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近年来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改革举措,本文以“教育学原理”课程为例,以“教师的职业与角色”为内容,采用混合式教学,设计实施了融入思政元素的专业课程教学案例,以期实现专业课程的精准教学。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精准教学 混合式教学

课题:本文系延安大学高教研究计划重点课题《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高等教育办学思想与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旨在让课程思政的理念在各地、各高校形成广泛共识,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全面提升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格局愿景。

课程思政目标导向下的精准教学

1.精准教学

精准教学是Lindsley于20世纪60年代根据Skinne的行为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起初面向小学教育,后来发展为用于评价任意给定的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框架。精准教学是指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依据课程指导思想,通过数据对教学进行准确定位,并与学生的发展实际相结合,设计精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基于学生生成数据的教学活动等方式,使整个课堂可度量,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精准教学已逐渐形成由精准学情分析、精准目标分析、精准内容分析、精准路径选择和精准教学干预等核心环节构成的教学流程。

2.课程思政目标导向下的精准教学

教育学原理是师范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该类课程的思政目标旨在通过课程教学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突出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培育爱国守法、规范从教的职业操守,培养学生传道情怀、授业底蕴、解惑能力,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融入思政元素的精准教学,关键在于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精准自洽的匹配设计。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基于专业认证标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难点,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精准自洽的匹配度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难点,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只是教学内容在认知层面的理解与习得,还包括对学生尊师重教和理想信念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阐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现象。

课程思政目标导向下的精准教学设计

1.课程简介

教育学原理是面向2020级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一第二学期开设,主要是针对教育技术20级学生开展课程思政目标导向的混合式精准教学。讲授内容为第七章“教师与学生”里的第一节内容“教师职业与教师角色”。

2.教学设计思路

该研究采用混合式教学,分别从“思政视角”和“学科视角”通过观摩教育家的视频和案例解析,向学生呈现尊师重教、理想信念和科学精神三个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教育家的案例视频故事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标准要求,在认知层面(C-cognition)让学生明确教师的职业标准,并唤醒其树立教育信仰的意识,在情感方面(A-affection)激发学生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在行为层面(B-behaviour)引导学生用“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在实践行动中严格要求自己,自主成长为一名综合素质过硬,对学生发展能够产生正向影响力的教师。在“迁移应用”环节的案例分析中,通过对“包老师事件”的分析讨论,间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通过分享反思成果等手段,及时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

3.课程思政目标导向下的精准教学设计

通过对教师职业和教师角色的学习,引导学生从职业认知的角度了解教师职业的发展脉络,能够自主阐述教师职业的特点、意义及教师的多元化角色,进而使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教师观、职业观,尽早树立“当一名合格教师”的理想信念,激发和引导学生走向自我发展的成长之道。具体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4.课程思政目标导向下的教学实施过程

案例的教学设计分为两条主线,分别是认知教学主线和思政教学主线。其中认知教学主线为显性线,思政教学主线既可以视为隐性线,也可视为显性线。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如表2所示。

认知教学主线采用了混合式教学的模式。首先,通过直面讲授,让学生实现对基本知识的全面掌握。然后,围绕“好老师的标准”开展互动讨论,随即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带着思考观看视频,让学生通过主题讨论对基本知识进行巩固和转化。最后,通过布置小组学习任务(案例分析题)实现对基本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思政教学主线在面授环节开展,分别依托认知教学的后两个环节(巩固与转化、迁移与应用)的相应教学活动隐性融入。通过梁启超和一本无字的入党教科书、徐特立的视频案例,引导学生接纳和认同好老师的标准。然后通过主题研讨与案例分析两个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践行,依照“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循序渐进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并实现自我。同时,在案例分析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盲目迷信权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之后借助习近平总书记同北大师生、北师大师生座谈会上的两次讲话,进一步深入感悟“四有”好老师的标准。

5.课程思政目标导向下的教学实施效果

课后利用学习通发布“分享学习反思感悟”主题回帖活动,通过浏览学生们的学习反思,明显感觉到该课程对学生内心的触动及其思想的影响,学生们普遍认为对教师这一角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师范类的大学生,应该积极建设自己的思想,培养良好的三观,丰富自己的学识和专业素养。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课程思政的目的就在于唤醒学生的发展潜意识,激发他们的成长内驱力,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精准教学评价

课程思政改革的落脚点在于课程的育德功能,在于个体德行正向发展变化的程度。对于个体而言,能够明大德、讲公德、守私德是个体德行发展的理想境界,然而如何有效评价个体德行的品质却是课程思政改革的难点。对个体而言,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知、情、意、行的矛盾运动和全面、协调统一发展的过程。对于课程教学而言,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过程既可以按照隐性顺序实施知育、情育和意育的教学环节,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德育认知发展规律,随机无序地实施知育、情育和意育的德育过程。这样一来,对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自然也就停留在知育、情育和意育的范畴,“行”是个体接受德育之后的外在行为体现,而且是内化于心的常态化外显行为。由于“行”大多出现在课堂教学之后,而且对个体行为的追踪记录并非易事,所以,对于课程思政的精准教学评价,只能通过课堂观察学习者在知、情、意等认知层面的心理反应,在课堂内外对反思感悟的交流互动及其内容来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进而精准定位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可见,课程思政背景下的精准教学评价重在对学习者知育、情育和意育等认知层面的反应评价和学习者自身的反思感悟评价。

结 语

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实际上是丰富和提升专业课教学内涵的发展过程,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的有效途径。课程思政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大学生德育发展规律的灵活驾驭,取决于巧妙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课程思政目标的匹配度,也就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精准程度。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课程思政是今后高校开展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常态化方向,“门门课程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是未来高校课改的必然趋势,对教师而言,基于课程思政目标的精准教学设计,也将成为高校教师的成长方向,其关键在于教师对教育理念的及时更新、对课程内涵的深度理解、对课程育德功能的精准把握和自身教学的实践勇气。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5-28).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郭君红,主编.数据驱动的智慧课堂——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

[3]秦丹,张立新.问题与优化:课堂精准教学的现实审视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9(11):63-69.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