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标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不断思考,逐渐掌握探究的思路与能力。

一、在兴趣驱动下探究

小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兴趣的支撑,如果没有兴趣,数学学习将变得枯燥无味,一旦他们对数学中的数、形、理等产生了兴趣,就会被吸引,就会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将学生已经熟悉的数、形等数学元素教出新花样,让学生觉得新鲜、好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特性”这一内容时,我发现办公室角落有一个闲置不用的方凳,凳子的四条腿已经严重变形了,于是找了两根木条和一些钉子,连同这个方凳一起带进了课堂。导出新课后,我将方凳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学生一时搞不清我的用意,个个睁大眼睛看着。随后,我把方凳拿下来准备坐上去时,有学生马上提醒我:“老师,千万别坐那个凳子。”我故作惊讶地问:“为什么?”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坐上去会摔倒的”,有的说“凳子的腿已经变形了,很不稳当”。这时,我拿出了木条和钉子,在方凳两端的对角斜着钉上木条,再往凳子上一坐,稳稳当当的。我又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摇摇头,我打趣地说:“这就是我们从今天起要学习和探究的多边形的特性,老师想看看谁最先弄明白其中的原因?”通过这一番操作,我很容易就把学生带进了一种新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因此产生了很强的探究欲,他们的探究之旅很自然就开始了。

二、在认知冲突中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多数能够独立思考,思考的深度也有所增加。

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讲授“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这一内容时,为了使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顺利过渡到新知识,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学生复习旧知识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比赛,在一组题目中加入一道“46-7=?”学生面对这道题时会出现各种情形,有的不知道怎么做,有的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他们虽然觉得自己的结果有问题,但不知道如何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认知上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不提醒,学生也很想知道这道题怎样才能计算正确,结果到底是多少呢。诸多困惑、疑问一下子都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他们迫切地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自然就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了。

三、在动手、动脑中探究

在新课标倡导的以生为本的理念引导下,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计算方法的掌握都离不开探究活动,而探究最常用的方法与途径又都离不开手、口、脑的互相配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行操作、测试、记录、分析、推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动手、动口,还要动脑,这样才能通过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讲授“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把一根6厘米长的细塑料管随意裁剪成了三段,让他们用裁剪下来的三段细塑料管围一个三角形,并让他们仔细观察一下操作过程(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接着让学生分析:能够围成三角形的三段细塑料管之间有什么关系,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段细塑料管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就得出了结果:两条边长的和要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如果有一段细短塑料管小于或者与其他两段细短塑料管一样长,就围不成三角形。之后,我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怎样裁剪这根细塑料管,一定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最长的边一定要小于3厘米)。这样一来,学生在探究中手脑并用,使得数学课程充满了趣味性。

总之,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动手又动脑,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了,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 安徽省合肥市香格里拉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