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作业作为一种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巩固提升的手段在小学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1年的下半年新学期开始,国家大力推动实施“双减”政策,以减少学生、家长、教师的教学负担。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阶段作业管理“高投入、低回报”的困境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并结合作业管理优化的内涵和目标对小学阶段作业管理提出了优化策略。

■ 小学阶段教师作业管理现状

现阶段,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常常会习惯性地以作业数量为标准。许多学生刚开始完成时字迹工整、正确率高,但做到后面慢慢产生了疲倦心理,而且,小学阶段的作业布置主要以同步练习册为主,但这样的作业形式较为固定,导致了学生对作业和学习的兴趣均不高,更多时候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做作业。另外,小学阶段同步练习册上的习题综合性都比较强,学生每次交上来的作业质量经常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没有很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

■ “双减”政策下小学阶段作业管理优化的内涵和目标

“双减”政策背景下,减负增效简单来说就是减少负担、增加效益或效能。基于小学阶段作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优化减负增效即是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增加学生学习良好效果”的有机统一。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师的教学思想应该积极转变,改变从前唯考试成绩的思想,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教学的过程性以及对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整合材料能力、思维能力、拓展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正视作业的功能和价值。但对于“习题轰炸”“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应该加以摒弃。

小学阶段作业管理优化的“受众”是学生,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将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后作业看作一个紧密联系的过程,因此,要更好地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课下作业质量的提升打好基础。

■ “双减”政策下小学阶段作业管理优化策略

1.作业内容:重“质”轻“量”,教师精选作业内容

对于作业的布置,教师要坚持重“质”轻“量”的原则,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当堂或是本阶段检验自我学习成果或是巩固提升的作业内容。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布置作业时要避免机械性重复,比如每天让学生背几首古诗等内容,在重视小学低年级学生基础的同时,让学生少做题,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题;对待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好好把握考试和教学大纲的难度,在布置同步练习册上的课后作业时有选择地让学生做。因此,小学教师要精选好作业内容,让每个阶段的小学生都能打消对作业的恐惧,引导其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2.作业形式:多样化,教师推进合作作业与个人作业的融合

对于作业的形式,教师要推进合作作业与个人作业的融合。在布置合作作业方面,让每位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并答案等方式有自己的答案和思考,从而解决中等难度的作业问题;在布置个人作业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基础和比较有难度的题目。基础的作业强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稍有难度的作业则要求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将课堂学习的成果转化,实现对个人学习能力的拓展。

3.作业选择:自主化,教师尊重学生能力差异

为避免出现统一布置作业,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重选择、轻统一,按照学生实际需求有层次地布置作业。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布置作业时应该重视基础题练习,比如与课文内容、教学内容有关的检测题、分析题、辨别题,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而对于阅读拓展这类题目则应有选择地布置;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基础题的练习量可以少一些,多一些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巩固提升题,同时适当补充一些能力拓展题,激发学生对求知的渴望,提高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要求。

作业管理是教学的重要部分。随着“双减”的进一步落实,小学阶段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素养,优化作业管理,以此来促进教学的进步。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