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追求功利的阅读目标,而是要注重文体的形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想要让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具有浓厚的“文学味”,教师必须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极为重要的方式。《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也要求通过优秀文化来熏陶和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与审美情操。但是,推动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民族的自豪感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即便有众多具有内涵的文言文作品,还是有许多学生认为文言文的学习极其枯燥无趣,大多数的学生缺少阅读和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究其原因,部分语文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并熟练背诵文言文的内容。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深度体会文言文作品的内涵,从阅读中寻找“文学味”。


一、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阅读悬念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一开始就使用悬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积极性。在提出问题的环节中,教师针对学生感兴趣和理解不清晰的地方展开提问,这样可以深层次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针对学生有错误认知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提问。这种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让学生对阅读文言文充满兴趣。

例如,《桃花源记》一文显现出陶渊明的人生价值观和梦想,为了推动学生自主研究分析这个主旨,教师在学生独立阅读时设计出众多思考题,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思考。其中一个问题是:“文章中描述的桃花源风景优美、适合居住,那么渔夫为什么要选择离开呢?”这个思考题让学生充满疑惑。还有的学生迅速提出了新的问题:“渔夫答应不对外人讲述桃花源的事,为什么会打破承诺呢?”教师首先表扬了提出问题的学生,并且让学生根据这一系列悬疑问题展开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学生逐渐认识到:“桃花源在陶渊明的心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但是因为人具有较多的世俗欲望,因此渔夫留不住,并且还会使用这些信息来寻求富贵。”教师接着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作者心中的圣地为什么会是桃花源呢?作者是如何产生这样的想法的呢?”这个思考题促使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自主学习是和被动学习相对立的新型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需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导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公,不被他人所支配,自主地完成学习和阅读任务。然而,文言文的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对学习的方向比较困惑,并不了解分析的具体切入点。若是可以设计出悬疑性的问题,便可以让学生把握好自主学习的方向,这样的学习效果也会符合教师的预期。

二、优化诵读方法,促进阅读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名言特别符合文言文的学习。一般而言,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难度较大,有较多的生僻字,只有反复学习才会理解和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相较于其他文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1.文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体裁和表达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阅读方式也有所不同。依照教学目标的不同,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地挑选阅读和背诵的方式。文言文的体裁多样,如说、赋、议、序、论、铭等,针对不同类型体裁的文言文,需要使用不一样的诵读声调,再结合具体内容,明确诵读的感情与语调。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在教学生字读音和含义的基础上,对语气、语调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针对课本中的核心文章,语文教师需要凭借范读、详细讲解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核心句型和重点词句语法等的阅读方法。比如,韩愈的《马说》中多次出现“食”字,但是这个字在不同的语义下读音并不相同。在“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食”代表“饲养”的含义,所以读作“si”;在“一食或尽粟一石”中,“食”代表“吃”的含义,所以读作“shi”。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字词内涵的基础上正确阅读。

2.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诵读方法,如默读、朗读等,还可以使用角色扮演和小组问答等方式。这样能够解决学生在语调、语气和停顿方面的问题,指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言文的内涵与情感。

三、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写作特点

许多优秀的文言文作品在对人与物的描写上极具特点,可以精确地抓住人与物的特征,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如果想要体会文言文作品的“文学味”,教师也要将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重点寻找描绘精彩的句子,让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思考、理解其把握人、事、物特征的方法。

例如,在《曹刿论战》中,作者把曹刿、鲁庄公等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研究这些人物形象的特征,寻找作者描绘人物使用的方法。如将“曹刿”作为分析的实例,学生能够知道他是一个爱国勇敢的人物形象,学生分析出:“即便曹刿认为‘肉食者鄙’,然而依旧主动请见,这可以展现出他十分关心国家的安危,并且不卑不亢,勇于向权贵讲述自己的观念。”除此之外,学生还研究了课文中的语言描写,认为曹刿的讲话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曹刿没有直接提出想法,反而是率先反问鲁庄公,让鲁庄公进行自我反思,这种说话方式很有艺术特色。”还有的学生研究了曹刿的战争策略,并且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曹刿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能够迅速抓住出战最合适的机遇。我认为这部分的内容较好地体现了曹刿的聪明才智和军事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使用类似的方式分析鲁庄公的人物形象,简述其特征。如此,学生便会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文言文写人、绘物的方法多种多样,不仅可以从外貌和语言等层面展开详细的描写,还可以采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应用对比、反衬等表达方法。教师在教学生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分类赏析课文,学习其语言应用与表达的技能。

四、促进主旨理解,提升阅读思维

许多文言文作品的语言简练,但是内涵丰富。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内涵,研究事物的因与果,以辩证的思维来观察事物。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所发展,但如果想要迅速品味作品的含义难度却很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指导学生了解文字表层的含义,并采用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最终体会文章的核心内涵。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进行教学时,在讲解理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对话,以分析和模仿的方式,感受邹忌在语言上的智慧。又如,一位教师在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进行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组织学生展开朗诵比赛,让学生带入情感朗读,注重语气、语调,继而感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内涵。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三峡》是主要描写景物的文章,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寻三峡的照片和视频等,让学生更具体、直接地体验三峡的魅力。这样,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文言文语言的精妙,还感受到了文字和视觉上的冲击。结合文章来观赏三峡风景图片,学生便可以较好地理解描绘三峡的语句。教师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直接体会文言文描绘的风景,学习时便不会感到无趣和乏味。

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核心要素。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文言文的教学只是关注学生的应试能力的训练。教师在尝试完善文言文教学时,需要对目前的教学方式加以反思。为了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理论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试着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把对话和朗诵融入到教学的环节中,并且融合多媒体教学方式给学生呈现出丰富的内容。

综上所述,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追求功利的阅读目标,而是要注重文体的形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作品展开对话,让学生与作者共情,更加深刻地理解文言文中的“文学味”。

作者单位 甘肃省岷县蒲麻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