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互联网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资源和平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高校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爱国主义的新任务、新要求,用好互联网这个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方式,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完善机制、创新方式、打造载体、深化实践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师生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关键词] 互联网 爱国主义教育 对策研究

课题:本文系2020年西安市社科规划基金课题“互联网时代西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课题编号:ZX29);2019年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应急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Sz314);2018年陕西省学校共青团研究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指导意义研究”(课题编号:SXGQT2018ZDA02)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加强爱国主义作过重要论述,指出 “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还同时强调,“互联网已经成为今天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我们在这个战场上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互联网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平台载体,拓展了教育资源,扩大了传播影响,但同时也使学生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虚无党的历史、消解文化自信等方面的严峻挑战。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占领网络主阵地,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成为学生心中的坚定信念和精神力量。

互联网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1.历史要求

爱国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被认为是一种高贵的情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纵观中国近代史,爱国主义始终贯穿于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中,展现出熠熠生辉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必须把爱国主义作为“传家宝”守好用好,把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心中,用爱国主义促进民族团结统一,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自觉行动。

2.时代要求

当今世界,互联网以其快捷性、开放性、交互性、放大性、无序性等特点,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想认识、求知途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日渐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和主阵地。截止到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其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9%,约2.43亿人,几乎涵盖了所有青少年学生。其中青年学生是所有网民中思想最活跃、个性最强的群体,处于价值观形成期和确立期,极容易被互联网中的错误思想和观点所影响迷惑。加强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既是国家网络主权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3.使命要求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鲜明指向。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更不是掘墓人。高校立德树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德,树的是社会主义的人,爱国主义教育也是高校育人应有之义。要引导广大师生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深入认识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密不可分,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传播者、践行者。

互联网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紧急性

1.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激烈

高校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对师生开展“西化”“分化”,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毫不掩饰地说:“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送到中国去。”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中国向中国人民交上“合格答卷”、为世界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但一些西方国家和媒体置事实于不顾,逆历史潮流而动,将病毒标签化,对中国污名化,在互联网上炮制出“中国源头论”“中国耽误论”“中国道歉论”“中国赔偿论”等一系列无视科学常识、违背人类良知的言论。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敌对势力借疫情污名化中国,其本质还是意识形态的斗争,现在意识形态的斗争已经由“隔空喊话”演变到“短兵相接”了。

2.爱国主义教育刻不容缓

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近期一些留学生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等,这些虽为个例和少数,但也折射出一些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没有入脑入心、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这些事件的发生,让亲者痛、仇者快,伤害了国家感情,也有损学校的声誉,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敲响了警钟。信息网络时代教师、课本和课堂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来源,互联网更多地成为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平台和渠道,一些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互联网上一些错误言论没有被及时正本清源,导致一些学生错误言行的出现。

3.供需矛盾倒逼教育改革

中国青年学生历来有爱国的传统,当前青年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爱国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供需矛盾:青年学生对高质量的爱国主义教育需求和学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学生需要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有亲和力又有针对性,既有理论讲述又有生动案例的爱国主义教育,但一些高校对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规律缺乏研究,思想教育、理论宣传、话题设置、方式手段比较陈旧,还不能完全适应互联网时代教育工作的要求,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强,存在“自说自听、自演自看”等问题。

互联网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

1.完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领导机制

完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领导机制,把爱国主义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强化顶层设计和工作规划,建立党委会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联席会议、定期听取进展等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和沟通协调,健全党委领导、齐抓共管、竞相参与、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完善责任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爱国主义教育动向研究、思想研判、追责问责机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完善考核机制,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班子研判的重要内容,综合运用“日常检、定期巡、年终评”的方式开展检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落实落地、有力有效。

2.推动爱国主义全面融入教育教学

贯彻落实好教育部《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要求,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广泛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引导师生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创新教育方式,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相统一,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和网络教育并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用“抗疫”中的先进典型、感人故事、伟大精神等鲜活素材充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以理论研究、课程转化、引领示范、人文关怀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深植于每一个师生的心里。

3.构建高校爱国主义网络传播矩阵

用好网络传播平台,推进网络爱国主义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的创新,提高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议题设置、思想引导、舆情处置等,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大道理”转换成“小故事”, 把“大主题”切换成“小场景”,变“大水漫灌”为“微量渗透”,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性、感染性和有效性。打造网络传播矩阵,统筹校报、新闻网、微博微信、多媒体终端等各种资源,贯通学校、部门、学院、教师、学生自媒体、多媒体,集团合作、协调配合、信息联动,拓展主流思想、主流价值、主流声音的覆盖面、影响力。加强网络阵地管理,坚决与错误言论作斗争,在清除有害信息的同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释疑解惑,提高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能力,杜绝“低级红”“高级黑”的现象。

4.打造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体系

注重实践育人,通过开展“与信仰对话”“红色之旅”“青春告白祖国”等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深刻认识中国特色、时代责任,在担当使命中增强自身的爱国情怀。注重文化育人,通过举办先进人物报告、知识竞赛,开展爱国主义党日、团日、“三会一课”、主题班会等活动,营造自觉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浓厚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校要用好各类平台,组织学生到校内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强化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一体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探索建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共享、结对共建机制,推动形成人员互通、资源共享、活动共谋的工作格局,全方位、立体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青年学生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京津冀三省市考察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9-1-19(1).

[2]《习近平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统计报告[R].2020-4-28.

[4]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N].人民日报,2020-03-17(1).

[5]包丽颖.高校要上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大课[N].光明日报,2019-12-31(15).

[6]刘光林,刘德安.打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仗[J].中国高等教育,2019(24).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