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现笔者围绕新教育其中的四个行动途径,结合我校的实际做法,谈谈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重视培养师生的阅读习惯,并把阅读当成一种常态。开学伊始,由我校教科室为全体教师选定一本教育专著供教师阅读,如蔡颖的《优秀教师的十项修炼》、张文质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以及我校特级教师贺渊的《教育低眉注视》等,我们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并做好读书笔记,学期末要开展读书沙龙,选出4~6名优秀代表在分享会上予以交流,这一举措很好地营造了学校的阅读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将影响和带动他的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推荐优秀书目,教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开展读书比赛,让学生课前两分钟分享读书心得等,如此就能逐渐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与书为友,与智慧牵手,让书籍为学生开启一扇心灵之窗,同时也能打造“书香校园”,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师生的个性风采和精神面貌。每学年学校都会利用“世界读书日”举行相关阅读活动,并在校园的LED屏上展示标语,学生代表在红领巾广播站宣读倡议书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旨为营造“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每个班级建立图书角,打造“书香班级”,各班充分利用墙报张贴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渲染读书气氛(如板报上设置“好书介绍”“阅读快递”“××读后感”等)。我们还利用每周五的社团活动作为学生集体阅读交流的时间,开展了“我与书的故事”“好书推荐会”“诵读经典”“读书博览会”“名人名言”等活动,提升了师生共读的乐趣。利用碎片化时间,我们举行“智慧碰撞、亲子共读”活动,每位学生建立“家庭小书架”,与好书交朋友,开展“我与父母共读一本书”的活动,阅读后与家长共同制作“读书记录卡”,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近两年来,学校积极为师生阅读提供必备条件,增设了一间图书室,添置了许多有益的书籍,如朱永新有关新教育方面的书籍、课改教研方面的书籍、学生喜欢的动漫卡通、科技等方面的书籍。每个教室还设有图书柜,每条走廊设有图书架,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师生随时进行阅读。为了提高师生的阅读视野,我们还为其订购了教育刊物,如教师受用的《陕西教育》《西部教育》《榆林教育》《绥德教育》《小学语文》《小学数学》等,为学生订购了《少年智力开发报》《少年月刊》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注重校本教材的开发和资料的收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成果汇编继《寻梦》之后又整理编辑了《追梦》,未来我们还将编辑出版《圆梦集》;读书体会《最是书香能致远》之后,又整理编辑了《腹有诗书气自华》供教师校本研修使用。

二、以校为本,构筑理想课堂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是实现新教育理想课堂的关键。我校每学期推行人人一堂公开课,这一堂公开课的展示也是授课教师本人认为最理想的一堂课,展示之后还要向全体教师做汇报交流:课前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由个体初备、集体研备、再个体展示交流;课堂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后注重反思。听完之后,集体研课教师进行评课议课,反馈结果,教师要按照“2+2”的形式,不仅要说出课的优点,而且还要提出建议或意见,使展示教师在交流中得到提升。同时,这也是对公开课真实信息的反馈,收效甚好。反馈结束后,各组上交听课记录表,并整理存档。我们的评课议课重在发现问题、指出问题,以便日后更好地提高和改进。

作为我县首家“语文主题学习”的实验学校,2016年9月起,我们全面推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遵循“以校为本,立足实际,实验跟进,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在摸索中前行,在学习中创新。通过几年的实践,教师现在都能抓住课文重点精讲,不仅凸显了单元主题和每课要点,不同学段还尝试“阅读交流课”“略读整合课”“习作指导课”“读书汇报课”“整体预习课”“主题识字课”等不同课型,有效引领学生进行着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为他们的海量阅读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这一举措也提升了教师理解教材、应用教材的能力,为构筑理想课堂起到了积极作用。

真抓“传帮带工程”,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打造名师团队。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资源,先后邀请了省市教学能手做优质课展示,让学校教师外出培训后再开展校本培训,让部分外出教师做新教育、信息化教学方面的专题讲座;学校还组织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希沃应用能力培训、硬笔书法培训、语文主题教学研讨会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培训为突破口,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一年成形,三年成才,五年成名”的奋斗目标,通过听课、学习、交流、指导,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提高,不少青年教师在短短的两三年内迅速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通过传帮带、“青蓝结对”的方式推动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打造人人都能上理想课的完美团队。

三、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从缔造完美教室开始

教室的美化布置,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师生的情操。教室的布置要突出班级主体,有寓意的班风名称、班级精神,有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有班歌班徽,有班级公约、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责任清单、集体合影照、星级评比台,推进每月一事等。小小的教室,大大的梦想。各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构思、精心布置,营造出了一个个主题鲜明、色彩鲜艳又各具特点的班级文化氛围。比如,筑梦班的班级宣言是“追逐梦想,快乐启航”,班级愿景是“我们齐心协力,保护自己的家园,课间轻声漫步,课中书声朗朗。早上起来,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我们面带微笑,追逐自己的梦想,快乐的扬帆启航,在筑梦班里,师生间应该会产生很多很美好的故事……”再如,星辰班的班级宣言是“散若星辰,聚如银河,星辰携手,势在必得”,班级愿景是“让我们在人生的长河中闪耀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这些完美教室让“四壁说话”,让每一面墙都能成为“无声的导师”,成为孩子们活动学习的乐园,更成为孩子们心灵依附的温馨港湾。缔造完美教室,文化构建是目标与愿景,课程研发是路径与策略,评价跟进是激励与保障。让孩子们在教室里体验班级文化生活,能够很好地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总之,教室的空间是有限的,但育人的愿景是无限的,我们要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育人的作用。所以,新教育实验“教室是图书室,是阅览室;教室是实践场,是探究室;教室是操作间,是展览室;教室是信息资源库,是教师的办公室;教室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教室是共同体成员学习、生活的栖居室……”在此得以充分彰显。

四、家校合作,携手育人

家校合作是学校与家庭携手,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教育行为,家校合作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上,更体现在班主任、科任教师平时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个别教师认为家访作用不大,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的事,何必费神去家访,这是一种偷懒的说法,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事实上,对于问题学生,教师上门家访非常有必要,而且当你进了学生的家门,你的好多疑惑才能迎刃而解,也才能对症下药,收到良好的效果。每学期的家校共育交流会,学校和教师都要做好准备,校长要向全体家长做一个报告,报告中要体现学校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体现一种办学理念和治校方法,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和家长做好深度交流,要区分对待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家长会上,学校对一至六年级多名家长代表就学校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三评一访”问卷调查。此外,每年秋季入学第一周星期六,我们都会召开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家校携手共同教育新生的习惯养成。家长会的召开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融洽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家长会的召开,也进一步促进了家校共育,增强了双方的沟通和信任。同时,与家长的交流也是对全体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业务能力上的再培训和再提升。突出家校共育的主体,是对今后工作的有力推进,我们并不是把家长请来开批判会,而是为了不遗余力地宣传正向教育。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学习、上课提升,教室是我们发挥才干的重要舞台,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 ,而家长是协助我们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密切伙伴。新教育实验中明确提出“营造书香校园、构筑理想课堂、缔造完美教室、家校合作共育”,为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掌舵导航,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认真学习新教育,践行新教育实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更好地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应有力量。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江德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