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在他的《小王子》里写道:“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仪式感”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是人们对传统文化与礼仪的关注和回归。“仪式感”可以是新春佳节时亲朋好友的欢聚,可以是每周一学校操场上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还可以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北京天安门广场震撼世界的大阅兵仪式。“仪式感”带给我们的是庄重,是有序,是敬畏和专注。生活需要“仪式感”,我们的数学学习也离不开“仪式感”。学习有了“仪式感”,学生就能静下心来,专注对待学习这件事,在全身心地深度参与中体验学习过程,获得成就感。数学教学“仪式感”是指学生能按一定的步骤和要求,有序完成固定“格式”的书写及思考,在脑海中形成特定类型、特定解法和规范动作的一种分析问题的策略或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仪式感”的教学活动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在不断地参与中学习数学,收获知识,快乐成长。

那么,如何创设数学教学“仪式感”呢?“仪式感”要求教师直面教学中发生的问题,结合具体问题创造性地运用“仪式感”策略,在细节处着眼步骤,在步骤中规定动作,在动作中渗透方法,通过可操作性强的活动改善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一、在“仪式感”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是一项重要的数学能力,可以说数学中所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计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即使练习得再多,计算的准确性还是不能令人满意,总是会出现各种低级的错误。如,将加号看成了减号,将减号看成了加号;两步计算只算了一步;看错数字,漏题或漏写得数的情况时常会出现。究其原因:学生认为计算特别简单,在思想上不重视,缺乏“仪式感”造成的。对此,笔者在讲授计算时,让学生熟记这些“规定动作”的口诀:“做计算时,要做到小手指着,眼睛看着,嘴里读着,心里算着。”

每次做计算题前,笔者都要带领全班学生齐诵口诀,检查学生的手有没有指题,眼睛有没有看题,嘴巴有没有读题,有没有做到手、眼、口一致。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题的“规定动作”,在这种“仪式感”的作用下,学生再也没有犯过漏题等低级错误了,他们从“仪式感”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做计算题的积极性更高了。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题因为步骤的增加,一些口算能力较弱的学生出现的错误较多。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设置了“一画、二标、三计算”的“规定动作”,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仪式感”。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时都能做到“一画”——先在第一步下面画出短线;“二标”——在短线下标出第一步的得数;“三计算”——再用标出的得数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经过这一训练,学生混合计算的准确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在“仪式感”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情境为学生分析、解答问题。学生用加减法知识解决乘车问题时,笔者要求学生在“手指、眼看、口读”的同时,圈画出题中的主要信息,并根据题意计算结果,以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仪式感”,让学生在“圈一圈、标一标”的过程中,认真审题,准确理解数学信息的意义,把握其中的数量关系,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例如,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来有8人,汽车到达西工大站下车5人,上车9人,现在车上共有多少人?让学生标注出“-5”“+9”。又如,教材中常会有这类问题:“一些小朋友站成一队,从左数小明排第5,从右数小明也排第5,请问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再比如,将一根木头锯4次,能锯成几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面对这些数量关系较复杂的问题时,他们只是通过简单读题进行分析,往往无法准确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而出现了错误。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还是让学生根据“一画、二标、三计算”的规定动作,通过有序操作体验“仪式感”。“一画”——先根据题中的信息,用〇代表小朋友,把这队小朋友画出来;“二标”——在图中标出每一部分或整体所对应的信息;“三计算”——数形结合,直观观察。学生根据图中部分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很快就能列出算式、解决问题了。在锯木头的问题中,学生用不同的线段表示木头和次数,在画的过程中不仅一眼就能看出结果,还能发现锯木头问题中次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仪式感”训练,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拿起笔画一画、标一标,化抽象为直观,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仪式感”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受益终身。数学对书写、画图等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学生要高度重视,要在“仪式感”中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画习惯,力争做到精益求精。

例如,一年级学生写数字时,有个别学生总是书写随意,不准确、不规范,常常写的0和6分不清,0没有封口长出了小尾巴,6又写得不伦不类像数字0。在练习和测试中,经常有学生因为0和6书写不规范而出错。对此,笔者要求学生结合儿歌写数字:“0像鸡蛋圆圆的,6像豆芽有尾巴”,针对0和6的特点,在边说边写的“仪式感”中学生很快就养成了规范书写数字的好习惯。又如,在两种图形比多少的问题中,有学生经常出现画图随意、不准确、不到位,没有一一对应、位置不美观、信息标注不完整等问题。在“仪式感”训练中,笔者要求学生做到“一比、二标、三对应”。“一比”——先读题看图,根据信息比一比哪种图形多,哪种图形少,相差几个;“二标”——在图中对应位置用数字标出数量;“三对应”——在上下一一对应的位置先用直尺画虚线,再对齐横线画出图形。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画出的图形既规范又美观。

四、在“仪式感”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众所周知,教学离不开评价。学生在充满“仪式感”的评价中可以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关注和肯定,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同时,同伴的客观评价对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每天正式上课前,笔者都会留出一点时间对前一天的作业进行讲评,将挑选出的优秀作业和存在问题需要改进的作业进行匿名展示,让全班学生评价、谈感想。学生积极性高涨,特别专注地盯着屏幕上的作业,边观察边思考,有的学生主动反思了自己的作业情况,有的学生积极地提出了改进意见。有“仪式感”的作业评价活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笔者惊喜地发现,再不用每天唠叨书写要求了,学生的作业质量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提高了很多。

又如,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计算,计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都会坚持进行常态化的计算练习,笔者发现,尽管教师一再苦口婆心地强调要细心、要检查,但总有部分学生计算时会出现低级错误。由此看来,说教的作用并不大。于是,笔者组织了有“仪式感”的奖励活动,学生每天5分钟的计算测试完成后,笔者都会对细心、不出错的学生进行奖励,如给满分的学生集体拍照,颁发自制的小奖状,发自购小零食、小文具等。这样一来,学生每天一下课就会围着我:“老师,我今天特别细心,我全对了吗?”“老师,我今天计算全对了,快颁奖吧!”“老师,我昨天错了一道口算,今天我一定要全对!”学生对计算练习的兴趣空前高涨,计算的准确率也一天比一天提高了。

总之,小学是培养学生“仪式感”的关键阶段,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应该结合课堂教学活动,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仅要将“仪式感”应用于数学教学中,还要将其与有效的“思想方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仪式感”化无形为有形,变无意为有意;才能让无声的数学发出“声音”,引起学生的注意;才能让抽象的逻辑变得更为直观。“仪式感”是一剂“良药”,学生在它的指引下,能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逻辑,扎实的数学基本功有很大的作用。希望我们能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坚持下去,不断总结反思,在整合、优化中丰富和充实“仪式感”,努力打造充满“仪式感”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