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新时代劳动教育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把握育人导向,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还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劳动创新和创造能力。劳动教育刻不容缓。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渗透劳动教育,落实劳动教育,长期实践劳动教育。


一、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主导,渗透劳动教育

1.强化班级常规,规范劳动奖励机制

在学生入学时,教师就应紧抓常规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在文具摆放方面,在课前准备时学生就能将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整齐、规范地摆放在桌面指定位置,并将自己的书包拉好拉链后统一挂在课桌的一侧。在物品归纳方面,能将自己的餐盒、抱枕等摆放在固定位置,外套正确挂在靠椅后背上。在生活技能方面,能自己系鞋带、有序排队接水、吃完饭后能将自己的餐盒擦拭干净。在打扫公共卫生方面,能主动擦黑板、倒垃圾、洗抹布、扫地、拖地等。对于常规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进行鼓励、表扬、发放表扬信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给全班学生树立榜样,营造班级热爱劳动的浓厚氛围,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养成积极劳动的优良习惯。

2.充分利用劳动课,提高学生对劳动的认知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劳动课的时间,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性。一年级的劳动第一课是“劳动全解析”,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刚入校时就明白劳动的理论知识及意义。此后,每周的劳动课都有不同的主题,开展相对应的劳动活动,如“擦桌子我最棒”“我是扫地小能手”“垃圾分类我最行”“整理我的文具盒”“拖地我最棒”“擦黑板,我能行”“整理图书角”“学习清洗餐具”“教室换新颜”等,这些劳动活动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了劳动的重要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劳动的作用。教师要利用好每一次劳动课,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因为劳动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必修与选修结合,劳动内容因材施教

劳动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学会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劳动技术,学会生存的本领。由于年龄、个人爱好、性别等的差异,学生的劳动能力也就有差异。所以,劳动课应在必修的基础上设置分学段选修。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又可以在此基础上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小学低段可以开展泥塑、收纳、分类等选修课程;小学中段开展种植、缝纫等选修课程;小学高段设立航模、烹饪、机械木工等选修课程。这样,不但丰富了劳动课程,还能让学生发展兴趣爱好,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4.利用节假日,体会“行走”的劳动教育

学校一定要利用好每年的劳动节,开展劳动教育,致敬劳动者,比如向抗疫志愿者、医护人员、教师、农民、工人、军人等学习。我国有很多节日都处于学期的中间,学校可以结合这些节日,对学生进行“行走”的劳动教育。例如,植树节到了,可以让学生扛起锄头,带着树苗,去田间进行一次植树活动;清明节到了,可以让学生去烈士陵园扫一次墓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节日里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也在劳动中传承了文化。此外,要引导学生利用好周末的时间。学生可以相约到学校、公园、社区等进行劳动宣传、清洁等,用自身的小举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劳动中,感受劳动的魅力。

5.校园绿化与学科融合,在校内渗透多样劳动教育

学校给每个班级规划出一片小菜园,实行责任到班制度。教师可以带领班级学生在自己的小菜园里种上蔬果、花草,既实用,又能美化学校的环境。学校每月对班级进行量化考核,让师生都能参与到劳动中去,在校内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此外,劳动不是狭义的“务农”,而是与现代科技、园艺、生态、技术等众多知识相结合的,富有创造性的一种活动。我们要将劳动课与科学课、美术课、习作课、体育课等相结合。例如,可以和学校的“大科创”项目进行融合,将“STEAM”课程、机器人制作、3D打印等融入其中,尝试研发一些自动机器人来协助学生进行体力劳动;可以在进行校园绿化的同时,开展绘画、习作比赛,将美术课和习作课放到室外进行,绘制每次劳动的场景,或写一写每次劳动时的过程、心情、收获等;甚至体育课上,也可以举行锄草比赛、施肥比赛等,来达到劳动即锻炼的效果。在多学科相互融通的大环境下,在学校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

二、以家庭为基础,家校共育,落实劳动教育

1.家长以身作则,树立劳动光荣的家风

家庭在劳动教育中起基础的作用。要树立劳动光荣的家风,让孩子感知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劳动者是快乐的。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误把劳动当成一种惩罚。比如,孩子作业没有按时完成,或者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情之后,家长都会罚孩子进行扫地、擦桌子等这样的体力劳动。久而久之,孩子从小就体会不到劳动的快乐,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劳动是被迫的、带有惩罚意味的,感受到的是劳动带来的痛苦。所以,家长不能把劳动当成惩罚,而是要让孩子从小主动劳动、愿意劳动、热爱劳动。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家里积极劳动,树立勤奋能干的形象,将家里收拾得干净整齐,那么孩子也会学习家长的这种优良作风。家长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就让孩子养成了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2.孩子主动参与,形成家务共做意识

在进行家庭劳动时,家长应鼓励孩子主动参与,自己动手,坚持不懈地进行家庭劳动。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劳动的机会,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劳动计划与分工,各司其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孩子来说,自己的文具自己整理、自己能洗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等,家长不要过多帮助,促使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在自己的事务完成之后,孩子还可以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扫地、擦玻璃等。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劳动中来,形成家务共做意识,通过劳动体味快乐、成功与收获,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3.教师分段布置,落实家校共育的目的

低段学生以自理能力养成、独立自主的劳动为主,从衣食住行用出发,结合学校劳动课的内容,奠定好劳动技能的基础。可布置以下劳动任务:每天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洗漱;会使用七步洗手法洗手;会自己清洗小件衣物;会叠衣被,主动整理个人物品;饭前盛饭、摆碗筷,饭后将碗筷放到洗碗池,清洁桌面、地面;学会对垃圾进行分类等。中高段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劳动技能,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可以在家完成以下事务:能主动保持个人卫生;能主动协助家长将衣物分类,自己的小件衣物自己洗;能主动叠衣被,整理房间,将物品摆放整齐;能主动帮助家长扫地、拖地;能主动饭前盛饭、摆碗筷,饭后洗碗、擦桌子;能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在家长的指导下,掌握各类厨具、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等。

三、以社会为依托,与时俱进,践行劳动教育

1.积极开展劳动系列活动

学校要依托西安市曲江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劳动主题的系列研学活动。可以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去学习烘焙、体验陶艺、亲近自然,在亲身的实践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我校毗邻曲江多处旅游景点,可以定期组织“我是景点美容师”等活动,带领学生去景点感受历史文化的同时,帮助环卫工人锄草、捡拾垃圾、清除小广告等;还可以结合陕西“全运会”,践行志愿劳动教育。

2.将传统习俗与劳动结合

在节日里感受劳动的乐趣,在劳动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二十四,扫房子”,春节清扫房屋既是跟过去的一年作告别,又是希望用干净整洁的家迎接新年新福气的到来。家长可以组织孩子来一场大扫除,让家里窗明几净,来年有个好年景。当寒假遇上春节,当年俗遇上劳动,就实现了寓教育于劳动当中,使学生在参与中丰富知识,在体验中寻觅年味,以劳立德,塑造品格。

3.致敬疫情期间的劳动者

结合时事,进行劳动教育。疫情尚未完全解除,仍有很多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保障着城市的正常运转,他们是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环卫工人、奔走在大街小巷中的快递员、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他们都是城市的英雄。疫情期间,他们默默为市民筑起一道抵御病毒的屏障,他们是最伟大的劳动者。学生可以采访疫情期间的劳动者,寻找身边最美的劳动者,学习他们的劳动精神,并向他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践行劳动教育,能让学生增智、增能、增信,亦能提升学生的智慧、技艺,培养其对生活的热爱。劳动带给学生的硕果,不仅是锻炼了生活能力,更是磨练了意志。所以,劳动教育刻不容缓,学校、家庭、社会必须通力合作,切实践行。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