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如今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2018年,陕西省教育厅发挥 “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经基层调研、项目论证、资源梳理、成果预期等前期研判,决定启动“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定点帮扶计划活动,今年10月份,农村边远薄弱学校帮扶首个试验点落地西安市周至县骆峪九年制学校。


骆峪九年制学校位于周至县西南塬区骆峪镇新村,是一所改扩建而成的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由于学校相对偏远,教师视野不够开阔,思维不够活跃,对自身专业发展目标比较茫然。

省厅帮扶项目实施之前,学校没有能起到引领带动的骨干教师,教研活动开展随意性较大,缺少科学的、系统的教研活动安排,教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县级及以下,省市级教科研成果相对较少,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推进滞后。教师队伍建设及师资力量也是制约学校办学水平、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的瓶颈。

定点帮扶项目正式启动后,遵循立足定点学校实际、充分开展调研、结合活动开展调整、兼顾学校全面提升的“四个原则”,探索形成了“五个+”的帮扶模式。

确立“活动引领+日常指导”帮扶机制

项目帮扶活动立体化设计,组织以9名省教学名师、特级教师、正高教师为核心成员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共计18人的帮扶团队,在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示范课、研讨课、教研交流引领活动的基础上,依托“三区”支教人员选派、团队个人入校、学科结对等方式,开展以问题导向为指引,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过,课标关、说课关、教学设计撰写关、教学反思关、微课关、公开课关……解决了全校老师在教学上的共性问题,为定点学校提供了常态化指导。

确立“校际对接+个人组队”帮扶形式

联系西安小学等学校结成帮扶“对子”,建立定点学校和市区学校校级间交流机制,开展学校管理、质量提升、办学理念、课堂改革等交流活动。建立定点学校学科教师与帮扶团队骨干教师、专家等一对一结对机制,有利于及时研讨和指导,将名师引领着力点落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确立“线下研修+线上交流”帮扶平台

帮扶期间,省厅组织定点帮扶学校所在辖区开展联合大教研活动6次,开展专题讲座26场,名师专家示范课80余节,涉及专家报告、各类型示范课、名师和骆峪学校老师同课异构等内容,历次活动参与人数均达到120人次以上。定点学校数学科张琼、体育科刘英丽等7个学科11名教师加入省级骨干教师工作坊和“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各学科帮扶专家通过面谈或者微信方式对所帮教师予以详细指导。线上交流频繁,线下研修深入,帮扶活动实现理论学习引领和专业技能指导相结合,更加贴近学校教学实际,有效提升教师队伍建设。

确立“区域内化+对外拓展”提升思路

项目组帮扶活动多渠道支持带动,强力构建了县域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互补、融合机制。从指导思想上着力弱化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的帮扶,强化县域内的教育文化、校际之间的学校文化相互碰撞,以开放、合作、互助促进融合创新。2018年以来,由省厅搭台,组织定点学校师生赴上海等地研学,师生足迹已遍布全国15个省份,开拓了师生视野,拓展了学校办学思路。

确立“指导整改+创新构建”提升模式

以大教研活动和名师入校指导活动为依托,指导带动定点帮扶学校找到培养教师队伍的方向和着力点。完善了各类部室设施,建成留守儿童示范中心、马云乡村少年宫、“爱尚阅读”图书馆等师生学习和教育活动室。构建教育信息化新型教学模式,促进智慧校园建设项目校落地,顺利通过西安市2020年市级“智慧校园”评估验收。不仅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还助力学校成功评选“教育部全国首批100所乡村温馨校园”,学校办学思路得到拓展,发展模式得到创新,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名校建设规模。

省厅“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定点帮扶骆峪九年制学校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教师队伍建设挂帅、学校全面发展提升的良好局面,科学有实的帮扶模式为全省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了有效探索,形成了系列帮扶成果。

1.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迅速

三年帮扶,定点学校骆峪九年制学校已有省级教学能手3人、市级教学能手6人、县级教学能手14人。其中政体音美信等学科教师有6人,1人入选陕西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计划,体数2学科教师成为周至县首批“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同时,马云乡村校长、马云乡村教师、陕西省青年教师计划、西安最美教师、西安市卓越教师、骨干教师等荣誉的获得加速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

2.校本教研工作高效规范

项目定点帮扶学校教研活动开展,三年来,每周开展教研活动,各学科组分别累计完成教研活动108次,同时参与联合大教研和专家入校指导活动。立足教学实际、课堂实际,围绕教师发展、教学质量提升等目标,形成定时开展、主体研讨、立足校情、着眼学生、兼顾发展的高效校本教研模式,实现教研组活动有主题、有研讨、有实践、有辩证、有方案。

3.办学及发展理念拓展创新

学校通过省厅搭建的交流学习平台,三年来师生赴上海、重庆、杭州等教育发达地区学习交流150余人次,足迹遍布全国15个省市,同时与省内名校交流更加频繁。留守儿童示范中心、马云乡村少年宫、“爱尚阅读”图书馆、智慧校园建设等项目相继落地,现代化名校建设基础已基本形成。

4.校本课程建设得到优化

骆峪九年制学校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建立了以“大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为师生建立起“禹润年轮”成长档案,编写并开设了“我爱骆峪”地方课程,依托少年宫开展了8大类25个社团课程,建成了乐高课程、人工智能课程、创意美术课程、科技、博物等五大课程的创客实践室。定期为学生举办画展,开展手绘T恤T台秀、科技展、手工作品展等活动。学校少年宫连续六年荣获“陕西省优秀少年宫”,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大幅提升。

5.区域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学校的发展,西安市信息化示范校、西安市创客教育示范校、西安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奖、陕西省优秀乡村少年宫、教育部首批乡村温馨校园等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陆续落地骆峪九年制学校。2020年,甘肃百名校长和渭南市小学校长到骆峪学校参观交流,陕西省小学校长高研班、陕西省100名乡村校长研修班、周至县多项培训在骆峪学校举行,这些活动强力构建了县域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互补、融合机制。

省厅开展的定点帮扶项目活动,有效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提出的要坚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的要求;注重系统培养和全面培养,引领乡村教师行远升高、积厚成器,让他们在一定期限内成长为乡村教育振兴的“先行官”;为不能到现场或者能力层次不同、需求不同的教师,探索出更加灵活、有效的培训形式;为有效推进和落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出了科学、高效且形成模式的提升经验,带动促进了定点帮扶学校全面提升,为全省教育发展提供了成功案例。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