年,全国一共有49所国家核定的地方高校面向18个省市自治区,为部队培养定向士官人才,其中本科院校6所、高职院校43所。在高职院校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9所、省级示范校14所,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学校4所。陕西省目前有3所高校承接此项工作,这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高、社会声誉好、专业布局与部队所需较为匹配,为部队士官培养工作提供了强力保障。

定向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特色鲜明,军工历史悠久。2015年承接定向培养士官工作任务以来,学校从专业培养、技能提升、日常管理、文化浸润、环境营造等方面不断优化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培养质量,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工作。

1.对接部队需求,着力培养工匠型士官人才

以部队军技改革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核心,调整和聚焦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向。优化专业设置,主动顺应部队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能转变的要求,精准对接军技改革需求,构建体系完备的军民融合专业体系结构。将定向培养士官专业打造成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为空军、陆军以及其他国防力量提供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素质过硬、技术技能拔尖的军中工匠。

(1)优化培养方案

联合成立由用人部队、指导院校、行业企业等多方人员组成的定向培养士官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人才培养方案起草研究、论证审定及教学实施各个环节,发挥各方智力、人力优势,将军队技术改革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时反映到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中,全面体现产教融合、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按照“军政训练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岗位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五大模块构建士官培养课程体系,严格遵循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实现部队军技标准对接教学标准,分别制定和完善了专业教学标准、公共基础必修课标准、实践教学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置标准)等,全面落实教育部和部队有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要求,建立对接职业标准、服务部队需求的标准体系。

(2)关注技能培养

将航空新技术发展中所用的新标准、新规范引入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全面提升学习者技术技能的含金量。面向全体士官学员开展各类专业技能比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着力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突出、职业素养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1+X”证书制度积极引入定向士官的培养过程中,毕业前士官生必须至少获得一种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士官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军企校三方合作,与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学校和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中飞产业公司深度合作,依托飞机陈列区、机务实训场,以及机舱舱盖训练室、航空座椅训练室等12个实训室,提升航空类专业士官生的机务维修基本技能水平和专项维修保障综合能力,提高士官生对航空装备维保的适应能力和对先进装备的基本技能储备运用能力。

(3)强化过程管理

完善并严格落实士官生预警、淘汰、补充管理办法,建立定向士官的学籍“预警—淘汰—补充”管理机制,联合指导院校、用人部队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开展士官学员定期的军地联合考核评定,对达不到要求的学员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对教育后仍无法满足考评标准的学员严格淘汰,确保士官学员思想稳定、技能合格,满足部队的用人需求。针对已经赴部队服役上岗的士官毕业生实施常态化调研跟踪,建立完善培养质量跟踪反馈机制,了解分析士官学员校内教育内容与部队岗位需求的匹配程度,及时对学校相关方案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实现士官招生、学校培养、部队使用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和相互促进。

2.落实立德树人,着力提高士官生军政素养

将“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航空精神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切实构建军工文化、航空精神和航空校园文化对士官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导航、魂魄塑造、行为规范的重要作用。

(1)构建文化培养体系

将企业塑造品牌形象的CIS战略运用到士官教育教学全过程,将“航空报国、追求卓越”为精神内核的航空军工文化和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核心理念的高职文化有机衔接,实现“工”与“学”两种文化的深度融合,重点在核心层、中间层、表现层融入精神文化、行为(制度)文化、物态文化,实现人才培养的融通,形成士官生对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视觉形象的认同,深化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利用学校所在地特有的航空区位优势,积极打通校地文化围墙,促进军工、航空文化在士官培养过程中的有序流动。创设对接平台,积极沟通产教、校企相关主体,融通航空、军工两种文化,聚集校内文化资源,打造军工文化突出、航空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实现士官生的文化浸染和文化认同。将职业发展、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六个方面组成的航空职业素质分10学分,分阶段、分重点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将航空职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课堂教学、融入教材、融入学生头脑中,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培养军工职业精神和航空职业素质。

(2)搭建文化培养平台

以各类教学活动为载体,广泛利用“讲好航空、军工故事”的课堂教学方式,推进具有学院特色的“航空、军工文化”课程改革,专门开设军事概论、航空航天概论、航空文化大讲坛等相关课程,有效联动第一和第二课堂,营造具有航空职业氛围的实习实训课程。以航空科技馆、校史馆等场所作为文化载体,让士官生对“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航空精神可见、可触、可感。以学校文化建设各类机制为载体,健全完善相关规范制度,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文化育人方式,不断提升士官学员的文化培养水平。以航空、军工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搭建“航空文化进校园”“航空职教论坛”等一系列沟通交流平台,实现教育和航空产业、学校与航空企业在理念、文化、精神上的相通和认同。以学院融媒体为载体,不断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将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有机融合,形成弘扬传承航空精神和军工文化的浓厚舆论氛围,通过传播可视化、活动直播化、移动优先化等方式,使士官生成为传承弘扬航空、军工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

(3)注重文化培养方式

通过开设军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防与安全教育等军政理论课程,加深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及军事理论的理解。通过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主题班会等,培养士官生的爱军尚武精神和献身国防志向。利用区域内照金革命根据地、习仲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践教育基地,培育士官生“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实施“军事化管理与6S管理”结合的育人模式,建立完善“宿舍→班级→区队→队部→学院”分层管理机制,制定《西航职院士官学员手册》,将日常管理成效通过制度纳入士官学员综合素质测评,高度重视队列和体能训练,不断严格标准、持续狠抓落实,定期开展验收考核。

3.结合实际需求,着力打造高标准校园军营

依托无人机应用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两个专业群,建设一批满足士官人才培养需求,具有产教融合性和军民融合性双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按照士官人才培养要求,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100万元提升营区环境氛围;投入200万元扩建标准化军事体育训练场地和训练设施;投入7000万元建设高标准的士官公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1∶150的比例配全配强学员队长,确保士官教育和管理科学高效。选配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组建士官教学团队,积极引进具备部队工作经验和具有一定军事背景的人才从事士官培养所需人员的管理工作,并定期组织参与部队院校学员管理培训和学习交流。目前已逐渐建立起管理规范、纪律严明、条件优良、特色鲜明的高标准校园军营。

结 语

士官人才培养是部队和高校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的课题。要在体制机制、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下功夫;要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资源优化配置方面下功夫;要在整体硬件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内勤服务保障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总结经验,在文化建设方面下功夫。通过在士官人才培养过程中积累和探索的专业建设、学生管理等宝贵经验,不断优化聚焦院校专业体系和专业方向,提升院校现有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补充和丰富校园文化氛围,有效提高院校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关雅囡.军民融合视角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再思考[J].法治与社会,2011(3).

[2]周长峰.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育军队人才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

[3]程凯元.深化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继续教育,2014(4).

[4]陈善德.专业技术士官升级培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2013(1).

[5]王晓璐.深化推进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2014(4).

[6]陈明贵.士官教育融入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9).

[7]程炜.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3,26(2):35-37.

[8]徐芳.军民教育融合式军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

[9]姜鲁鸣.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N].解放军报,2016(6).

[10]邱凯.军民融合式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8.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