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探寻优化学生作业负担的实施策略是“双减”政策下新时代教育工作的迫切任务。

健全作业管理机制 强化教师工作职责

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宗旨,以课堂改学为抓手,以教学质量评价为依托,积极构建作业管理机制,从源头上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一)科学管理,统筹安排

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组建以主管校长为总负责的学生作业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学生作业的设计、布置、检查、反馈、评价等工作。并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

(二)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为了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设计作业前要先按教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确定作业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各教研组长要定期检查,为学生的作业设计打好基础。

(三)评估作业,及时纠正

各学科要成立以学科教研组长为组长,以全体教师为成员的作业评估领导小组。小组负责人要组织全体成员针对作业的总量、作业的内容、作业是否具有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以及作业的难度和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进行评估,督促学科教师落实课程要求,合理布置作业。

(四)研究作业,重在育人

学校要把作业研究作为重要课题,并纳入教研体系,不断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研究作业的质量和水准。通过作业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

(五)整体评价,促进发展

实行年级综合评价,强化教师的整体意识,促进作业的高质量提升。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做到减负增效

作业设计的科学合理,对提高作业质量至关重要。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全面体现素质教育。关键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遵循设计原则,提高作业质量

作业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要使作业设计取得最佳效果,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设计作业时,要按照符合科学要求的学生的实际和学习内容设计作业。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设计的作业内容时,要遵循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根据学生学习思维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突破难关。为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设计最优化的作业。

2.层次性原则。在设计作业时既要考虑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又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做作业的最佳效果。如本节课学完后可以设计四种类型的作业:一类代表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二类代表本节课的知识和方法;三类代表本节课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四类代表本节课的知识、方法、技巧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四类作业按学生的认知能力来分层完成。

3.趣味性原则。作业的设计要能和现实生活实际相结合,努力创设作业的人文情景、社会情景和自然情景,使作业的完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启发性原则。作业的设计要能调动学生做作业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将知识创造性的应用与实际,不断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究性原则。鼓励教师设计一些跨学科的综合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阅历来对作业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面向全体学生,创新作业模式

提高作业质量,教师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学习能力和教学内容,设计出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作业,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

1.分层作业

(1)难易设置上的分层。要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设置,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作业世界,并取得可观的收获。

(2)完成数量上的分层。针对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在作业数量的设置上,要及时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让学生进行有效选择,达到能力互补。

(3)完成时间的分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作业安排的实际,因人制定完成作业的时间,不能一刀切,实行统一要求。

2.弹性作业

弹性作业,就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根据教学的实际,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主选择,达到练习的目的。弹性作业的布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研究、指导和监控,建立学生作业题库。其中题库包括基础性作业、综合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以便及时供学生选用。

(2)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把各类题公布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作业题型自选,作业数量自选。

(3)做作业时,教师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可能地做一些难度稍大的典型作业,让学生做有所进,学有收获。

3.个性化作业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布置开放而有活力的作业,以唤醒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个性化作业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形式多样,让学生施展才华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化特长,设计一些形式多样又适合学生实际的作业,让学生尽情地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达到知识巩固、能力提高的目的。例如: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表演型作业,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参与表演活动,在学生的表演中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堂上还可设计一些实践型作业,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通过生活的感受,来体验知识的力量,创造出良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的氛围。

(3)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拓宽学习空间。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教师对学生在校完成作业,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加强指导,以养成学生做作业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高质量的完成作业。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落实作业有关规定,促进学生进步发展

1.要规定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学生做作业时,要提前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并提出奖惩办法。这样,学生就能一心一意做作业了,加快了做作业的速度,提高了做作业的质量。

2.要规定学生做作业时要先复习所学的课本知识。做作业前要重温当天学过的知识,该看的再看看,该记的再记记,该理解的要理解透,在做作业中要涉及到的知识点复习一遍,把这些知识都融入大脑,然后动笔做作业,做作业的效率就会大幅提高。

3.要规定学生在做作业时,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若遇到不会做的题,思考一会就很快跳过,等把会做的题做完后再做不会做的难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难题,经过思考后还不会,要让学生问老师,在老师的辅导下让学生对难题进行深入仔细的分析,已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4.要规定学生作业做完后,认真检查作业。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检查目的,激发检查兴趣;其次要教会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掌握检查技能;最后要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增强检查作业的自信心。

5.要规定学生做完作业后要进行小结。写完作业后,告诉自己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二)落实全批全改作业,加强面批答疑讲解

学校对教师的作业批改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对作业批改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全批全改,提倡面批面改。

总之,在学生做作业时,教师要用科学的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注重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加强课堂作业的批改,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

综上,要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从多方面着手,多关注学生的成长,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改革之中。

作者单位:新疆和田县喀什塔什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