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职业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有了一定基础的语文素养。学习《弟子规》是根据职业班学生的心智特点与预期目标所制定的,是以“走出校园、逐步走上社会”的理念为依据,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对他们日后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格以及良好的职业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生活语文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文化素养,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

二、国学的定义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泛指中国传统文化。我国古代比较重视蒙学教育,编写了不少国学启蒙教育读物。例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古文观止》等。

三、国学的背景

我国自古重视儿童教育,教育使学生增长智慧,提高修养,健康成长。古代启蒙教材的特点是字句简单明了,内容浅显易懂,《弟子规》更加适合培智学生的心智特点;用最简短的言语教授学生养成孝顺、和睦、勤劳、好学、谦虚、自律等传统美德。

四、《弟子规》成为职业班语文课程的原因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以学规形式对儿童进行学习指导和品行修养的教育三言韵文,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阐述了儿童居家、在外、待人、接物以及在学习上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我校职业班课程的结构分为三大领域:工作人格、职业能力、独立生活技能,其中工作人格这一项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和行为习惯的。

系统学习《弟子规》是教授学生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弟子规》中的“规”指的是规矩、规则,“弟子”泛指学生,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意为用最简短的文字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谨言慎行概括起来,诵读《弟子规》能够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弟子规》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课上教师会结合实际把文中语句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进行翻译,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让他们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以此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弟子规》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质,我们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网络。《弟子规》的诵读,恰好可以教育学生仁义、善良、自强、谦虚、改过、诚信。例如,“泛爱众,而亲仁。”就是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与人为善,让他们知道道德是“1”,专业技能是“0”,如果道德的“1”不存在了,即使再多的技能也只能归“0”。

(二)提高学生的公德素质

虽是培智学校的学生,但同样也是社会人,都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学习《弟子规》可以提高学生的公德素养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

礼仪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文明,一种亲和力,它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培养学生宽容、谦让、热情友好的待人方式,我们要通过实践将文明礼仪和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文明行为在常态化中不断延伸。

(四)提高学生的纪律素质

对特殊儿童进行法制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职业班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此时加强纪律法制教育,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习惯。例如,“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教师在讲这一章节时,要引入古代的一个具体故事,以此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意。

通过近两年《弟子规》的学习,笔者发现它对特殊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直善良的心性。《弟子规》用简短易记的文字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做出了指导,教师应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和教授,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者单位 西安市启智学校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