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标要求的落地,新高考改革的明确,新教法运用的实施,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变革。要想改变课堂“满堂灌”的局面,我们就要用有效、有趣、有意义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从而使整个课堂“活”起来。那么,我们具体该用怎样的问题来激活语文课堂呢?笔者以《鸿门宴》教学为例,探究如何用有效、有趣、有意义的问题来激活课堂。《鸿门宴》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所选的第三篇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很值得探究,我们不妨来看看。


一、项羽发怒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似乎并无讨论的价值,因为在选文开始时就已明确: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后,项羽就“大怒”了,并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因此,看起来是因为曹无伤让人告密,才让项羽很生气。可敌方叛徒告密是好事,为何要生气呢?真的是因为告密的内容吗?我们来看看,告密的内容中共有三句话:一是刘邦要当王,二是子婴要当相,三是刘邦很贪财。那么,这三点真会让项羽“大怒”吗?

我们来分析一下,关于第一点这在攻打秦军时就有约定的,怀王与大将们早就定下赌注——“先入咸阳者王之”,这一点项羽是知道的,所以他不会因为刘邦说要称王就大发雷霆。关于第二点让子婴当丞相,要是给怀王当丞相,项羽也是不会在意的,因为他早已架空怀王,给一个亡国之君当丞相,他固然是不会发怒的。要是给刘邦当丞相,那也不可能让他生那么大的气。关于第三点那就更不可能生气了,因为刘邦贪财,这是义军都会有的“毛病”,刘邦有这个“爱好”,项羽也是无所谓的。那么问题就来了,项羽到底为什么生那么大的气,发那么大的火呢?

其实,太史公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大量信息,这也就给出了我们问题的答案。我们细品一下文中第一句,看能发现什么?第一句“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这一句,一是说明刘邦把大军扎在“霸上”(陕西西安东边),军队扎在这里意味着什么?抵抗。这就是摆好了要和后面来的诸侯一决高低的姿态。项羽来了后,看到这样的架势,会有什么感受?心里肯定不舒服。二是“未得与项羽相见”,什么意思呢?就是刘邦没有第一时间来拜见项羽。不来见项羽,这让项羽很生气。“你刘邦这个泗水亭的小亭长,还敢给我摆这么大的谱。即使你先打下咸阳,我来了,你也应该早早地夹道欢迎。你不但不欢迎,还敢严阵以待?你这明明是没把我当一回事,你不把我当一回事,就证明你心中无我,不在意我。我能不生气吗?”所以说,刘邦的这个态度才是让项羽很生气、很上火的根本原因。后面的冰释前嫌,也很好地反证了这一点。

这就如同热恋中的男女因一件事情发生矛盾,女方很生气,男方却觉得很无辜。男方的无辜是因为不知道女方为什么会对很小的事情生那么大的气。其实,女方的生气不是因为这件事本身,而是因为男方不在意自己,心里面没有自己,把自己不当一回事,不重视自己而已。她的生气本来就和事情的大小没有关系,她关心的只是自己在男方心中的地位,而不是事情的大小。我想,项羽这时的感受就如同发生矛盾后女方的心情吧!

二、范增为什么说服不了项羽?

作为一个旁观者,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认为范增劝服不了项羽,那是因为项羽过于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可我却认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范增不了解项羽。为什么说范增不了解项羽呢?我们来看看文中第一段,当项羽大怒发出“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吼叫时,范增赶快“火上浇油”。他先是从“实”的一面来说,“你看刘邦,在山东时贪财好色,到咸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由此可以看出‘其志不在小’。”一个贪财的人不贪财了,一个好色的人不好色了,只能说明一点,他有了更大的贪欲。然后,再从“虚”的一面来说,“吾令人忘其气”,刘邦具有“天子气”,是要当天子的人,他不就是你最大的敌人吗?范增从“实”和“虚”两方面进行论述,双管齐下要“急击”刘邦。虽然范增的说辞有理有据,可项羽听进去了吗?其实并没有。为什么听不进去?因为“实”的一面和曹无伤告密的第三点不相符,这就为劝说打了折扣。“虚”的一面,可信度不是很大,因为项羽是一个靠实力来说话的人,这虚头巴脑的说法,他是不会在意的。所以,项羽在范增讲完之后没有做任何表态。

而范增不了解项羽,就如同一个闺蜜不了解她的女朋友和其男朋友为什么闹矛盾,然后找人倾诉说“我要和他分手”一样。作为闺蜜,你要是不了解女方的真实想法,就可能会顺着女方的意思说“那就和他分手,男方如何的不好等”,这样的做法也许是对的,但对方真能听进去吗?男方一来道歉,可能一切就烟消云散了。

这时的范增就相当于这个女闺蜜。不了解情况,就劝不到点子上,有时候只会让自己处于一种令人尴尬的境地。后面刘邦来谢罪,宴席不杀刘邦,直到最后让刘邦全身而退,这也充分说明了范增压根就不知道项羽想要干什么。当项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重视”后,气自然也就消了。

三、项伯和樊哙的说辞为什么让项羽无言以对?

《鸿门宴》中有两次让项羽无言以对的情景:一是面对项伯的劝谏,二是面对樊哙的指责。项伯从刘邦那里回来以后,对项羽讲了这样一段话:“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听完这几句话后,竟无言以对,只能“许诺”。这里项伯的话,起到了劝服项羽的目的了吗?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句话中有三层意思:一是摆事实,没有沛公,你就不会到这里。二是警告,人家有没有功劳?要是攻打他,这样不义气。三是建议,不如好好对待他,这样就能显示出你的大义。这里的哪句话让项羽无话可说呢?只能是“义”。讲大义,守大义,这是项羽的道德标准,所以当项伯讲完这句话时,项羽自然无话可说。樊哙的指责也是从“义”的方面打动了项羽。樊哙说:“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你看,樊哙就很了解项羽。“你不要认为我家主公不在意你,他一直在等你来,他是很在意你,很重视你的。”项羽听完这话,内心肯定是很舒服的。“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他有功劳,你却要杀他,这和暴秦的做法有什么两样,秦因为不讲“义”,最终导致灭亡,你要是也这样,那你也就是一个不义之人。我认为大王你不是这样的人,你要这样做,那你的“人设”自然就会坍塌,天下谁还会认可你。试问,一个把“义”当作生命看待的人,听完这样的话,还会有什么话可说?这也就是项羽无话可说的原因。

四、刘邦凭什么敢去见项羽?

之所以刘邦敢去见项羽,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不得不去。以当时的情形去见项羽,那是没有办法的无奈之举。正如张良所问“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所答“固不如也!”人家项羽兵马40万,自己只有10万。四个打一个,自然打不过。打不过咋办?只能去见项羽。二是有保障。这里的项伯简直就是“雪中送炭”的高手,他一来,又是“吾得兄事之”,又是“约为婚姻”,可谓是下了血本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在给明天的安全买保险啊!别说,这个投资还很划算,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要不是项伯,那个项庄还真有可能在宴席上杀掉刘邦。第三是有对策。我想刘邦是深谙项羽的为人的,所以他明白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该以何种姿态去见项羽。心中有了主意后,内心自然不会恐慌。你看他第二天见到项羽所说的话“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是什么意思呢?我也没想到,运气那么好,走在了你的前面。如此放低身段,就是想让项羽明白:我不如你,你不用和我一般见识。第四点武力保障。是谁呢?当然是樊哙。他的武力值到底有多少?能让项羽佩服的人,你想想,那武力值肯定低不了。

我想正是有了如上的这四点,刘邦才敢大着胆子走上“鸿门”的险途。以上的几个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和学生进行讨论,会让语文课堂变得有趣、有效、有意义。若教师能在备课时不断挖掘问题,上课时生成一些有效的问题,那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就可以被激活,学生也就不会感到学习枯燥无趣了。所以说,用问题探究来激活语文课堂,是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育才田家炳中学 秦汉新城郭旗寨学校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