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是高校专业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任务。管理学作为高校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要重视对其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实现“教书”和“育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管理学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陕西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级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5E008);西北政法大学教改项目“本科导师制在推进‘四个回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Y201919)。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课程思政”日益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拟以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管理学教学改革为例,探索“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高校“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新要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推动了高校立德树人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向所有课程为主渠道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单一课程育人向所有课程思政育人的方法论转变,为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课程思政”是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思想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首要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单纯依靠原来的思政课程教育显然难以适应要求。一方面,思政课程毕竟课时有限;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如果缺乏这样的自觉,往往容易消解思政课程的效果。因此,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制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这就要求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挖掘各类课程和教育方式中包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增长见识,明辨是非,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者和接班人。

2.“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也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大学课堂是知识育人的场所,同时也是道德育人和价值育人的场所。纯粹的知识能够教,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形而上的道只能由教师身体力行去示范、去感化。在这方面,专业课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践也证明,对学生人格、意志、情操影响较大的往往是某一专业课的教师。当前,随着各种思潮的传播特别是网络传播,一些错误的思想很容易“蛊惑”学生。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重视每科教师、每门课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要发挥好每位教师的育人作用,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要求。

3.“课程思政”是汇聚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应然选择

教学活动是高校最基本、最经常、最大量的活动,课堂也必然是大学育人的主阵地。《教师法》总则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法》第八条对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作了具体说明,其中就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所有课堂都要具备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要发挥育人作用。目前,多数教师都能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从行动维度来看,还有部分高校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或者说就如何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办法、路径还不多。提倡“课程思政”,就是要纠正这一偏差、补齐这个短板,解决好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进一步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守好渠、种好田,构筑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整体格局。

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专业教育课程体现思想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学问。可以说,在所有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中,管理学是与实践联系最为密切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管理学教学中更应该积极主动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好地发挥隐性思政教育春风化雨的作用。在具体的实践路径中,要多结合有关学校和教师的探索,总体而言,有以下路径。

1.注重讲好传统故事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离不开历史思维。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出现虽然只有近百年的时间,但是管理思想却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深远。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传说,如黄帝创设制度、尧舜禹举贤禅让、大禹治水等,都包含着管理学的萌芽。自夏商以来数千年的文明史,浩如烟海的文史资料中更是有很多关于管理的智慧,比如顺道无为、重人求和、预谋慎战、依法治理等。事实上,无论是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还是法家的《韩非子》、兵家的《孙子兵法》,都有许多经典论述和案例与管理学相联系。因此,在管理学教学中,既要注重西方管理学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和理论的教学,也要注重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国家自豪感。在实践中,我们也感受到用“中国话”讲管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同时也不妨碍学生对西方经典理论的吸收和借鉴。以陈传明领衔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重点工作教材管理学为例,全书除了绪论外,分为总论、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其中很多篇章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经典的论述,能对理论进行解释印证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在管理学教学中,如果能适时把管理学中的基础知识点与中国传统相结合,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育人的效果。比如在讲授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这一章节时,要是能和《孙子兵法》中的“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的论述结合起来讲授,一方面会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组织的历史、决策者特点、组织文化等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进一步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比如在讲授激励理论的过程中,固然要重点讲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但也可以从刘备使用诸葛亮等事例中感悟“信任激励”的力量。

2.注重用好革命史资源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这是我们教育宗旨所决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理实践的描述、管理问题的分析、管理理论的抽象、管理演化的预测都应自觉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建立的政党,自成立以来走过百年的历程,风风雨雨、由小到大的历程本身就为党孕育出宝贵的管理经验。如管理学很多章节都对应党不同的组织管理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体现了十九大以及之后的重要会议要求。例如,在讲述“计划”章节的内容时,可以针对党从“一五”期间直到“十三五”期间,坚持作计划和规划取得的成就和得失,可以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视等入手,帮助学生加深对“计划”的理解。如在“控制”单元中,可以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对中国政风、社风、民风的影响来阐述制度控制的作用机理。如在“组织”单元中,可以导入“支部建在连上”这一典型案例,便于学生了解组织设计的重要价值。在“人员配备”单元,可以结合毛泽东主席在解放战争时期运筹帷幄,指挥三大战役时选择将领的案例,以及我们党在抗美援朝、创办特区等方面调兵遣将、因事择人等来诠释用人的艺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强专业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一方面可以加强党史教育,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3.注重当代社会实践育人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特别指出管理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因此,在管理学等学科知识讲授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让学生走出“象牙塔”,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如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学课程团队在讲授时,注重以案例为线,将实地现场调研、案例开发、学术研究、课堂教学以及教材建设相串联,从实践中提炼理论案例,再反哺于课堂教学,通过案例扮演、案例分析、案例启发,让专业课堂“动起来”,让教师科研“活起来”,让学科建设“强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课程思政”的考虑,在选择案例时还要突出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如讲授“目标管理”时,可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的脱贫攻坚战,领略习近平总书记高超的管理艺术,坚定不移地抓脱贫目标管理的做法。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指挥脱贫攻坚时,从2015年起每年都有针对性地开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及时完善政策,党中央、国务院与22个扶贫任务省份签订军令状,严格考核,强化督查,传导压力,推动落实,这些生动的实例一定会给学生深刻触动。

4.注重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管理学是研究如何组织和协调人类活动,以提高稀缺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人类福利的科学。管理学的知识与每个学生都密切相关。“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认真挖掘专业课程中蕴藏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日常的专业人才培养中,立足学科特色确立专业课程目标和各类课程群的育人目标,从而在日常专业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相得益彰。比如人生规划其实也是一个自我管理的过程,结合管理学课程内容,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作业,增强学生的互动体验,使其更准确地理解课程内容。如制订计划这一主题,可以要求学生结合时间管理法制订课余时间安排计划,详细到小时,让学生体会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安排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等。这样做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他们做到学用结合、学思结合,让学生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实现育人的最佳效果。

管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展望

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既包括制度、理念等宏观层面,也包括教材、课程等微观层面,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则有协同共创、校内校外联动、理论实务交融等不同的方式方法。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管理学与其他基础课一样,都必须注重课堂育人、全员育人的理念渗透,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最终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目的。

1.实现立德与树人有机结合

思政课教师主讲的“思政课程”与专业课教师主导的“课程思政”二者有机结合、效用相互配合,有助于形成同向同行、共同发力的大思政格局,从而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融入血脉。对管理学的教学,无论是从学校、教研室和教师层面,都必须自觉树牢既立德又树人、既育人又育才的意识,注重发挥管理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是,管理学的主体内容是西方学者总结的话语体系,虽然经过我们的改造,特别是马工程教材的修正与阐发,但话语体系毕竟是西方的。在讲授这些内容时,既要持公允、开放的态度,尊重和认可普遍的管理学原理,鼓励学生大量扩展阅读西方管理学经典著作。但也要注意不能盲目作中西方比较,而是要善用学生喜爱的新话语、新平台、新方式,有意识地从中国思想史、革命史及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挖掘素材,从而既很好地实现管理学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传授的要求,又能给学生以思想政治的鲜活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做到既立德又树人、既育才又育人。

2.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往往涉及文化层面、校园环境、物质层面、管理制度层面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环节。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主要指的是通过各种专业课程、专业课堂和教学方式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思想和价值引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基础是课程和课堂,关键是教师和学生,重心是院系和教研室。要用好课堂主渠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结合专业和课程特色,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开展工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对于管理学教学而言,当前要紧的是要集思广益,修订教学大纲,提升教材的质量和吸引力。进行教学改革,要找准“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学课程之间的内在契合关系,立足管理学科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创新管理学课程话语体系,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同时,课程资源的开发以不影响课程自身的知识图谱、逻辑体系和内在有机结构为前提,并基于课程特色和学校特色进行辅助读物开发、延展资料开发。如基于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影音资料的开发,基于课程实践基地和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课程思政隐性教育与思政课程显性教育所具有的目标追求一致性、教育教学方式接近性和教育教学效果互补性,以利于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课程生态共同体,在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上实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实现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有机结合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前提就是全员参与、全员育人。思政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独立人格、优良品质和良好心智,也要给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专业课教师也需要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本领,拓展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成长成才。要组建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来保障课程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要推动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合作交流,增强课程思政的科学性、吸引性。特别是管理学,在授课时要注重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创造精神、文化素质、人文与科学精神、协作精神、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管理。要完善对教学、教师的评价体系,形成鲜明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并重的导向,引导各科教师自觉把立德与育人落实到言传身教、落实到日常、落实到课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2]韩宪洲.以课程思政推动立德树人的实践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9(23):12-14.

[3]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4-10.

[4][5]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6][7]陈传明 等.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1,3.

[8]吕志奎,易雅婷.公共管理学:守正创新打造治国理政之学[EB/OL].http://www.cssn.cn/zx/xshshj/xsnew/202007/t20200713_5154489.shtml.

[9]马亮,顾晓英,李伟.协同育人视角下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等教育,2019(1):125-128.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