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课堂上,对学生发问、质疑意识的激发,需要从问题意识培养入手。问题意识,反映了学生对历史问题思考的主动性。但在教学中,学生不会问、不敢问、不爱问的现象突出。教师要用好课堂每分钟,在呈现历史知识的同时,更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师生交互环境,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纳入到教学中。


一、搭建问题情境,让学生会问、敢问、爱问

问题意识反映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主动思维与质疑,教师要关注学生,引领学生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一,以生为本,让学生会问。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历史课堂搭建可视化学习情境,可以利用图文、视频素材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培养其对历史的立体认知。如,在学习“屈辱的岁月”时,引入《虎门销烟》《林则徐》等影视素材,让学生先观看、再反思,逐步了解中国近代所遭遇的屈辱。看到虎门销烟的画面时,学生内心会升发无限的感慨。我让学生思考:“林则徐为什么要主张销烟?”讨论后,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说林则徐销烟是我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虎门销烟’体现了当时林则徐所倡导的禁烟运动,更是维护民族尊严的光荣之举。”有学生疑惑:“既然林则徐禁烟导致‘鸦片战争’,为什么还要说他是民族英雄?”回溯当时的历史情景,学生认识到:英国很强盛,中国很疲弱,“虎门销烟”是中国对英国的反抗。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缺乏原料产地,而我国却拥有丰富的资源。虎门销烟后,英国借机发动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影像资源的呈现,让学生将历史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课堂上,要呈现历史知识中的“矛盾点”,要从认识历史事件的观点异同上,让学生去比较、去反思。在学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时,要求学生分析中外资本主义萌芽有何不同,分别从政策、资本、市场、技术等领域,展开对比分析。学生从这些问题中,逐渐引出西方的重商主义政策、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西方国家在对外殖民扩张中,剥夺中国贸易权,也让中国丧失海外市场。

对问题意识的激发,要让学生敢问。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提问环境,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提出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倡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如,围绕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工业革命等,让学生展开讨论。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提问题的学生给予奖励,让学生敢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如,请学生思考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事件的历史意义。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知识储备,去提出质疑,激发历史学习兴趣,从问题中感受历史情境,激发创造力。

二、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力

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运用历史知识去发现问题,学以致用。如,在学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教师提问:“从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历史事件中,你可以想到什么?为什么说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推进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基础?”请学生观看与上述事件相关的图片资料,引领学生去发现问题。请学生联想中国历史,思考几个第一,“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是?”等。如围绕南昌起义,请说明其时间、领导人、过程和意义。学生通过自读历史材料,了解到周恩来、贺龙、朱德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时间定在1927年8月1日,与我国“建军节”是同一天。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起义军已经占领了南昌,却还要南下广东?”这个问题很好!对于当时的战事情景进行分析后,学生发现南下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实力,也为后续的北伐做准备。对于八七会议,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叫八七会议,难道是8月7日开的会吗?这次会议的历史价值是什么?”确实是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开的会。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学习历史,不能局限于对历史知识的认知,还要深入到历史问题中,引领学生去质疑。“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问题意识的培养,更要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结合历史事件,延伸与该事件相关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大胆提问。即便是学生的问题提得不正确,教师也要给予鼓励。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历史问题中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整合、归纳的过程。强化学生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提出独特见解,敢于突破常规,从新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如,对秋收起义的理解,联系影视剧中对秋收起义的描述,请学生思考:“中国当时的社会局势如何?秋收起义让中国共产党看到了什么?找到了哪条道路?”

三、优化教学内容,问题意识融入教学全过程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在实践中融入问题意识。历史课前,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教材知识点、学情分析,适当融入预设问题,便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围绕这些视频素材,教师设计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如何理解‘武昌起义的重要意义’?如何理解‘孙中山创办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利用问题预设,让学生围绕历史事件进行全面思考,增强对历史本质的把握与审视能力。

在历史课堂上,要适度融入问题设计。对历史问题、历史知识的揭示,不能是传统的直截了当的讲解,而是要善于设问,引领学生去提出问题。如“辛亥革命”学习中,对于辛亥革命相关历史事件的梳理,请学生分别从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评价展开讨论。在背景方面,我们读秋瑾的《如此江山》,让学生从诗歌中想象“当时中国是怎样一种局面”,再联系“屈辱的岁月”,让学生思考:“基于中国当时的社会物质、思想、军事基础等,起义时机如何选择?”在过程方面,我们引入史料,让学生对照观看湖北军政府旗帜、中华民国旗帜、国民党旗帜,请学生思考武昌起义的意义。接着,围绕武昌起义,对其成功的原因进行梳理,“武昌起义对清政府而言意味着什么?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宪法是什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行剖析,其意义有哪些?”针对辛亥革命评价方面,请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给中国人的思想带来了哪些影响?孙中山提出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中,‘同志’指的是谁?”这些问题的不断延伸,让学生透过历史问题,深刻感知历史课的魅力。

四、构建平等师生关系,评价中激活问题意识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关系要平等,要转变教师“一言堂”观念,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敢质疑,才能在思考中提出问题。在学习“华夏之祖”时,我放映了西安黄帝陵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认识华夏的祖先。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难道我们的祖先是炎黄吗?”有学生发问:“我们的祖先是类人猿吗?”对中华民族而言,炎帝、黄帝是我们的祖先。如在炎帝、黄帝时期,人们建造宫室、挖掘水井、制造舟车,识文字、谱音乐等。有学生提出:“大禹治水中的禹是谁?”我们从远古历史中知道,炎黄两帝后,出现尧、舜、禹。尧帝简朴,克己爱人;舜帝宽厚,以身作则;禹帝爱民,与民共同甘苦。

历史课堂上,课堂评价的运用,既可以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够发挥激励作用,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如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让学生分析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之间的历史关系,并通过评价引领,让学生抓住各个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

总之,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单凭教师去解读,学生的自主意识就难以激活。教师要主动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问题中走进历史、探究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