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部分教师对语文学科的定位仅仅停留在识字和作文的层面,没有认识语文学科的重要价值。语文教材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材料,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带领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

然而,多项调查研究表明,理性的论述与教学实践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只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片面追求高分,甚至将学生的分数与教师评优选先资格相挂钩。这种机械化的培养方式、单一的评价模式,导致教师只能采取题海战术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学生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能表达的、鲜活的个体。语文教师要落实人文关怀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从不同层面引导、教育学生,对平时不爱学习但善于发言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对经过思考和努力积极发言的学生要加以肯定并给予奖励,对后进生的进步尤其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

语文课程要落实人文关怀,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十分关键的。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领悟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就十分考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了。叶圣陶在《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中把属于基础训练的精读能力分解为六项: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需要综观大意的,应当综观大意;言在意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其中后四个能力都是文本分析能力,教师如若能够结合文本带领学生将这几个方面解读得清晰明了,语文课也就成功了大半。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讲授《再别康桥》一文时,将自己的研究及对文本的解读巧妙地融入朗读和研讨环节,他的《再别康桥》实录与反思取名为“和学生一起沉醉”,主要有以下两大教学环节:第一,朗读环节。学生一开始朗读缺少感情,李老师故意用轻柔的语气读气势宏伟的《沁园春·长沙》,用重重的语气读宁静轻柔的《再别康桥》,学生便理解了朗读就是理解、品味,接着李老师又为学生介绍了《我所知道的康桥》,便将学生轻松地带入诗中。第二,研讨环节。李老师将自己的解读和有关知识融入学生的讨论中,他问学生:你觉得哪一句、哪一段、哪一节打动了你,能说出理由吗?学生说到了夕阳、金柳时,李老师便问:徐志摩当时只看到了这些东西吗?为何不把他看到的都写入诗中?学生答道:没有选中的景物与诗人的情感没有联系。李老师又趁势说道:这些景物最能体现他的情感,也就是说他的情感最能通过这些景物来体现。这就是意象。比如金柳就是意象,不全是柳树,带上了作者的感情。这样一来,这个看似理论性很强的问题就被李老师轻而易举解决了。

再以杨绛的《老王》为例。老王之特征:一曰“苦”,一曰“善”。老王关爱善待他人,身体极弱之时还将好香油、大鸡蛋送“我”。然而,“我”却未能及时给予他关照,致使自己抱憾终生,愧怍不已。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愧怍”之因,这样学生就会得出“幸运者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不幸者,让他们尽可能地回归幸福生活”这一主题。在拓展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面对不幸者,我们应如何去做”。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就会认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更热爱生活,关爱他人。

悠悠五千年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蕴含着丰盈厚重的人文精神。“见贤思齐”“诲人不倦”等使学生获得宽厚谦逊的品格;品评离骚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学生学习探索奋进之精神;鉴赏《岳阳楼记》,让学生领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从而关注国计民生,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倘若语文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这种回归本真、关照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则必定会达到理想的境界。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七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