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大学,有一支名字响当当的团队,他们是“三秦楷模”,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他们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的肯定与问候。这个团队就是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王建新教授带领的中亚考古队。

从1999年提出“中国考古一定要走出去”,到2009年正式走出国门、进入中亚,这支团队通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从陕西、河西走廊到新疆东天山、中亚,在广袤的丝绸之路沿线开展考古调查、遗址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首创性的重大考古发现,取得了中国科学家在中亚考古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担当。

“使命担当” 一位中国考古人的“坚定信念”

“中国考古学一定要走出去。”1999年,王建新在中国考古学会年会上说道,这也成为他接下来二十多年矢志不渝的方向。

作为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陕西省丝绸之路考古中心首席科学家,从事考古工作近40年的王建新有着诸多身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身份是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长。

1982年,由于出色的表现和优异的能力,王建新毕业后留校任教,从此开启了漫漫教育之路。他坚定地认为要用“中国话语”阐释丝绸之路的真实历史。为此,他放弃已经熟悉的研究“舒适地”,将月氏作为研究方向,重启丝绸之路考古。作为首位在中亚开展考古研究的中国学者,他带领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数百次往返陕西、甘肃、新疆与中亚,提出了“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理论,打破了学术界长久以来“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论断。

2001年,甘肃河西走廊的考古调查工作刚刚起步,在一次长途行驶中王建新不幸发生交通事故,八根肋骨骨折,所幸,从“鬼门关”捡回了一条命。很多人都认为王建新会放弃后续的调查工作,令人意外的是,在几个月的努力治疗和康复训练之后,王建新又一次回到了西北的野外调查工作之中。

在何军锋的记忆里,导师王建新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2002年,何军锋跟随王建新一起前往新疆尼勒克进行考古调查工作。本以为自己的老师大伤初愈,应尽量避免攀高攀险等工作,可是在调查、拓摩岩画时,王建新却总是冲在最前面。那段时间,王建新总是早上第一个起床,挨个将学生们叫醒。上山描绘岩画时,因山势陡峭,最危险的点他总是自己上去。晚上回到驻地,当学生们已经筋疲力尽时,他却还要伏案工作到深夜。

王建新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和信念坚持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履行着自己对党的忠诚和庄严承诺,矢志不渝地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尤其是在选择了走出国门,在世界考古学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这条路以后,他的爱国情、抱国志吸引着周围的师生加入到中亚考古队,凝聚和推动着这支队伍不断壮大、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群英荟萃” 为世界考古事业凝聚“中国智慧”

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是以王建新为带头人,以西北大学考古学科优秀教师和科研骨干为中坚,吸收国内外高校师生和科研单位广泛参与、长期奋战在丝绸之路沿线开展考古发掘与研究的一支教学科研团队。现有西北大学骨干教师9人、在校学生12人,国内外19家合作单位的师生38人,团队师生总体规模已达59人。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跨学科、多元化的优秀人才,王建新不设门槛,凡是喜欢考古、志在考古的学生他都愿意倾囊相授,全力栽培。

习通源是西北大学电子科技2000级本科生,因为对考古的热爱,在攻读硕士时,毅然选择了与自己本科专业天壤之别的考古学,王建新看到了习通源的喜爱与坚持,让他做了自己的学生。习通源也没有辜负导师的信任,2014年获得考古学博士学位,如今已是考古团队的主力干将。此后,在王建新的悉心指导下,多位跨专业报考考古学的学生都在考古学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各个研究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丝绸之路考古团队走出国门。

境外考古工作不仅政治环境多变、工作环境恶劣,高强度的体力消耗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这样的艰辛并没有难倒中亚考古队,他们不仅在野外考古发掘工作中始终冲在第一线,率先完成工作量大、难度高、挑战性强的探方发掘工作,在生活中也时刻以团结师生凝聚人心为大局,从饮食起居到精神状态事无巨细地互相关心和帮助。“这既是一个优秀战斗集体,也是一个快乐大家庭。”乌兹别克斯坦籍留学生苏河说。

截至目前,中亚考古队发表研究性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等10余篇,指导研究生论文5篇,合作举办3次成果展、2次国际学术会议,1次国际专业培训。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典型”等称号。

“抽丝剥茧” 为丝绸之路考古提供“中国方案”

自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系统地提出“丝绸之路”概念之后,欧美和日本学界持续关注丝绸之路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成果。长期以来,中国学者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主要限于境内。即使到了20世纪末,中国考古学界也还未能真正走出国门。在中国之外的考古学研究领域,中国考古学家几乎没有发言权。

面对这样的状况,王建新说:“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这也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丝路考古不应该只有西方视角,也应该有东方视角。同时,我们的工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促进人文交流、文明相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作。”

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确立了“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的学科发展定位和方向,有计划地重启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王建新带领团队从河西走廊西部开始进行了持续多年的考古调查,截至2005年,在东天山地区发现了不同时期、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古代游牧民族聚落遗址600多处,还对在东天山巴里坤石人沟发现的一处大型古代游牧民族聚落遗址进行发掘。这次发掘,是国内首次对古代游牧聚落遗址进行的科学系统的发掘。考古队判定,该遗址群内的晚期遗存很可能与月氏有关,这一成果入选中国“2007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3年12月,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署的联合考古合作协议代表着中乌联合考古队正式成立,双方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西天山地区进行了连续多次的系统考古调查,发现了数十处不同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存。中亚考古队通过梳理相关学术史,比对周边同类资料,识别并确认《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的古代中亚康居和月氏的考古文化遗存,廓清了这两类文化的特征与分布范围,是我国考古学家在中亚考古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2016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媒体发表题为《谱写中乌友好新华章》的署名文章时指出,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西北大学等单位积极同乌方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工作,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了重要努力。2016年6月22日,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百忙之中专程会见了包括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在内的中方考古队员,高度评价了他们已经取得的工作成绩。2019年6月11日,时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一行专程来到西北大学转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的亲切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的肯定与问候,既是一种莫大光荣,也体现了总书记的殷切期盼,更是考古队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王建新说,考古队会牢记重托,潜心躬行,传承践行西北大学“艰苦创业 自强不息”的精神传统,把科学精神、报国志向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实践,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需要。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